返回栏目
修水网 • 首页创业 • 正文

上奉镇张华生:勤劳托起致富梦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朱修林

  他坚持以创新为本,用品牌和效益开拓市场;他坚持以诚信为要,用服务和笑脸赢得顾客;他坚持以质量为基,用勤劳和汗水托起创业之梦。他就是修水县福香华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华生。



张华生的妻子

  10月26日,记者来到地处上奉镇湖山村李庄组的修水县福香华米业有限公司采访,只听工厂内机声隆隆,现代化的机器正在进行进行大米加工:随着机器的转动,大米加工流水线随之启动:清理、分级;碾米、去糠;调质、抛光……整个加工环节有条不紊,随着一袋袋大米包装成功,工人师傅将它们搬运进库。
 
  记者想采访张华生,却不见其踪影。他妻子笑眯眯地说:“老张去接一位宜丰客户了,你们稍坐一下,他马上就到。”正在说话间,只见工厂大门前传来汽车的喇叭声,车进厂内,从车上下来一位农民打扮、黑瘦却满脸笑容的中年男子,他就是张华生。
  
  “不好意思呦,昨晚9点多钟接到一个电话,宜丰县的一位老板今天要来看大米样,我们刚谈好,每月要在厂里订购25吨大米。”说话间,与张华生一同下车的中年男子也上前搭讪道:“我是做大米销售的,前不久在一家饭店吃饭时,吃到福香华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大米,感觉颗粒饱满,色泽清白,饭粒油亮,香味浓郁,很好吃,便通过包装上的联系方式找到张总。”

  “上奉镇有沃野千里,良田万顷,是我县传统的产粮大镇,我看中的就是家乡丰富的资源,这里精制的大米畅销县内外。”张华生快人快语说。

  今年41岁的张华生,是上奉镇湖山村四组村民。12年前,不到30岁的他,看到左邻右舍许多村民家生产的稻谷销售困难,便萌生了建一家大米加工厂的念头。他想,如果将老百姓家剩余的稻谷收集起来,精制成大米成规模销售,一定是一个很好的致富行业。说干就干,当年,他投资近20万元,创办年加工大米5000吨的华生精制米厂,生产梅岭牌系列大米,因上奉镇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千百年来积累起来的种植经验,生产的稻谷营养价值高、口感好,产品一投放市场,就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近年来,随着水稻品种不断改良,种粮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上奉的粮食产量逐年增加,为了满足生产需要,近10年间,张华生不断提高生产能力,华生精制米厂从年加工大米5000吨提高到8000吨,从8000吨提高到12000吨。2012年,张华生投资200万元,择地新建厂房面积3000余平方米、年加工大米2.5万吨的修水县福香华米业有限公司。

  为了带动村民、提高大家的种粮积极性,张华生坚持走“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近年来,张华生在当地流转稻田1000亩,长期聘请10多位农民进行耕种。为了保证稻谷质量,他租种的1000亩稻田尽量不打农药,为此,每年的粮食产量比正常产量每亩要减少200-300市斤。“我租种的稻田产量虽然减少了,但质量却提升了,产品投放市场后,很受消费者的欢迎,产品除了销往本县及铜鼓、宜丰、上高等县市外,还销往武汉、长沙、株洲等大中城市。”张华生高兴地说。

  今年9月,武汉钢铁厂后勤集团一位姓徐的负责人专门找到张华生,他说,通过试用修水县福香华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大米,大家都觉到口感好、味香甜,集团公司打算与修水县福香华米业有限公司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每月订购80吨大米。

  张华生的福香华米业有限公司也让当地的许多种粮大户粮食有了好去处,该镇山背村种粮大户张家银每年的50万斤稻谷全部销给张华生。为了帮助村里的贫困户,张华生在用工方面尽量向贫困户倾斜,每年近30名用工中,有一半是贫困户,工人平均每人每月工资都在2000-3000元之间。

  张华生说,一路走来,我在创业过程中得到许许多多的关心和帮助。县就业局给予我创业贷款,上奉镇党委、政府年年评定我为“种粮大户”,特别是修水县福香华米业有限公司的建设过程中,在土地流转、政策支持等方面,都给予很大的关心和帮助,更难能可贵的是当地的乡亲百姓给予我许多的支持,才让我的事业越做越强。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创业

    修水网 XiuShui.Net 投稿 163.www@163.com QQ 3039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