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修水网 • 首页黄龙禅寺 • 正文

诗书禅意欣赏:《谢洞山石台远来访别》 ——苏辙居士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江西黄龙禅寺

诗书禅意欣赏:《谢洞山石台远来访别》 ——苏辙居士

窜逐深山无友朋,往来但有两三僧。
共游渤澥无边处,扶出须弥最上层。
未尽俗缘终引去,稍谙真际自虚澄。
坐令颠老时奔走,窃比韩公愧未能。
——《苏辙全集》
 
  参政苏辙居士(1038—1112),黄龙宗二世上蓝顺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载《五灯会元》卷第十八,《续传灯录》卷十八)。字子由,苏东坡之弟,苏辙接触佛教较早,先后亲近过佛印了元、黄檗道全、寿圣省聪等,最后于上蓝座下得悟心性。十九岁那年,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徽宗在位期间,苏辙遭蔡京等人所嫌,彻底罢官,遂于许州筑室自养,自号“颖滨遗老”。在归隐之数十年期间,苏辙罕与人交往,终日惟默坐而已,曾作自传十万余言。另有《诗传》《春秋传》《古史》《老子解》《栾城文集》等著作行世。后卒于政和二年,春秋七十四岁。

  【注 释】

  渤澥:古代称东海的一部分,即渤海。《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浮渤澥,游孟诸。”司马贞索隐:“案《齐都赋》云:海旁曰勃,断水曰澥也。”  

  须弥:据佛教解释,我们所住的世界中心是一座大山,叫须弥山。须弥的意思是“妙高,妙光,善积”等,因此须弥山有时又译为“妙高山”等。相传山高八万四千由旬(印度计里程的数目,每由旬有三十里,四十里,五十里,六十里的四种说法,但说四十里为一由旬者居多),山顶有善见城,为帝释天所居之处。其周围四方各有八位天道,帝释天在山顶统领须弥山周围的四方诸天,合起来共为三十三天,帝释天即为三十三天主。

  颠老:即大颠宝通禅师(732—824),俗姓陈(或姓杨),法号宝通,自号大颠和尚,生于广东潮阳(旧海阳),祖籍河南省颍川。自幼聪颖异常,成年后博通经史,是一位知识面广的高僧。唐长庆十四年圆寂,终年93岁。

  韩公: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人,祖藉郡望昌黎郡,自称昌黎先生,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待郎,又称韩吏部。卒谥文,世称韩文公。唐代文学家,与柳宗元共同倡导“中唐古文运动”,合称“韩柳”。苏轼称赞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夺三军之帅”。散文,诗均有名。著作有《昌黎先生集》。

  【赏 析】

  放逐谪居在这深山老林,自然而然也没有什么亲朋好友,但幸运的是我却交往了三两个大德高僧,不仅给我慰藉,给我指点迷津,而且给予我启迪,促我提高进步,对于他们的无私帮助与珍贵友谊,我一定会永铭心中。

  与景福顺、真净、石台等禅师的交往琐事,我还记忆犹新,是你们经常引导着我畅游佛法的大海,提携着我攀登须弥的高峰,直到世界的最高处,去领略佛性的广大与高深。可恨我俗缘未尽,红尘未了,还要在五行之中、三界之内去磨难,因此不得不在刚刚稍微了达一点禅法的情况下,就得依依不舍地挥别而去。只是难得你们像感化韩愈的大颠宝通禅师一样,真心真意地跑来开悟我。但惭愧不好意思的是,我却不能像韩文公一样聪明透顶,一点即悟。因此我再次谢谢你们的好意,并请几位大师原谅包涵。

  此文引自戴逢红:《黄龙宗禅诗》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黄龙禅寺

    修水网 XiuShui.Net 投稿 163.www@163.com QQ 3039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