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修水网 • 首页游记 • 正文

查林桥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陈夕琼

       踢嗒,踢嗒,踢嗒......
     
        当漆黑的夜空刚泛出一点鱼肚白,匆匆赶路的行人,就会在这条狭窄的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上,踏响起一种格外清晰而有节奏的脚步声。

       这声响就像报晓的晨钟,每天都会准时给这个古老村庄撕开黑暗,打破宁静。一年又一年,在漫长的岁月里,无论春夏秋冬,很少有过间断。
       村庄从东向西有三百来米长,两旁青砖灰瓦檐角高翘房屋,显示着明清时代民间建筑的古朴风韵。笔直的街道很窄,铺就着大小不一纵横交错的青石板。

       凹凸不平的石路面清亮光滑,可见已经历了很久的岁月风雨的磨擦。一条从四都境内大山里发源的河流,绕着古村缓缓流过。
   
        就像许多古道一样,在过去那个无论出外多远,都靠双腿走路的时代,这里是西港、溪口、上杭通往三都及武宁的唯一通道。

        几百年来,这种“踢嗒”的声响,敲醒着一代又一代古村的酣梦。但人们并没有为此感到厌烦,不仅习惯了这种清晨磕击石板的声音,而且甚至有些依赖。听到这种声音,大家都会打开家门,燃起炊烟。
      传说很早之前这里荒无人烟,四周远近长满着茂密的山楂树。明代洪武年间,安乡(今修水黄坳)龙峰人陈德明途径这里,认为此处是一块风水宝地,于是举家奔迁,在此垦荒落业。
    
       此时正值仲春之季,山楂树上那洁白的花朵,在和煦的暖阳里竞相盛开。大自然迷人的美景,倒映在小河清澈如镜的水中,让人感受到人间仙境般美丽。陈德明深深陶醉在这片楂林和流水之中,于是把此地取名为渣林。
       陈德明在这块荒芜的土地上开始了艰辛的创业。他把楂林丛中一条羊肠小道不断地拓宽,经过多年的修缮,后来这条路终于成为了连接四乡八村的主要通道。
    
       为了行人方便,陈德明又在家居前面的小河上搭建了一座木桥。但由于远近山高林密,每年雨季总要爆发山洪,木桥常会被冲得无影无踪。在许多次的不胜烦恼之后,他决定不再搭桥,便在河中铺上十几个高大的石墩。
   
       转眼到了清乾隆初年,经过数代人的辛勤耕耘,渣林已形成了一个近千人口的大村庄。

       为了更好的方便行人,陈氏后人移走了河中通行了几百年的石墩,修建了一座宽大的三孔石桥。后来过住的行人,都习惯性地把此地称为“查林桥”。
  
      此时正逢康乾盛世,查林桥也进入了鼎盛时期。兴旺的家族不仅完善了村庄的建筑,而且在下雨满是泥泞的小街道上,铺上了平整的石板。过往的行人,无不为这里的繁荣景象啧啧称赞。
    
       光阴荏苒,三孔古桥已经历了无数岁月的风吹雨淋,如今每一个桥墩下面都爬满了青藤。但它却在古香古色中完好无损,包括那块修建时所刻下的石碑铭文,和石桥一起,载着历史的尘埃和辉煌,横跨小河依然巍峨屹立。
查林桥
       和许多中国民间村落一样,查林桥只是一个普通的村庄。她所具有的独特之处,是整个村子的人都姓陈,没有一个杂姓。

       尤其进入了清代,查林桥庞大的陈氏家族在地方上更是很有名气。这里不仅文风蔚然,人才辈出,而且还是出了名的武术之乡。

      查林桥人崇尚武术,在很长时间里,陈氏家族都是远近闻名有口皆碑的武术世家。几百年来,这里的武术不断发扬光大,而这一切,无不蕴含着修水龙峰陈氏深厚的历史文化。
查林桥
       相传元至正年间,龙峰陈氏祖居地安乡经常遭受匪寇之乱。为保家乡平安,族人陈龙和陈良兄弟拜师学艺,勤练武功,后来均都成为一方大师。

       公元1335年,陈龙、陈良投奔朱元璋,各自凭着一身武艺屡建奇功,深得明太祖赏识,兄弟两人同被授与左右怀远将军。从此,习练武功技艺,成了龙峰陈人历史的家风,一直沿袭至今。
查林桥
       据说,查林桥的石板路原来是平坦结实的,后来变得松动,并且一路石板有许多断裂之处,都是因为历久演练武功所造成。所以后来走在石板路上,就有了“踢嗒”的响声。

        练武,在今天的查林桥,仍是蔚然成风。祖先独创的四门钩子拳和五虎下山,在今天的武术界,被誉为民间传统武术瑰宝。
查林桥
       近几年来,作为民间独特的拳术,为了挖掘和交流,查林桥后人带着四门钩子拳和五虎下山,走出了修水。从九江到南昌,再上北京,然后远涉重洋走向了韩国和新加坡。在省内、全国和国际的不少武术大赛中,摘取了十多块金牌和银牌,发扬光大了查林桥陈氏家族的传统武术,赢得了贯耳的声誉。

       从明代洪武年间走到今天,走过了六百多年的漫长岁月,查林桥陈德明的后裔已经发展到六千多人,成为了修水龙峰陈氏最大的支脉。作为后人,我无不为家族昨天有过的辉煌,和今天所焕发的生机而深深感到自豪。
       
查林桥
       然而遗憾的是,以此得名的山楂树,却早已失去了踪影,成为了一个遥远的传说。那高低不平的石板路,早已铺上了厚厚的水泥。而明清风格的古朴民房,只剩下少有的几处断垣残壁,在萧瑟秋风里顽强地展示着一个历史的见证。

        如今,这里的黎明特别安静,人们早已告别了那个起早摸黑的年代。昨天有过的那种充满平和节奏的启明响声,早已湮灭在历史的洪流之中。
    
       只有那古老的三孔石桥,仍然沐浴着今天的风雨,默默地诉说着查林桥许多久远的故事,陪伴着变了面貌却永远不会更名的查林桥。

微信号:gcjm888888                    
查林桥

  陈锡勤:男,笔名陈夕琼,江西修水上杭人,曾在全国多家报刊和平台发表过小说、散文、诗歌等多类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游记

    修水网 XiuShui.Net 投稿 163.www@163.com QQ 3039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