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原是湖南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的一名小学优秀教师,因工作的需要,被调到杭口镇下杭小学任教。她并没有因环境的改变,办学条件的艰苦而放松自己对教育的执著,而是一如既往,一丝不苟。
贾珂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她的父亲是一位深受学生尊敬的小学老师,父亲与学生之间那种亲密无间的情谊,让她从小就对成为一名好老师充满了向往。
刚到下杭小学,贾珂老师说的确不适应,但想到既来之,则安之,于是静下心来,认真备课、上课。细心呵护班上的每个孩子。
班上有个叫小敏的男孩,令所有任课老师头痛,他自己上课不听讲不说,还喜欢说话,做小动作,常常闹得不能正常上课。贾珂知道了,就仔细分析这个学生的优点,帮助他树立自信心,在贾老师的关心下,小敏上课不再随便说话,成绩也好了,成为一个让同学喜欢,老师高兴的“好”学生。
学校有的学生离家比较远,下雨回家不方。,贾老师知道了,就自掏腰包买东西给学生吃。或者干脆叫学生与自己共进午餐。学生病了,她及时带学生去看病,买药,同时打电话给家长,让家长放心。她了解到有的学生家庭困难,就常十元,五元的加以补助,从不言说。
随着中国日益融入国际社会,社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也在日益提高。贾珂认为,天天给学生灌输课本知识,让学生天天沉浸在书本中,没有多大作用。她不主张留课外作业,而是抓紧课堂时间,让学生在学校就把知识点消化。所以她每次上课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把相关的知识点罗列起来,有机的组成一个整体,上课的时候,就会流畅自然,学生听得精神,学得实在。课后,指导学生如何利用好时间,让学生自已支配,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贾老师认为:把课外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觉得学习不再是一个负担,而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贾老师还在班上成立了各种兴趣小组:如故事组、绘画组、乒乓球组、篮球组等。
虽说,贾老师在下杭只任教了半年,但只要是贾老师教过的学生,都会异口同声地说:下半年我还希望贾老师教我们,最好是一直教到小学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