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修水网 • 首页冷建三专栏 • 正文

西港油豆腐的品牌路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冷建三

  西港油豆腐在县城的名声,不亚于修水哨子与修水艾米粿。哨子与艾米粿可以在县城加工,西港油豆腐就必须在西港加工。而且,得是西港人在西港加工。如果西港人到县城来加工,也加工不出本来的西港风味豆腐,这是什么道理?尚待考证。

  西港油豆腐在县城的名声有多大,只举一个例子,每年到了年与节,在外务工经商的修水人回来上餐馆吃饭,一定要点西港油豆腐这道菜。至于春节期间县城人准备年货,没有哪一家不将西港油豆腐列入名单,成了惯例,必不可缺的。

  西港油豆腐为何如此受欢迎?就是两个字:好吃。

  我家过年买油豆腐,每年都到黄土岭王亚桥边的小菜市场去买,不多不少20斤。但近年有所变,不到街上去买,怕买的是假货,而是托朋友去买,这中间,朋友或许再托朋友,也说不定。

  总之,一定是要买西港油豆腐。在我心目中,西港油豆腐是油豆腐里的品牌。

  一项饮食形成品牌,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的事,没有三五年、七八年,是形成不了的。西港油豆腐形成品牌,更是走了漫长的路,论年轮计,应有半个世纪。这是一条怎样的路,西港村第三组66岁的黄从满说,西港的油豆腐从不为人知到出名,这出名的路,是我们西港人用脚板走出来的。

  于是,他讲了当年进城去买油豆腐的故事。

  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后,修水的一些国营饭店、餐馆,已把豆腐写进了重点推荐的菜谱。而县城居民家庭的餐桌,也把油豆腐列为常菜。那时,县城也有人专门卖豆腐,卖水豆腐,也卖油豆腐。所以,还没有要买西港油豆腐的说法。

  可是,西港人早已捷足先登,他们看准了县城这个市场。最初是几个上了年纪的人,他们已从生产队社员的制度约束中走出来。开始,他们还小心翼翼,生怕扣上搞资本主义的帽子。所以,他们去县城卖油豆腐也不敢太过张扬。渐渐地,他们发现没有人为难他们,而且,有的生产队还会安排一部分社员进城卖油豆腐。只是,生产队是有条件的,就是每个进城卖油豆腐的人回来要向生产队交钱买工分。
  黄从满也很快所在的生产队社员得到生产队允许,成为进城卖油豆腐人中的一员。

  黄从满那时二十来岁,他天生不喜欢读书,但学习技术很快入门。站在旁边看几回,他就学会了加工油豆腐。他也很会算账,卖一回油豆腐,交完买工分的钱,自己赚的是大头,很是划算。

  黄从满说,这样,就是合理合法走资本主义,走在修水街上,也敢大声叫卖:

  “西港油豆腐!西港人加工的油豆腐!”

  不是所有的生产队都允许社员上街卖豆腐,对于有的人来说,他们不相信县城有那么大的市场,不相信县城的人每天不吃饭光吃油豆腐,所以,有多少人没有及时挤在这条路上。

  那时,西港不通班车,只能步行进城,从西港到县城有近40里,返往一趟得7、8小时。黄从满与村里人头天的好,当夜通宵打豆腐,凌晨4点左右就启程。每天这个时候,领头就在村子里大喊大叫,相邀同时出发。天亮前的天空格外暗,好在有手电筒,互相关照。一路上说说笑笑,只有说笑才不至于瞌睡。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西港人走了许多年,老年人走不动了,年轻人接上走。从西港到县城的路上,留下了三代卖油豆腐人的多少脚印,谁也讲不清。而且,从步行到骑自行车,再到坐班车,从人的脚印到车轮的印迹,都永恒地留下油豆腐的气息。

  与当下的市场比较,当年的市场是有限的。从有限的市场走向市场的无限,是从脚步的的行走到网络信息行走的过程。然而,这里边的学问只能是后知知后觉,当年黄从满他们并没有想过。

  当然,任何事物的结果都来自于过程,一块谈不上有什么高科技成分的油豆腐,一种无论修水的那片土地上都会有人会做的油豆腐后来居然成为一个地方的特色产业,这说明了什么?过程可以做证。

  作为一个旁观者,我对黄从满他们那一代人所有的坚持,内心有所感受。但我以为,油豆腐它更有感受,它虽然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却用它在餐桌上的表现来做证明,来表达它的意愿。

  也许,就油豆腐而言,它的最高理想就是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佳肴,但它这个理想要靠人去实现。

  黄从满他们那一代人最初的愿望何尝不是这样。他们有这个愿望,并且为实现这个愿望而努力。

  最初,黄从满他们进城卖油豆腐,早上4点多出发,到县城的时间大约是8点左右,9点最多不超过10点,油豆腐就卖完了,可以回家了。随着卖油豆腐队伍的不断扩大,市场渐趋饱和,就得卖到下午去。饿了,去大众旅社吃午饭,花一角多钱几两粮票,马虎对付一下。不能贪吃饱,只要对付到不饿即可。到下午终于卖完,连夜赶回,常常天黑还在路上。到了九十年代,市场完全放开,上街卖油豆腐的人更多了,一度供过于求,也会出现当天不能卖完的情况。这样,就只能找个旅店住下来,第二天接上卖。

  西港人就这样靠一双脚板走进县城卖油豆腐,走了十几年,一直到西港通了进城的班车。有了班车,班车可以代替人走路,也把从西港通往县城的路走得更大了。然而,就这样从人的脚步到车轮的脚步,也把一块普通的油豆腐走出了名气,成为一个地方的传统饮食品牌。

  但是,真正地让西港油豆腐从小市场的出名,进而走向更大的市场,不是人们的脚步,而是西港人的智慧。

  在与梁凤鹏的交谈中,我认识到这一点。

  居住在西港居委会26号的梁凤鹏,现年70岁。第一次去他家,因为是上午,不在加工豆腐的时间段,约好下午再去。

  下午5点多,去粱凤鹏家时,正好是煮好了豆浆的时候,他的儿子梁威阳在冲豆浆,我及时拍了照片。

  有儿子接班,梁凤鹏就从主角转换到配角的位置上。我们的交谈,从他父亲说起。

  梁凤鹏的父亲是传统饮食加工师傅,有做红壳饼和油面的专长,是当地有名的师傅。做豆腐就更不用说,他们家的豆腐铺在西港非常有名。一个靠技术与勤劳而发家的人,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背个阶级成分包袱不足为怪,但这不影响人们对他的肯定与尊重。

  梁凤鹏是守本份,他是在改革开放后才重操旧业。这个人可以视为勤劳智慧的西港人中的一个代表,我从他身上可以看见勤劳智慧的西港人的缩影。

  梁凤鹏去城里销售西港油豆腐,可以算是最先懂得利用信息工具的人,有了电话,他就给一些宾馆酒店留下电话。如果有需要,他就立马送去。这样,他的销售就有了更宽的路,如鸟在天上飞,它的路是翅膀,翅膀一张开,路就张开了。信息是销售的翅膀,也成为梁凤鹏的翅膀。

  如果说,学会使用信息是一种智慧,而对于梁凤鹏来说只能算是小智慧。他的大智慧是如何牢牢地抓住市场,他抓住市场的方法,就是始终把好质量关,用心维护西港油豆腐的名声。他说,我们西港人很少说,西港的油豆腐好,不是因为水好。修水哪儿没有好水?质量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人的嘴巴就是市场的眼睛。我有这么一个体会,也是从农村体验生活中得来。去年,在一个乡村生活了5个月,发现有这么一个专业生产豆制品的公司,很快打开了市场,又很快

  被市场淘汰,就是因为质量问题。西港的油豆腐始终能占据市场,牢牢抓主市场,正是有梁凤鹏他们一个群体的共同努力。

  如把牢质量关,梁凤鹏讲了些细节,讲了些要点,这在一些自以为聪明的人们眼里都会忽略的,而西港人却总要从微细处把关。

  我以为,西港人能把油豆腐做成一个品牌,在质量的把关上,所维护的不仅仅是一个品牌的信誉,更重要的是这个地方的人们的名声与尊严。

  市场是个很奇特的空间,市场的脚长在人身上,过去,是西港人走进县城卖豆腐,现在是县城人走进西港人去买油豆腐。当然,更多是网上交易,这种网上交易很简单,购买者通过微信把钱发给西港人,很快就收到寄过来的油豆腐。

  不是说每天都有西港人在城里卖油豆腐么?为什么还要亲自到西港去买?不错,修水县城每天都有人卖西港油豆腐。可是,会不会有人冒称西港人?这是消费者的心理。现在,人们口袋里有钱,讲究放心消费。况且,到了节假日,他们也会去乡村旅游,开自家的小车,往返修城与西港之间就那么个把小时。更何况,西港也有农家乐,可以吃仔猪肉,可以去观光以化红树为主调的田园风光。

  在这里,我还想多说一句。我以为,一个地方有了传统产品,就让这个地方有一张名片。就如一个人开了公司,就可以在名片上打总经理之名一样。西港有两张名片,一张是化红,一张是油豆腐。而对我来说,我到西港去,是冲着这两张名片而去。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冷建三专栏

    修水网 XiuShui.Net 投稿 163.www@163.com QQ 3039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