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修水网 • 首页红色修水 • 正文

哨棚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李铁岩

  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这首《映山红》歌曲是电影《闪闪的红星》主题曲。歌会唱者多,而看过这部电影的人恐怕越来越少了。电影的故事梗概与时代背景是描写江西红色苏区遭遇国民党军队五次大围剿,大革命失败后,红军主力被迫战略转移一一长征。而留在苏区的党组织从一九三五年到一九四九年留在各地进行十多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故事。修水老辈人说叫红白战争。(用旗帜颜色,五星红旗,青天白曰旗)修水作为湘鄂赣老革命根椐地,当时也正处于与电影相同的白色恐怖背景中。修水十多万革命烈士就牺牲在这段时期的居多

  溪口镇包家庄村长坪坳汽洞慘案就是一次牺牲烈士人数最多的惨案。共有三百多革命烈士献身于此地。修水人大概都听说过。但知道前因后果恐怕很少。我今天要讲的就是这个故事的前情。

  我的外婆家就在离我老家一里路程的溪口镇包家庄村。小时候我没有见过外公外婆,只知道有个母舅(北方人叫舅爷)我父母都称他叫翠梅,其实大名叫刘雪卿。是个解放前就入了党的老中国共产党党员,土改时的农会干部。有一年清明节我去外婆家送祭品,母舅带我去扫墓。在包家庄村靠溪口方向一个叫长坪坳的地方,母舅剁开茅草,一块很高(约一米五左右)的墓碑立现眼前。上面刻着革命烈士之墓。母舅摆上祭品,深深地鞠了三躬。我问他为什么没有外公的名字,母舅告诉我这里埋葬着含我外公等许多革命烈士,其中有母舅的亲人,战友和乡邻。并讲述了一段如今鲜为人知的故事……。

  在我家的屋背有座山峰一一雷峰尖。在雷峰尖东北方向是溪口镇。站在雷锋尖的半山腰的地方就可看见溪口的村庄,道路和河流。当时镇的所在地属于国民党管控范围,并驻扎着国民党用来对付苏区的民团武装(以下简称白匪,与国民党称红军为赤匪相对)。经常到大椿,港口等苏区进行清剿。苏区党组织为了监視民团武装的动向,在雷峰尖半山腰一个叫茶埚里的地方设了一个监視点一一哨棚。由苏区赤卫队每天派两至三名队员轮流看守。一旦发现溪口方向来了大批白匪,就在山头燃起烟火,通知山下的苏区人民作好战斗准备和撤离。(解放以后住了一户人家看护山林。我小时候经去哨棚附近砍柴)。

  在湘鄂赣边区时期,包家庄村和大椿一样属于红色苏区东北前沿阵地。苏区为了应付白匪的围剿,成立了赤卫队。母舅当时是个二十出头的青年,自然也赤卫队的一员骨干。

  汽洞惨案发生的这一天,刚好轮到母舅到哨棚值班。他一清早就上山去,认真仔细盯着从溪口向石垅,小溪到大椿方向大路上的动静。因为那是白匪经常进犯苏区的必经之路。整个上午都和往常一样平安无事,未发现情况。快到中午突然发现由陈坊(溪口镇另一个村)有大股白匪向包家庄进犯。原来驻扎在溪口的国民党民团武装觉得多次围剿都被发现,毫无胜绩。就釆取迂回战术,舍近求远,绕道从祁源(溪口镇另一个村)向大椿苏区进犯。守在哨棚的母舅等人发现情况不妙,立即用鸣铳放了三铳,说明敌情紧急。在村里的党组织立即组织村民撤离躲藏,汽洞就成了躲藏的首选之地。

  汽洞其实就是一个地下溶洞。由于地下温度均衡,每到冬季从洞口就冒一股汽雾。所以当地人叫汽洞。

  当村民纷纷躲进汽洞的时候,白匪的前头队伍已到了长坪坳,已发現有很多人向张澄湖(山名)山脚下跑去,又未见上山,就派人寻找躲人的地方。终于发現了汽洞的入口。万恶的白匪就到附近村庄搬来很多柴火点燃,并三架煽稻谷用的风车对着洞里煽去,想用烟火熏死里面的人。同时还恶毒人提出用辣椒倒置火堆上,辣椒烟更加呛人。(据两名幸存者出来介绍),就这样整整进到第二天中午,白匪才撤兵。可怜一百八十多名苏区人民及赤卫队员活活地用辣椒烟呛死在汽洞之中。

  母舅在讲述过程中,始终抱着‘一种自责愧疚的神情。他说,当时他在山上哨棚看见汽洞方向浓烟滾滾,就知道大事不妙,与队友赶快下山。由于势单力薄,只好躲在附近山头的草丛中,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亲人,战友,乡邻惨遭白匪的残酷杀害……。

  二0一九年七一前夕,我随老干支部的党员到包家庄村瞻仰烈士陵墓,才知道原来的墓碑已移到汽洞入口,当地政府拨款进行了修膳,作为红色革命历史教育基地。
我站在陵园石碑前,脑海就立即勾画出母舅那次清明节扫墓的情景;勾画出汽洞惨案的壮烈情景;勾画出红白战争时期残酷情景;勾画出母舅那代红色苏区人民不屈不挠与敌人进行殊死斗争的情景。同时也想到如今那些无良公知们对那段革命历史的诋毁和歪曲;对革命烈士事迹的漠然和无视。我不禁潸然泪下……。

萝卜崖的神话故事

  二00六年一月一日起在全国实施免征农业税的惠民政策,结束了二千多年来把农业税(公粮)称作为皇粮国税的历史。国家基本实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过渡,加快了向工商业化进军,向现代化进军的步伐。也就是在这年,我作为县农村税费改革工作组的一员被分配到大桥镇黄洋村作调查核实工作。
  
  黄洋坪村是大桥镇南面山区村,背靠九岭山脉的土龙山。是修河与汨罗江的分水岭。汩罗江发源于黄龙山,由村前一路蜿蜒向西注入洞庭湖。村庄后山背的小溪则向东注入修河流向鄱阳湖。山势险峻,四季长青,气候宜人,是个宜家宜稼的好地方。村书记带着我逐家逐户核实承担公粮的田土面积。当我们来到半山腰的第一村民小组立刻感到这里风景格外秀丽,似乎有股仙气逼人的印象。我问村书记这地方的小地名,书记指着半山腰一棵大樟树说一一萝卜崖。
  
  工作完后要求书记带去萝卜崖去看看。当我们来到大樟树后面,发现这里别有洞天。一个能容纳二三百开会的山洞跃入眼前。山洞里有座很小很小的庙宇,书记说这是村民偷偷地砌的。原来的庙宇很大,可做道场,破四旧时被拆毁。里面供奉的是萝卜大仙。据老一辈人传说萝卜大仙很显灵,有求必应,能禳灾祛祸,驱鬼治病。站在洞口,大樟树枝冠呈扇形张开,宽幅约有三、四十米,將洞口严严实实地遮住。如果不到实地根本无法想到这里居然有这么个山洞,这么座寺庙,这么个神仙。神仙就是神仙,居然选择了这么好的洞府。
  
  萝卜大仙算那路神仙呢?翻遍姜子牙封神榜的在册名单和以后陆续任命名单,找不出萝卜大仙的来历。苦思冥想,愰惚之中,似乎进入梦境……一觉醒来,才知道原来是这么回事。
  
  话说齐天大圣孙悟空因不服玉皇大帝任命他为弼马温的官职太小,仗着一身武艺大闹天宫,最后被托塔天王李靖用玲珑宝塔收伏。玉皇大帝怕大圣出来以后再闹事,就委托太上老君处置此猴头。太上老君虽神通广大,法力无边,也知道此猴头的厉害。于是乎,就将猴头关进平时炼仙丹用的混元八卦炉内,想用三味真火将猴头活活烧死,化作炉灰。谁料事与愿违,猴头不但没化灰,反而炼就一双火眼金晴。逃出来的时候,猴头怒气忿忿地将太上老君混元八封炉砸个粉碎。炉体与炉渣像雨一样纷纷堕落人间。那可是些稀有金属啊,捡到一砣就可以成为人间首富。当时就有一砣炉渣掉在楚吴边境的土龙山中。
  
  太上老君知道这么多天庭宝贝堕落到人间,凡人会哄抡,造成战争和混乱。就急忙召开各路神仙大会,讨论研究如何化解此劫数。通过神仙们的集体智慧。最后决定各位神仙们严加看管自己属地的宝藏。有必要也施舍些给凡人。神仙们领旨后各自奔赴工作岗位去了。
  
  太上老君安排妥当后回到九天玄虚宫。途经御菜园时看见一个白白胖胖的青年边种菜边唉声叹气,就问干么叹气。青年回答,你们当神仙的就好,整天吃好用好,逍遥自在,还可去凡间游山逛景。而我们呢,整天就在御菜园内锄草施肥,播种收割。何日有个轻爽。太上老君知道这个年青很诚实,经常看见他送点御菜园里的土特产到玄虚宫各部门。就问他叫什么名字,青年回答,小名叫莱菔。太上老君看见他白白胖胖像个萝卜。就说从今天起我敕封你为罗勒大仙。负责管理落在土龙山的炉渣(黄金矿下同)。敕建洞府一一萝卜崖。所以现在的萝卜又叫莱菔,罗勒。
  罗勒(下同)毕竟是基层来的。下凡上任之初,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将土龙山金矿守得寸金未盗。还经常为凡人施点法力,做点好事。受到上仙的表彰和嘉奖,也受到凡间的香火祀奉,同时过年过节也得到不少妖魔鬼怪的诱惑和贿赂。
  
  其实天庭里个别神仙也和人间的少数人一样。地位变了就有点飘飘然。久而久之就自以为,该享受的就得去享受,该快乐的就得去快乐,该得到的和人们送上门的礼物金银也应收尽收。经常玩起瞒上欺下,拉关系,走后门,喝点小酒的神仙游戏。记得有一次罗勒从黄龙寺拜访上仙回来,喝得酊酩大醉,走到一个叫水源的地方,一个踉跄,从山坡溜下来,那个溜痕就成了今天的鸣水瀑布(瞎确,偷笑)。
  
  春来秋去,日盈月仄,不知天上宫阙,今朝是何年。太上老君刚闭关修炼完毕,走到南天门前,睁开神目,看见凡间一派歌舞升平的繁华景象。屈指一算,发现大事不好了。藏在人间的天庭宝物恐怕被凡人挖掘掉了。一部份人已先富起来了,且富得流油……
  
  正在思考对策,忽见罗勒慌慌张张跑到跟前跪下,连称失职失职。
  
  原来,罗勒因贪恋杯中之物,听说远在西南

  黔地有种好酒一一茅台酒。就偷空远赴黔地尝尝滋味。与当地的小仙喝了三天三夜才恋恋不舍回来,谁料此时土龙山金矿已被凡人淘个罄尽。吓得匆匆忙忙上天庭禀告。
  
  太上老君早就料想知道此事。见罗勒痛哭流泪,就安慰说,罢了,罢了,此乃劫数也。现在人间四处都是开发商,凡是能赚钱捞银的项目,都在想方设法,豪夺强取地去占为已有,总想那天自己的姓名能出现在胡润榜上。君不见朔地大量的乌金(煤)挖得只剩下一个空山壳,何况我那点炉渣乎。太上老君安慰完毕,话锋一转:罗勒呀,现在神仙岗位严重超编,你还是回到御菜园继续种你的菜去吧。
  罗勒上天后,留下了神仙洞府。如果有兴趣投资开发山水,休闲,养老项目的老总们,不妨去考察考察,也许是你的最佳选择。

纱帽石的故事

  在山口镇中学靠北的岗上村(原名山口农科所)有一个小村庄,坐北朝南,翠竹樟林环绕,山清水秀,田土肥沃,水旱无忧,居民淳朴勤奋,自古以来是农桑耕种收获的好地方。但是在这里却有个非常雅致的地名——纱帽石。
纱帽石的取名是因该村前的小路旁有块形似古代朝廷或地方官员戴的乌纱帽的巨石。在纱帽石上面刻着四个字,正德元年。

  经查考,正德是大明皇朝的第十位皇帝明武宗朱厚照的年号。正德元年即公元1505年。这年明孝宗朱佑樘驾崩,太子即位称帝,开启了十七年的正德朝代。明武帝幼小聪明,崇尚武艺,好大喜功,宠信宦官。刘僅就因他的宠信而危乱朝纲,引起多地藩王不满而发起兵乱。江西宁王朱宸濠就是其中之一。故事就发生这段时期……

  话说当地有一户张姓员外,家产殷实,人丁兴旺。生有三个儿子,老大老实厚道,协助父亲管理家业,收取佃租。老二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整天沉湎于青楼赌馆。唯独老三(叫张三,下文同)自小聪明,勤奋好学,寒窗苦读十年,终于考中举人,被县衙举荐到宁王府担任幕僚(文职官员)。

  张三中举之前曾娶妻王氏,知书达理,温柔贤淑。并生育一男,取名张天鑑。张三赴任那年正是正德元年,妻子王氏送他到村口,柔情蜜意,恋恋不舍,嘱托王氏好生孝敬公婆,抚养幼儿。并应承赴任稳妥之后,一定会接她娘俩去任所。王氏送走夫君张三后,随手在村口的一块巨石写下四个字:正德元年。

  张三到任之后,时常向家里捎些家信,以聊思念之情。但是宁王府的花花世界岂可与山区人家相比,久而久之,就迷恋上宁王府的生活。他为了仕途升迁巧献殷勤,工于心计,察言观色,能写会话,加之写得一手好字,很快讨得同僚的喜欢,取得宁王府的信任,逐步成为宁王朱宸濠重要随从,并参与宁王的很多重要决策。张三生得一表人才,身躯硕长,面貌俊朗。很讨宁王及其府内小姐丫环的喜欢,宁王就将一个偏妃生的女儿许配给他,好让他忠诚地为自己效力。张三此时完全忘记家有娇妻幼儿,一心攀龙附风,渐渐减少向家乡捎家信。直到正德十三年,宁王朱宸濠谋反,东窗事发,被南赣巡抚王阳明将宁王擒获,其他亲信一律诛杀,张三也在其列。可怜大好前程的张三,做了宁王朱宸濠的陪葬品。

  再说张三之妻王氏在刚开始的时候,经常站到村口的巨石处,思念远在宁王府的夫君。思念之时反复写着正德元年。但是因家有老有小,上要贍养老人,下要课育幼子,日思夜想,终守操劳所累,红颜渐渐褪去。春去秋来,花开花谢,一晃十三年过去。此时张三父母相继去世,由于张家老二的肆意挥霍,原本富裕大户,家道中落。三兄弟分了家,王氏带着儿子独守偏房。

  在正德十三年的秋季一个傍晚,王氏经过村口曾经题字的巨石旁时,忽然天昏地,飞沙走石,冥冥中看见一个身躯,提着一个戴着纱帽的头颅向她走来。她仔细辨认,好像是自己的夫君。就疯狂地扑过去,一跤跌倒在地昏迷中耳边有人对她说,我是张三,被人杀了,只能寄顶乌纱帽回来,话一说完,转眼就不见了人影。当王氏清醒过来,原来题字的巨石忽然变成一顶巨大的乌纱帽,纱帽上自己写的正德元年更是醒目可见。乡邻听闻连连称奇,都说是王氏忠贞不渝的真情感动了上天。

  纱帽石的传奇故事流传至今,代代相传。它静静的伫立在路旁,守护着当地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幸福生活。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红色修水

    修水网 XiuShui.Net 投稿 163.www@163.com QQ 3039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