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修水网 • 首页资讯 • 正文

传承历史文化 留住乡愁记忆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朱修林

  居吴楚形胜,成文章奥府。五千年古邑奇才迭出,八百里修江文脉昌隆,传统耕读文化、书院文化、宗教文化、手工业文化,与现代红色文化、商业文化多元碰撞,水乳交融,形成了修水这座古老的山城独特的文化气质。目前,我县正积极筹备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打造一张充满文化底蕴的“城市名片”——


国家住建部、省住建厅、市住建局等专家深入我县考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

品鉴历史  修水文化灿若星河

  我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古称“文章奥府”,为“濂溪弦铎之地,山谷桑梓之乡”,历来文风鼎盛,人才辈出,有着灿烂的远古文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于此繁衍生息,全县有古文化遗址116处,尤以上奉山背跑马岭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最为久远。商周时期,我县境内就出现了王朝分封的诸侯国——艾侯国,是中原商文化越过江汉地区、深入鄂赣的重要传播地。唐德宗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设分宁县,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宗教文化丰富,最为出名的黄龙寺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七宗”黄龙宗的发祥地。

  据县志记载,自唐宋至清代,全县共出进士201名。北宋“诗书双绝”黄庭坚为杰出代表。黄庭坚故里双井村仅北宋“一朝、一村、一姓”中进士达48名之多,所以双井又有“华夏进士第一村”之称。
  我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的重要策源地。在秋收起义中,修水铸造了“三个第一”的伟大丰碑:即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在这里设计、制作并率先升起;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在这里组建;秋收起义第一枪在这里打响。修水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中心,是南方八省三年游击战争主战场,在抗战时期,全县共有10余万优秀儿女为革命事业献出宝贵生命,其中在册烈士10333人。现有红色革命遗址遗迹60余处,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被授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百家经典红色景区,江西省“十大红色景点”。

  修水是万里茶道宁红茶、双井绿茶的发祥地,宁州古城是万里茶道重要的商贸节点,也是源头之一,其中宁红茶在清朝光绪年间被列为贡品,曾获俄国太子赠之“茶盖中华,价甲天下”奖匾,享有“宁红不到庄,茶叶不开箱”的盛誉。双井绿在欧阳修的《归田录》中将它推崇为 “草茶第一”,如今也是江西省八大名茶之一。

  我县还是中国书法之乡,全丰花灯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采茶戏、宁河戏、修水山歌、宗祠祭拜、娶亲风俗、客家民俗等各种特色文化尤为醉人。

留住乡愁  力创历史文化名城

  我县灿烂的历史文化,是修水的宝贵财富,是历代修水儿女默默无闻,勤奋不怠,用辛劳和汗水浇筑而成的精神支撑。保护和传承历史文脉,留住乡愁记忆,高位推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申报与保护工作恰逢其时。

  为了有效保护我县历史文化,确保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工作取得实效,我县制定印发了《修水县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方案》,成立了以县长亲自挂帅的领导小组,扎实推进修水县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坚持从规划上引领,注重保护文化遗产的真实性与完整性相协调、依法管理与科学保护相推动、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促进,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对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国家文物局发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管理办法(试行)》要求,提早谋划,在2018年委托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编制《修水县秋收起义红色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2018-2030)》和《修水县鹦鹉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2018-2030)》,其中,秋收起义红色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面积2.11公顷,50米以上历史街巷5条,历史建筑3处;鹦鹉街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面积6公顷,50米以上历史街巷8条,历史建筑28处。经过两年来的挖掘和保护,截至目前,县域范围内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64处,其中国家级文保单位4处,省级文保单位30处,县级文保单位30处,历史文化遗存数量满足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条件标准;与此同时,为贯彻落实省住建厅《关于全面开展历史文化遗存普查和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街区规定、历史建筑确定工作的通知》,以及《关于加快推进全省历史建筑确定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文化遗迹、革命遗址、民俗宗教场所、古树古建筑等普查工作,公布了我县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录共计33处,确保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历史建筑数量上满足申报标准。

  在发掘历史遗存的同时,我县还十分注重保护历史遗存。对于这些发掘出来的历史遗存,经过翔实的 考究、测绘和评估,给出保护修缮方案,一对一建立保护档案。64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中,目前已完成33处历史建筑的测绘、修缮、建档和挂牌事宜,这33处中有31处位于2条历史文化街区内:其中鹦鹉街历史文化街区28处,秋收起义红色历史文化街区3处。鹦鹉街历史文化街区内28处主要分3个区域集中,分别是西街沿线10处,周家巷、余自荣巷交接处10处,公敏巷、王家井区域8处。同时,县域范围内已全面开展了全县历史建筑普查工作,在23个乡镇,188处建筑被列为33处候选对象。以2020年召开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为契机,对陈家大屋等历史建筑进行了专门的恢复和修缮;结合全域旅游的开发建设,对黄庭坚故里华夏进士第一村双井村进行了规划改造。起草符合县情的《修水县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办法》《修水县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等保护制度,有效推动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有效开展。

  “文脉昌隆气自华,记忆留存乡愁浓。善待历史建筑,保护文化资源,延续城市文脉,赓续千年之精神。在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进程中,我县将坚持不遗余力,高位推动,全力打造独家记忆的精神家园。” 县政协委员、县住建局历史文化名城股负责人刘屹峰说。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资讯

    修水网 XiuShui.Net 投稿 163.www@163.com QQ 3039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