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修水网 • 首页散文 • 正文

诗意人生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胡映冰

      我从小就很喜欢诗歌,小时候听到姐姐读诗歌,脑子里都会有一个场景,一些美好的景象。上学时课本上的古诗词我都是提前把它背下来的,家里的一本《千家诗》也是被我翻得封面都掉了。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是“朦胧诗”崛起的时候,我读到食指的诗《相信未来》和席慕容的诗集《芳草天涯路》时,又爱上了现代诗。到后来自己也试着写一两首诗,抒发一下心境。
       对于一个业余诗歌爱好者,不是专业的作家,喜欢诗是一个精神层面的问题,是一种精神追求。而对于喜欢诗歌的人来讲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无论地位高低,面对诗歌都是平等的。
       读《红楼梦》时我对里面的小人物香菱特别在意,香菱是一个命运悲惨的小人物,从五岁就被人拐走,受尽了拐子的凌虐,大了点好不容易有个人把她当个人看待,准备娶回家当老婆,又遇到恶少薛公子插一杠子,把对方打死了,然后又强带着她到京城。

       然而,就是这样的社会底层的人物,甚至每天都在被主子支使和打骂中生活,心中却对诗歌有一种热爱,当她被强带到京城路上见到的情景与她读的杜甫的“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描写的景物相遇时,她似忘记了自己的身世,把自己融进了诗歌的精神境界里。
       诗歌让她忘记了人世的苦难,让她精神得到片刻的慰藉,在后来向黛玉学习写诗,更是非常认真投入,甚至有一次梦中还在问:“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可见诗就是一种精神的支柱,只关风与物,与人的地位高低、财富多寡无关。
       如果问我怎么爱上诗歌的,我的回答是:是诗歌的诱惑。当我在诗歌中读到某一个句子,可能是一瞬间被打动了,不是一个故事,也不是一个情节,而是一种感动与共鸣,这种感动隔着时空,不用涉千山万水,甚至是隔着千年的古人与我们遥相呼应、灵犀点通。
       记得早年读到黄山谷的“桃里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时没有什么感受,当我2000年时一个人独自在昆明工作,晚上想家时听到外面的风雨声,才真正理解那种“江湖夜雨”的孤独感,似乎一千年后我们的心灵又是相通的。
       这种感觉也是经常有的:当我们在月色如水的夜晚,独自行在月下徘徊时,隔着时空是不是想到“海上生明月”的张九龄,或是“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李白。当我也登上京口的北固亭时,对着滔滔江水,是否也有“千古江山,英雄无觅”的感概呢?当我穷困潦倒时,是不是也像苏东坡吟出“腹有诗书气自华”时,找一种精神的洒脱呢!
       当然诗歌除了精神粮食,有些用途也是不经意的,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孔子说过“不学诗,无以言”(不过孔子这里说的“诗”是专指<诗经>)。
       我参加工作时有一件事让我至今还记得,那是1988年,我们新同事一行五人拿着县劳动局的介绍信到修水茶厂报到入职,手续办完后当时的余模生书记在办公室里与我们五个新人见面,余书记看我一米八的个子,就笑着问我会打篮球吗?我说会一点,但打得不好。他又问我:你有什么特长没有?我一时脸红答不上来,胆怯地说“会写诗”,他愣了一下说“会写诗好啊!”,这一句话意味深长,我想当时余书记是没有想到写诗有什么用处。
       但是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我这个看来无用的诗歌爱好,到后来我在从事宁红茶营销工作时还起了一点作用,记得我在昆明做销售时,当时要在一家报刊上发一篇宁红减肥茶的软广告文章,文章没有现成的,广告公司也觉得勉为其难,我便自己操刀写了一篇题《莫道不消肥,三杯宁红,人比黄花瘦》文章,因为套用了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词,还打动了一些人。
       文章内容现在没印象了,但当时反响还是不错的,后来报社还转过来几封读者的来信,可能作为广告文章还是很成功的,我认为最打动人的地方还是那个古典词一样的文章标题。
        这几年由于国学兴起,大环境也比较重视诗词,特别是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栏目的推出之后,更是点燃国人的诗歌热情,对诗歌的认识我一直是理性的,作为一个诗歌的业余爱好者,虽然也偶然写几行诗玩玩,但从不以诗人自诩,因为诗人这个名称是神圣的。
       经常参加网上诗歌圈子的活动,也认识了不少的诗友,有时还在线下聚一聚,谈天说地,但都离不开诗歌这个话题,也是自得其乐。有时妻子问:你买这么多诗集花这么大精力写诗,这诗有什么用啊?
       我总是笑而不答,心中却自解道:诗歌有用无用是一个学术问题,作为一个业余爱诗歌好者,只能像一个球迷一样,诗歌是不能当饭吃的,却能让人灵魂提升,可以做一个精神贵族,只要我们规划好自己的事业与家庭,安居乐业,然后再去喜欢诗歌,自然有趣。
      前几年送在广州的老同学周敏敏一本与人合作的诗集,她也是学校读书时喜欢诗歌为数不多的人,我在扉页上写下几句话,代表了我的诗歌观,也代表我和喜欢诗歌人的共同心声,就用这几句话作为本文的结尾:

诗歌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爱诗的人
就像那水中的莲花
无论顺流还是逆境
都把灵魂举过头顶

【古城旧梦】出品
微信号:gcjm888888                    

            胡映冰:男,修水县白岭人,现居无锡,文学爱好者。2006年开始在网易论坛、腾讯微博、新浪博客及微博上创作诗歌,先后与人合作出版过微诗系列《春的脚步》、《冬日暖阳》,主张“文章为时而作,不做无病呻吟”。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散文

    修水网 XiuShui.Net 投稿 163.www@163.com QQ 3039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