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修水网 • 首页冷建三专栏 • 正文

见证中国房地产(二)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冷建三

见证中国房地产(二)

第一章   公房时期
  1980年,深圳市成立了“深圳经济特区房地产公司”,我把它视为中国房地产时代的序幕。那时候,内地城市还没有房地产的概念,城市居民中没有私房者,以及在城镇工作的干部职工家属,住的是房管所租给的公房。我把这个时期称之为公房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城市管理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住房管理是这个时期城市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修水县作为新中国的一个小县城,城市管理的政策和手段是沿袭大中城市的,也可以说是中国小城市管理的一个缩影。
  房管所是房地房管理局的前身,在那个时期是城市公房的管理部门。修水县城市公房的主要来源有:
  1、 从建国前民国政权接管过来的非私有房产。
  2、 从城市资本家及地主阶级家庭没收的房产。
  3、 县城的非私有建筑的充公,这些建筑包括祠、堂、庙、寺,以及公益建筑场所。
  4、 没有继承人管理的老屋。
  5、 非私有的其它房产。
  我家曾于1958年在县城居住,那时,我父亲从省城回到县里工作,我家住的房子在胡家巷,就是公租房。
  1980年前,修水县城有足够公租房满足城镇人口住房的需要,而且租金非常便宜,视住房结构,分别为每平米0.08--0.12元不等。
  当年租住公房基本上没有厨房与厕所,条件好的,比如祠堂空间大,有一个公共的做饭的空间。有一些灶台,可以共用。这时的人经济条件很差,但待人诚恳谦让,能做到和睦相处。城市公共厕所非常有限,居民除世居县城有自己的房产的家庭建有茅舍,其余家庭都使用马桶。县城蔬菜大队(宁红村的前身)有专门收集大粪的社员,拖一个载有粪桶的大车沿街叫喊:
“大粪!”
  居民闻声,纷纷提前马桶走出。如果错过了这个时候,就只能走很远的路送到公共厕所,或蔬菜大队河边菜地中的粪池去。
  1970年以后,县城有条件的机关单位,开始建单位宿舍。如县政府机关,以及一些有经济实力的企事业单位,所建住房都是土木结构的一层建筑。住房标准分为家属宿舍与集体宿舍,宿舍的标准有一房一厅,也有两房一厅,没有厨房厕所。我的一位远房叔叔在县政府办公室工作,资历较老,全家有五口人,分得一套两房一厅的宿舍。客厅与卧室非常小,但宿舍从后门出去有一个不算小的场地。利用宿舍后墙加盖一间披水房,算有了厨房。在厨房边盖了间不到两平米的厕所,厕所地上挖个坑,算是粪池。粪池上放几拫木头,可以蹲下来解手。这已是住宿条件非常不错的了。由于后边靠山坡,还有一个可以开发利用的空间,叔叔把开垦出来种菜。每到叔叔家去,看见他家的住房条件这么好,十分羡慕。
  我是1978年进县办大集体农茶企业——修水县五七垦殖场(后改为芭蕉垦殖)当职工,连续几年,我担任工区主任,我们的工作中最重要的是建职工宿舍。垦殖场在农村,与城市建设是不搭边的,但我们在建设职工宿舍中,开始了对住房建设的参与和体验。
  1980年,我开始了社会调研活动,走访调查了全县各地七八个私人小砖厂,以及属于县办大集体企业的砖瓦厂。那时,我对于未来住房建设的思考,只是建立在土木结构的住房正在向砖木结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我没有想象过会有一个住房革命的历史时期会到来,完全没有那样的意念。我甚至于没有想过某一天会住进县城,因为县城的公房不属于我,在城里不可能有我的安身之处。
  但让我不能料到的是,在垦殖场参与职工住房建设的经历,为我后进入县城创办建筑公司,有了一个基础的认识。这是一个无意识的参与,就像城市房地产业的发展一样,从无意识进入有意识,从无知到有知。
  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之于人都是后知。我对房地产的认识也属于后知,只是作为一个全程参与者,我的后知来自于实践。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冷建三专栏

    修水网 XiuShui.Net 投稿 163.www@163.com QQ 3039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