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修水网 • 首页民间故事 • 正文

野史秘闻周期雍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陈奠华

滔滔东涌溪河水
款款留痕黄土湾
明代期雍官太尉
秘闻稗史烙人间
  在溪河边上一个叫大石口的地方,那里有一高耸的绝壁岩石山立在河边,象一位威武霸气的将军扼守在这里,保卫着一方平安,在山右侧,在一个叫黄土湾的山凹里有两块刻有《明资正夫夫刑部尚书周泉波公墓》和《周期雍封夫人车氏墓》文字的青石碑分别竖立在石龟背上,经过了四百多年的风雨侵蚀,仍静静地立在那里让人瞻仰,他就是明朝刑部尚书周期雍夫妻两人的墓地。
  在修水县志里人物目录中只这样记载:周期雍,籍贯西港,简况:进士、刑部尚书。载何典籍:《明史》、(人名)。只有这么简单的记载。但细查修水人物,官职显赫的自宋以来有丞相2名,尚书16名,正一品官3名,从一品1名,正二品5名,从二品4名,进士201名,其中明朝13名。有此可见,周期雍这个(进士+尚书)的人在明朝时期非一般人,更可说是修水县明朝时期杰出的人物。
  明朝尚书是掌天下官吏选授、封勋、考课之政令,以甄别人才,赞天子治。盖古冢宰之职,视五部为特重。侍郎为之贰。比如刑部尚书就是现如今的司法部、公安部、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的首脑。可想这官职是修水过去与现代不可多见的职位。但由于人各有志,不可相提并论,周期雍为官只知勤政效忠于天子,却未留下个人诗文于后世传颂,这亦是现代人对于他不怎了解的原因,其实他也是个有传奇故事的人。
  周期雍,[公元1479年-1551年]派名汝和,别号泉坡。修水县西港镇湾台村人,明正德三年(1508)进士。历任云南、河南道监察御史,福建、河南按察佥事,浙江参议参政,湖广按察都御史,整饬苏州边备兼巡抚顺天等府。后升京师大理寺卿,刑部右侍郎,左待郎等职。世宗(嘉靖)时特升都察院右都御史,掌院事兼大理寺印。嘉靖十六年(1537)任刑部尚书(通议大夫),期间,遭弹劾纳贿,后由史部调查予以澄清,属诬陷。嘉靖十八年(1539)闰七月花甲之龄时进阶资政大夫(大司寇),另年(1540)因曾与有点过节的郭勋复职,期雍因“风霾”异事,劝帝罢勉大臣,他自己亦恳求让贤休致,告老返乡。当时作出此决定辞官的只有期雍一人,时论伟之。归家颐养十年后于嘉靖三十年(1551)四月十三日逝世,葬家乡黄土湾。
  周期雍出身于一个家贫的农民家,且自己又是一个廉洁的穷官,虽在正史记载不多,但民间野史还留传着他很多有趣的故事,现小编的我收集整理几篇这位足以让家乡称“官塅”的传奇故事,以慰读者好奇真相之需。
(一)
做客外婆家放牛讨生活
遭舅母嘲讽得名鳞狸甲
  有去过修水县溪口镇陈坊村泉塘大屋里的人,你就会发现在这大屋后有座形似伏地猛虎的山,细细观察哪虎头、虎身及虎的四脚生得惟妙惟肖,生灵活现的。大屋门前有一口池塘,距池塘百来步处有一眼泉井水清澈见底,终年汩汩地流淌外溢着。大门前竖立着一块二米多高的青山柱,柱子上方开挖一个圆形的孔,这就是明朝刑部尚书周期雍的外祖父家,这石就是为在朝为官的外甥儿探亲系马所用的。
  期雍外祖父姓刘,名团峰,生有四子,刘家虽不是大财主,但家境比一般人家要富得多。小时候周期雍因家里贫穷,经常赖住在外祖父家。尽管是刘家的亲外甥,但周期雍因辈份低,有点嫌贫爱富的外祖父只安排在他家祖屋堂前的神厨下睡。在炎热的夏天,到处蚊子乱飞,神橱下的蚊子更是一群群的飞来飞去,但就是不去叮咬睡在神橱里的他,有好心的邻居总是为期雍担心,这小小年龄怎经得住些蚊子的叮咬?便过来问他:你怎么忍受得这么多蚊子的叮咬?人小志气大的周期雍总是若无其事地回答说:蚊子不来咬我的,他只是在身边唱着歌为我做伴。人们听后不禁愕然“这就神了”,难道这孩子有什么神灵护着他不成?
  在外婆家客居的周期雍年纪虽小但身体倒是健壮,看到期雍在家总是无所事事,刻薄的三母舅宗定家有一头大水牛无人照管,便让期雍为他放牛,也别让他在家白吃白喝的过日子。在外婆家的泉塘后面就有一个大草坪,每天期雍把牛放在草坪中央,大热天的他总是光着上身,下身只穿一条短裤,把牛绳系在脚趾上仰面倒在草坪上睡觉,牛安然地在吃草,而期雍却在做他的春秋美梦。据传说,期雍睡在哪里,天上就有一朵乌云为他遮度太阳,那此牛虻和大麻蝇总是离他很远,从不近他的身傍。看到期雍放牛天天在哪睡大觉,幽默的三舅母看到期雍又懒又身上皮肤粗糙呈鱼鳞斑,别给他起了一个外号“鳞狸甲”。期雍看到舅舅一家不喜欢他长住在哪里,便一气之下离开了外婆家,一走了之回到家里来了。正应验:“外甥不是儿,是亲也分亲”。
(二)
遭遇天灾母子乞讨
见夫开口快婿乘龙
  周期雍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祖父季昌,祖母李氏至父亲彦中,母亲刘氏都是勤劳之人,凭着勤俭持家,艰苦度日的良好家风,渐渐家稍有余盈,开明的父亲省吃俭用把期雍送到当地的私塾念书,善良的父母深知只有让儿子多读书才有光宗耀祖的出头日。随着家庭人口的增多,本就拮据的家庭只能让期雍读读停停的。好在期雍聪明好学,只要是先生教过的他都能过目不忘。先生也爱惜他是块读书的好料,总是特殊对待他,甚至减勉他的学费,但在期雍13岁那年,因上半年遭遇水灾,下半年又逢大旱,种下庄稼颗粒无收,家里吃饭也揭不开锅。这年终期雍硬是离开了学校,随着母亲刘氏外出讨饭去了。
  有一天,母子俩讨饭来到今新湾乡的柴塅村包源口的一户车姓财主家,刚踏进院子,一条大黑狗汪汪的叫着朝他俩扑来,好在母亲刘氏手上有棍子,黑狗不敢近身,躲在母亲身在的周期雍吓得瑟瑟发抖,无路可逃。母亲拚命地用棍子挡着恶狗,用身体护着儿子,僵持不下,此时的期雍见院子东面有一株大枣树,树上结满着枣子,聪明的期雍急中生智跑到枣树下,纵身一跃跳上了大枣树,站在一树杈里喘息着。惊魂未定的母亲见儿子脱离了危险,忙大声呼叫着屋里有人没?这一呼不打紧,从左侧厢房中跑出一妙龄少女,冲着屋内喊:爹爹,快来看啊!我家枣树上盘着一条好大的蛇在哪里。车财主听后一惊,忙三步并二步跑出房门,举头一看,枣树上果然站了一个豆蔻少年,狗还在树下狂吠,车财主见状忙将黑狗喝住赶走,上前把周期雍扶住下来。此时,车财主发呆似的站在那里,用奇怪的眼神看着女儿,半响说不出话来。看官不知,原来姑娘是财主的千金,瓜子脸,樱桃口,柳叶眉,皮肤洁白,眼睛水灵的,虽没有西施之美,貂蝉之秀,倒也是个人见人爱的美人胚子,只可惜头上没有那一片乌云似的秀发,是个“癞痢头”今年刚好十三岁。生下来就不会哭闹,长至三、四岁仍不会说话,实实在在的是个哑巴。今日突然喊起爹爹来,还说了几句清清楚楚的话来,这能让车财主不发呆惊讶吗?回过神来后,他想起了女儿出生时算命先生送见生时说的几句话:“这姑娘生得一张好八字,先是哑巴,但日后会遇到乌龙缠树,见夫才开口的”。眼前的事,不是印证了算命先生说的话吗?想到此,刘财主忙把注意力集中到这对母子身上来。他把小青年过细一打量,发现他虽然身穿一件破旧青布衣,但五官端正,相貌堂堂的,眉宇间似乎有一股英气在暗涌着。表面上是一个讨饭的,但骨子里却不像是一个平常之人。当下,车财主将期雍母子请进了屋,吩咐家人搬凳赐座,并与母子俩交谈寻问起身世来。刘氏如实把家及儿子的生庚时晨情况尽数告知车财主,听到刘氏这么一说,车财主内心便有了想法,此小青年正是女儿今后的丈夫。为了慎重起见,他把管家叫来如此这般交待一番,一面又热情挽留期雍母子留下来吃中饭。
  午饭后。管家从外面回来,附在车财主耳边详细告知刚从算命先生那里合八字问来的情况,车财主听后眉笑眼开,打心眼的高兴起来,忙更热情地款待期雍母子俩。原来车财主委派管家去算命先生家把这小青年的生庚报与他算上一算,并把女儿的八字也带去合上一合。那算命先生接到管家的生庚掐指一算,眉飞色舞地对管家说:“这后生了得,是个文曲星,今后前途无量,与小姐八字正是天生一对,地配一双的好姻缘”。
  心中有了底的车财主开诚布公地向刘氏说明情况,并敝开心扉地说:“我有意将小女许配给周公子,不知夫人意下如何?”,这下可难倒刘氏了,这突如其来的喜事让她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是好。沉思片刻,刘氏也诚心地告诉车财主说:“我家很穷,今年又遇上天灾,本来孩子正在读书的,为了活命只好带上孩子出来乞讨。今天遇到您这样积德行善的好人家,如此招待我母子俩,已是莫大的恩情,怎敢再奢望娶您家千金为媳呢?”,车财主见刘氏如此一说,更是坚定了决心,并让管家出来对刘氏说:“这是缘分,天大的好事,我家主人平时待人和蔼可亲,讲义气重亲情,是远近闻名的大善人,我看这婚事就这样定了吧!我愿为他俩为媒的”。刘氏看到车财主真心实意地想把女儿许配给儿子,心里也有几分高兴,只是自己一个女人家不能完全作主,得回家与长辈商量,车财主见刘氏以默认了,忙回答说:“这事应该告知长辈,我让管家陪你一起回家,小姑爷就在我这里住,我去请裁缝师傅过来给他做几件衣服”。从柴塅到湾台只有半天路程,管家陪着刘氏风尘仆仆一路急急赶路,约下午丑时就到了家,刘氏与家人一合计,这等好事怎不会同意呢?况且管家亲口承诺期雍又不是去车家招亲,是车小姐嫁到周家来做媳妇,今后期雍读书开支一并由车家出,一减轻了周家的负担,二不误期雍读书求取功名,真的是两全其美之事。周车结好就这样定下来了。期雍与车小姐成婚日,车财主置办了全副嫁妆,隆重地为他们举行了婚礼,当期雍入洞房挑开新娘遮羞头巾时,新娘一头秀发随风飘逸,原来的“癞痢头”不见了,情人眼里出西施,新娘更是有沉鱼落雁之色,羞花闭月之容,自此夫妻俩恩恩爱爱,相敬如宾的,周期雍更加勤奋读书,终于在(1508)年考中进士,后青云直上入朝为官那是后话,一段乞讨而演变为相亲的佳话在乡间津津有味地传颂着,这真是:“良缘由凤缔,佳偶自天成”。
(三)
为续学业卖祖屋筹款
恋物铭志挥泪写诗文
  周期雍十三岁那年因遭遇天灾随母出外乞讨,在车财主家得福相亲,在岳父的资助下才正式进入学堂读书。自十六岁与车氏完婚后,十七岁便生下了儿子,身为人子、人夫、人父的周期雍放下夫妻恩爱生活的牵念,一心扑在攻诗习文上,这一读,屈指算来就是整整七年。此时的周期雍正是弱冠之年,由于人丁的增加,家中财力渐渐出现困难,虽有岳父资助,但时日一久,便慢慢难以维持了,再去向岳父开口借用又难放下自已的面子,在这不得己的情况下,家里决定把两间祖屋卖掉,供期雍继续读书。在为了完成学业的情况下,对于卖房筹钱期雍心中很不是滋味,但又没有更好的好办法,只得忍痛“卖祖屋”,当把房契交与买主时,有着复杂心情的周期雍含泪挥笔下一前首卖房诗:“二十年来志未伸,吾庐一旦属西邻。可怜今夜权易主,不觉明朝又作宾。燕雀留人空有意,犬猫随我不嫌贫,叮咛嘱咐门前柳,青眼还看旧主人。”可见周期雍留恋旧居易主那种忍痛割爱的复杂心情。但他暗中思量着,大丈夫能屈能伸,房子卖了,今后可以再买回来,于是决意潜心苦读,为早日求取功名而拚搏,他年出头之日,便是光宗耀祖之时。这正是:“十载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四)
同窗斗志仰肚晒书
赶考遇险塌桥落水
  周期雍勤奋苦读十几年,明正德三年(1508)春赴京过考求取功名。他学习成绩优异,深得先生喜爱。就因这个原因让隔河对岸东山的一梁姓财主产生妒忌。因为这财主有俩个儿子与期雍同在先生窗下读书,大的叫梁栋,次的叫梁才。每次考试总是差期雍哪么一点点。当时在西港是梁周二姓的天下,古言说:“一山不藏二虎”这梁财主家缠万贯,有两个儿也饱读诗书很有才华,要钱有钱,要人有人的,况他俩个儿子也是当地有名的才子,但在学校总是要逊色于周期雍一筹,心中甚是不服气,有时反认为是先生偏心,对他的儿子留了一手。于是他便想方设法去暗算和奚落打击期雍。这一年,他们三人都是赴考对象,为了显业一下家里的诗书实力和装点脸面,梁财主便大张旗鼓在家里用晒谷地基晒起藏书来。一方面为自己两个儿子赴考壮胆,二来也显摆一下他家的实力来挫挫周期雍的锐气。
  周期雍知道后,心里晓得梁财主是冲自已而来的,也便故意跑到梁家去凑热闹,当晒场里站满了围观的人时,周期雍躺到晒书的地基里仰着肚子晒起肚皮来。梁家见期雍如此举动,心里甚是不解,忙上前问道:“你这是在干么?”期雍不紧不慢地回答道:“你们在晒书,我也顺便晒晒肚子,因为我书全装在肚子里去了,不用时也怕发霉掉”,期雍这一举动把梁栋、梁财兄弟俩讽嘲得哭笑不得,围观的人捧腹大笑起来。
  周期雍晒肚子的事一下子传遍一河两岸,差一点搞得梁财主下不了台阶,心理更是妒嫉周期雍起来了。因为今年儿子与期雍同是京试的考生,心里总是怕周期雍赶考成绩超过他两个儿子。于是,这梁家兄弟俩便想方设法去延误期雍的赶考时间。
  通过派人打探,摸清期雍上路赶考时间。便在周期雍进京赴考必须要经过的东山河桥上做下手脚。东山河约有三十丈宽,河水倒不深,但因落差大,水流湍急的,河面上有一座木搭的桥供两岸人过往。头天晚上,梁家悄悄派人将木桥的“搭头”拉开,只连接上一点点,人若一踩上去桥板就会倒塌,人随之就会落水。果然,第二天一大早,周期雍第一个先从桥上而过,一脚踩上去,咕咚一声,人掉到河里去了。幸喜河水不深,期雍又熟水性,故没有生命危险,只是人成了“落汤鸡”湿透了顶。期雍感觉不是好兆头,只得返回家中再择吉日启程。母亲刘夫人见儿子这般模样而回,忙问是什么情况?期雍道出缘由,刘氏不但不生气,反安慰儿子说:“儿啊,这是好兆头,常言说:‘拆要旧桥过新桥,脱下兰衫换紫袍’这不正是我们所期待的吗?我们明天再去不迟”。这正是:“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五)
遇裸妇书生再回头
伏磨睡黄龙护其身
  梁家兄弟兄拆桥没有害倒期雍,一计不成便生二计。这一次他们花一两银子雇来一个老妇乞丐,并让她第二天天未亮就裸体坐到周期雍必经之路东山木桥上去。这一切,期雍不知不晓地钻在梁家兄弟的算计中,第二天,周期雍一大早就顺利通过了木桥。可是,刚一上对岸桥头,见躺着一个光着身子的老妇乞丐,如且双腿撇开把女人的阴部暴露无遗地展现在眼前,期雍羞得满脸通红,不忍再看一眼,忙转身打道回家。母亲刘氏又见儿子怒气冲冲回家,忙问其故?期雍叹口气说:今年恐怕赶考不成了,今天又遇到一个更倒霉的事,并将所见说与母亲听。聪明的刘氏赶紧拉儿坐下,开导说:“儿啊!怎说这丧气话,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兆头,你只需去洗个澡,换身新衣服就行,明天照常赶考去,包你一考就中,儿啊!你不知道吧,因为这里是‘一扇红门大敝开,文武百官此处来’的圣地。”听了母亲如此一说,期雍心里的倒霉阴影一下云开雾散了,第三天,期雍又精神抖擞地奔赴在赶考路上。
  期雍因遇不好兆头误了二天行程,第三天,便更早早启程进京赶考,这一次顺利地通过了东山,可刚出村迎面又遇上一农夫手牵着牛,肩扛着一乘耙。在当地“耙”和“罢”同音,即见“耙”就是“罢”,周期雍知道其中奥妙,是有人别有用心阻止他去赴考。他驻足三思后,决定这一次再不能回去了,一是耽误了二天行程,二是古言说“事不过三”,今天是第三次了,我过了这三关想必前面该是一帆风顺的。反过来说,别人把田耙好了,只等我去种,那不更好吗?想到这,期雍豁然开朗,只是生怕廷延误了考期,于是提起精神,加快脚步往京城而去。
  期雍遭遇梁家兄弟三次提弄后,昼夜兼程,终于在开考的前一天赶到京城,到处一打听,是明天晨时入场开考。疲惫不堪的他第一件事就是在近考场的地方找个旅店落脚下来,于是,他不顾疲劳到处去找旅店,可是找了几家就以客满为由拒绝了他。他哪里知道,梁家兄弟是乘马进京的,他们前两天就到了京城,兄弟俩不住下来好好温习功课,倒是骑着在京城到处打听周期雍来了没有。并在考场周围旅店用钱收买店家并一一交待有一个小偷,长得怎样怎的,叫店主千万别让他住进来。周期雍前脚刚踏进京城,后脚就让梁家俩兄弟跟踪过来了,每当他要去进店询问时,梁家俩兄弟就跑在前面交待店主去了。可怜的周期雍倒是被蒙在鼓里,只是埋怨自已运气不好,老是走霉运。
  天渐渐黑了下来,心急的期雍加快脚步拚命地寻找旅店,正当他一筹莫展时,看到前面还有一旅店未进去问,走近一看,只见招牌上写着“慎氏旅馆”,周期雍忙上前和店老板打招呼,并说自已是一赶考书生,因耽误了行程今天才赶到,前面的店都已客满,不知贵店能否再住一人?慎老板是个正直善良的人,虽然梁家兄弟有所打过招呼,从他的言谈举止中判定眼前这书生不像是个小偷,但得了梁家兄弟之前的金钱收买,还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况眼前这位也是初次见面,“知人知面不知心”的,还是防备一下为好。就这样,尽管周期雍好话说了一大担,还是被慎老板拒之于门外。疲倦不堪的期雍心里猜到了有人在背后使了坏,再问下去也是徒劳,但见店家门外有一石磨在那,便倒在上面睡了起来。半夜时分,店老板打开铺门看哪书生走了没有?这一看不打紧,差点把慎老板吓死,只见伏在石磨上的书生正酣然入睡,一条黄龙缠在石磨上护住他的身体,
  当慎老板眨眼之后,眼前却只是一个书生伏在哪里,有着见识的慎老板被眼前的这一幕震惊了,心里想,这书生定有神灵保护,今后一定会有发旺。于是他壮着胆子走近期雍,把他从睡梦中推醒。请他进店里去,并再三赔个不是。看到店老板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招呼自已,他莫明其妙的跟老板进了店,谢过老板后,周期雍在店老板安排的客房内美美地睡上了一觉。第二天,周期雍把住宿钱塞给慎老板,可老板硬是不愿收下,手头不宽裕的他也只好作罢,期雍千恩万谢后,吃过早点,便匆匆赶赴考场而去。此时的考场人声鼎沸,来自全国各地的考生一个个为求功名翘首以待着。
  经过一夜休息的期雍,在考场里精神饱满尽情发挥,所有题目一挥而就。三日后,榜单进士栏中周期雍的名字显然在目。此时的梁家俩兄弟因总是把心事放在使坏算计周期雍身上,在考场上心不在焉,故兄弟双双落榜。看到期雍中了进士兄弟俩无地自容,沮丧而去。这正是:“再三须慎意,第一莫欺心”。
(六)
探亲巧遇村姑戏
赠扇不识黑块天
  周期雍中进士后,得到了皇帝召见,并委任他为云南道监察御史。几年后的一个春天,周期雍衣锦还乡,有着传统道德文化修养的他,首先第一站就去溪口陈坊拜见外婆家的亲戚。这一天,期雍骑着一头棕色的大马,走在去陈坊泉塘的路上,只见到处青山翠绿,繁花似锦,到处放射着明媚的阳光,飞扬着悦耳的鸟叫虫鸣,飘荡着令人陶醉的香气心旷神怡。久居衙门的他,被家乡眼前这绿的的世界花的海洋陶醉,不知不觉就到了目的地,由于多年未来外婆家,泉塘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时不知该走何路为好,正在迟疑中,迎面走来一位貌容姣丽的姑娘,怀里抱着一个小孩(其实这孩子是她的侄儿),便随口问道于她:“这位表嫂(地方方言的尊称)请问此地是泉塘吗?”岂料这姑娘见来人骑着马,想必是个读书人,为挫挫读书人锐气,试探一下他的学问便吟诗作答道:“脚踏泉塘问泉塘,出外之人眼又黄。我是人家闺门女,为何说我是奶娘?”并作娇嗔之态眼横他。期雍心想,外婆家这地方确实有人才,我问个路,姑娘都能以诗作答,真是了得。于是他也以诗作答道:“脚踏泉塘问泉塘,出外之人眼不黄。既是人家闺门女,为何手中抱儿郎。”姑娘以为自己的诗能难住这位骑马的人,听到期雍答后,知道眼前这位非寻常之辈,自知诗不如人的她,抱着小孩飞快离开了他,并急忙告诉家里外面有位骑马的人来了。家人出来一看,其呼期雍外甥来了,一个个手忙脚乱,引路的引路,牵马的牵马,前呼后拥把他迎接进来。刚跨进母舅家门槛,期雍见堂前神台上外公外婆的牌位在那,忙上前焚香顶烛跪拜一番才入室座下。从他们的交谈中这姑娘才知他是朝中三品官员周期雍,后悔不该“班门弄斧”卖弄“才能”吟诗戏言的。
  期雍因小时在外婆家放牛被舅母戏说他是(鳞狸甲),此时的舅母心中总觉得有点难为情,深怕外甥记恨于她。这一次,舅母换了一个人的,伴在期雍身边,左一个好外甥,右一个好外甥的奉承着。期雍是个“宰相肚子里能撑船”的人,那会去记较这些呢?临别时,从身上拿出一把犀牛角骨的纸折扇送给母舅,扇上面有他亲手题写的诗句“记得泉塘绿水池,人人道我鳞狸甲。多多拜谢三舅母,如今行货正当时。”并叫母舅千万收藏好。
  站在一旁的三舅母以为在朝为官的外甥定有珠宝相送,见只拿一把扇子作礼物,心里有点不高兴起来,暗想外甥如此抠门,一定是在记恨我过去对他刻薄的事情,待期雍离开后,气冲冲地把这把不值钱的扇子丢进了门前的池塘。
  三年后,期雍再次来到母舅家,便问起所赠折扇是否保存完好?三舅母上前回答说:“我们不是秀才家,要它作甚。”期雍忙问现放在那里?舅母回答说:“丢进门前塘里了。”期雍叹了一口气说:“舅母不知,此物乃稀世之宝,叫‘避水珠’像这样的礼物你都嫌轻,真是黑了一块天”,于是便赶快叫人放水找扇。待水放干后,只见扇子还和以前一样的颜色静静躺在瘀泥上,期雍忙亲自下塘把扇子拣起来,捧在手里过细检查,幸好没有半点被水浸坏的样子。但扇子拾起们那一刻,天空中突然乌云滚滚,一朵形似莲花的的黑云把池塘罩住着。后来,还是此塘水干时,就有这一征兆出现,直至现在还是一样。这正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七)
冲冠一怒地陷三尺
劝学教子名垂千秋
  周期雍因舅母不识宝扇之珍贵,竟把当作无用之物丢进池塘。尽管他胸怀博雅,但还是有些心结难解,不禁又联想到幼时遭舅母嫌弃之事。现今舅母又把他宝扇丢弃,心中很是不高兴,于是,他也想借丢扇的事教训一下舅母嫌贫爱富的德性,待把扇子从塘泥中捡起来后,期雍一脸怒气地回到母舅家堂,坐定后,把三舅母叫到跟前对她说:“舅母,我来你家探亲是敬重外公外婆,也是敬重给我生命的母亲。古训说‘爹亲叔大,娘亲舅大’,你过去待我怎样都不计较,你毕竟是我的舅母,但这次你把我赠母舅的扇子丢进池塘是对我的最大不信任,甚至是一种侮辱,差一点这宝扇就断送在你手中,你知错否?”一向心高气傲且仗着自己是舅母身份的三舅母也不甘示弱地说:“外甥崽,你现身为朝庭命官,位极人臣,论要钱有钱,要权有权的,不拿点金银来孝敬母舅,为啥只拿一把扇子作为礼物送我们,你不知舅舅是个种田人,这折扇能对我们有用吗?用来扇风倒没有我家的棕叶大蒲扇风大,亏你拿得出手。”舅母也语不饶人地回敬期雍一番。期雍听后,心里更不是滋味,怎知这把“避水珠”扇子是花了我为官多年的俸禄才买来的,可说是价值连城一样金贵,今在舅母眼中就是一把不值一文的扇子,气得怒发冲冠,他站在堂前大叫三声:“罢了!罢了!罢了!”。谁知期雍话音刚落,堂前天井上掉下几沟瓦下来,哗哗啦啦的撒下一地碎片。正回房去端茶进堂前的三舅母见此异事,吓得连茶带人跌倒在地上。忽然,外面有人在大喊“大水牛不知什么原因倒在牛栏里起不来了”。
  三舅母听后,慌张从地上爬起来,跑到牛栏一看,果真的是牛卧槽在栏内起不来了。谁都知道,牛是农民的宝贝,耕田种地全靠他的,于是她扑倒在牛栏杆上大哭起来,并说“这怎么得了,马上就要耕田了,这临春倒牛不是在要我家人命吗?”哭着哭着,回到堂前来求期雍,因为她知道,这接连发生的事都与外甥生气的哪几句‘罢了’有关,也许他能有福气把这情况扭转过来。看到舅母泪流满面向他哀求,尽管心中有气,他还是起身随舅母去牛栏看看。舅母走在前面,期雍跟在后面,刚到牛栏门口,奇怪的是哪大水牛哞哞几声,一打挺从地上站了起来,并拚命地哞叫摇晃着脑袋,眼睛直盯着期雍,好像是在向这位曾经放养过他的朋友打招呼。三舅母见牛站了起来,破涕为笑,好似讨好期雍一样对围观人说“我家的牛见到外甥就起来了,当官的外甥就是福气大。”正当人们议论纷纷时,又有一小孩跑来说“快去看,屋背塘里的鱼都跳出来了,岸上都是鱼。”众人一下子又跑到后背塘边一看,果直如些,哪些跳上了岸的鱼正在摆动着身子想再回到水里去,还在跳动的鱼足足出水面几尺高。
  期雍见此异事,心里也觉的惊奇,于是他也效法一下古代贤人方士,走到母舅屋背的虎形山上,站在虎头的哪个位置,连续说上三句“土地公公听着,今后这里鸡不可乱啼,犬不能乱叫,各路神圣到此不能兴风作乱,制造奇怪异事,都乖乖在这里为神为福。”期雍话音刚落,更奇怪的事发生了,只见天空飞来一朵祥云把虎形山罩住,不知怎的,晴天劈下一个响雷,虎形腰部一声巨响,竟陷下去三尺有余,从此,这里再难见虎形惟妙惟肖的全貌了,后来,泉塘这地方很久一段时间没出过大官,泉塘大屋的内亲处戚做大官的也没有出现过,究其原因?人们怀疑是周期雍把此屋场的风水喝退了。再后来,泉塘大屋又恢复了灵气,和其他地方一样人杰地灵,富裕一方的。
  身在朝庭为官的他,不但勤政廉洁,但对家里孩子的教育也非常重视。因为他因家庭贫困,读书起步晚,虽在岳父的资助下完成学业求得功名,但对“子不教,父之过”理解深刻,又晓“莫等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真谛,他要求后人“惜时如金,勤学苦读”,尽管他在朝政务繁忙,但不忘对家中后人们勉学,有一次他写了一首劝学诗寄回家中“读书志在少年时,学问工夫要认真。赤子岂能常赤子,春风何得再春风。好将孔孟时时习,当效汤盘日日新。莫道儿童无显达,乌沙纱不是少年人。”
  他对青少年如此谆谆教诲,对自已的儿子更是严格要求,那时为官不可能个个都带家眷随朝的,与家千里之隔的他从与妻子的通信中了解自己两个儿子读书不很认真,于是他写了一首训子诗寄给孩子们,内容是“看你春来读到冬,全无点墨在胸中。当年把作冲霄凤,如今翻为蛀米虫。菽粟爱来心上草,诗书读过耳边风。若还岁岁长如此,那得功名达九重。”在期雍的督促指点下,两个儿子明白了“父望子成龙”的良苦用心,于是,发奋读书,凭着父辈的基因和好学家风,终于双双谋得一官半职光宗耀祖。大儿子周希程在福建仙游任知县,被当地人誉为“周青天”。二儿子周希张出任云南知府,更是与父亲一样优秀,廉洁从政被人们敬仰,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这正是“世上万般皆下品,思量唯有读书高”。
(八)
嘉靖赐贡果福泽乡梓
  亲人款贤臣珍馐献君
  嘉靖十六年(1537)周期雍进刑部尚书(通议大夫)职,逢监察御史桑乔等人上疏弹劾礼部尚书严嵩、工部尚书林庭(木昂),兵部尚书张瓒、户部尚书张云皆四尚书上负国恩,下乖舆望,灾变之来。周期雍正是新官上任三把火之期,接到皇帝按奏疏查办的圣旨,自当不敢失职枉私,后经谨慎侦查只是对工部尚书林庭(木昂)和户部尚书张云皆作出降职,礼部尚书严嵩和兵部尚书张瓒只作训诫继续留任的处理。办理了四尚书的弹劾案后,周期雍向嘉靖请假回乡省亲,嘉靖见期雍近期因办案操劳过度,便恩准他二个月假期。
  这时正好快进入七月了,民间有过中元鬼节及祭祖的习俗,周期雍赶在这个时间请假也是有原因的,一来办案辛苦,二来所办之人都是自己的平级同僚,确实是个棘手的差事,处理过严,难勉要与同僚结下怨气,处理不当又恐负圣恩,落个庸官的骂名,三来离家多年了,也趁此节日回家调理一下心情,释放一下压力,祭祀一下祖宗,尽一下为人孝道。
  得到皇上恩准后,期雍把尚书府一切事情移交清楚,临行的前一日,面圣告辞返乡,碰巧皇上这天未上殿临朝,期雍急急赶往皇上寝宫告辞谢恩。通过太监的禀告,皇上召他进寝宫,碰巧这天嘉靖皇帝正在品尝从南疆献上来的贡果“橙子”,嘉请为显示君子爱臣的恩德,见期雍进来告辞,忙拿上几个让他带回家人尝尝。期雍接过贡果,忙跪下三呼万岁!谢主龙恩后,退出寝宫回到尚书府,吩咐手下收拾行李,准备第二天一早启程返家。
  古言道“归心似箭”,期雍带上四个贴身随从,骑上快马,一路上无心观赏美好景色,直奔家乡而来。由于一路晓行夜宿未曾耽误行程,在七月十三日回到了分宁官溪巉田湾(今修水县西港镇湾台村)。回到家后,期雍一一拜见周氏长辈与乡邻,并拿出银两购买祭祖用品,十四日,召集宗亲几百人一起举行祭祖仪式。当天吃喝费用全由他拿出,不要宗亲负担半文。一次声势浩大的祭祖活动在人们的膜拜顶礼中完美无瑕地结束了。
  期雍在此期间,带着四个随从在家乡到处游览一番,并拿出皇帝所赐贡果交与家中侄辈,嘱咐他们吃过后将果内种子留下做种。待明年春暖花开时把种子种下去。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假期快满,期雍要返京复命了。亲人们看到多年难回一次家的期雍就要走了,个个恋恋不舍,为了不慢待期雍和他的随从们,于是合计把准备养来过年的小猪杀了,做上一盆猪仔肉为期雍送行。
  在朝为官的期雍离家多年,他和随从在吃这道菜时,感觉那味道有生以来从未尝过,随从们更是不解,这里竟有如此佳肴,一个个举杯换盏,行令猜拳,一大盆猪仔肉不觉吃个精光。正在回味无穷之时,家人告诉他是把准备养来过年的猪仔杀了,此时期雍才明白盆中为何物,连连称“好吃”。
  自古贤臣皆忠君,期雍暗自思量,此次省亲蒙圣上恩准,实是皇恩浩荡,为臣者岂能背着皇上在家里享受如此美味,不如将猪仔肉带点回京献给圣上一饱口福。主意己定,他吩咐家人再去杀一猪仔,让他带回京献给皇上。人们按期雍要求忙去办理。临行时,用盐将猪仔肉腌制好并告知烹调方法,让期雍来回京城去。
  周期雍又马不停蹄地往京城赶,十来天后又回到了尚书府,并把从家里带来的猪仔肉送到御膳房,并过细交待告知烹调方法。
  次日上朝,嘉靖皇帝大呼周爱卿:“你昨天送上来的是什山珍海味?朕从未尝过如此美食。”周期雍忙上前三呼万岁,跪下禀告:“臣蒙圣上恩准回乡省亲,离京一月有余,臣离职不曾效命于皇上左右,有负圣恩,罪该万死!臣昨天献与皇上的是家乡特产西港猪仔肉,农家之物有辱圣颜,乞望开恩恕我冒昧进献之罪。”嘉靖忙说:“周爱卿何罪之有,快快平身。”并对殿下群臣介绍说:“周爱卿回乡省亲既尽了孝道又为朕寻得佳肴猪仔肉,功劳之大,忠心可鉴。”并口旨猪仔肉为御宴必选之肴。
  周期雍谢恩退朝回家后,忙修书将皇上旨意告知家人。自此,猪仔肉奉旨列为设宴上品佳肴,从此西港猪仔肉名扬天下,让人青睐。
  次年家人把期雍留下的贡果籽种下,几个月后果籽发芽破土而出,家人们精心侍奉,几年后,长成了高出人头的一片果林。春天里开出白如雪片一样的小花,随着时间的推移,由花变成了豆籽大的青圆果,再慢慢长大,到秋天后,一个个果子皮黄泽亮,挂在树上好像是一个个金元宝那样耀眼。于是人们把采摘下来,剥去外皮,里面抱坐着一排排月亮形的果肉,一尝酸甜可口,生津止咳。家人们忙修书告知期雍,说贡果树今年挂果了,真的是好果品,并向期雍讨问是叫什么果名?期雍见家中描述的样子给他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化红”于是家人便挑上些个大皮黄的寄给期雍,期雍忙献给皇上,皇吃后大呼好吃,并问是什么果?期雍如实告知是皇上当年所赐贡果的后代。嘉靖听后下旨,今天这果为贡品,必须年年进献朝庭,从此,这“化红”成了凡夫俗子一果难求的稀有物。
  从此代代相传,在西港农家庭院周围和山坡道路傍处处可见这树在哪生根、开花、结果。为西港民众带来了很高的经济收入至今。说来也怪,也许这果子是皇帝特赐给周期雍家乡的或是特别适合西港这块肥沃的土地和气候,才结出这么独一无二的好果子。若把它移植到别的地方去,结出来的果味道就大打折扣了。就这样,西港成了“化红”的原产地而名驰天下,但西港化红又数湾台质量最为上乘。这正是“贡果飘香收地利,民丰家顺谢皇恩”。
(九)
直言惹来同僚诽
告老归家佛结缘
  嘉靖十九年(1540)淮南州县旱饥,灾民流离失所。但嘉靖崇尚道术,大兴土木,以一人夺万民,致使财政入不敷出,再加上朝内党争,导致边军武备废弛,明军战斗力急速下降。朝中那些大臣借机结党营私干预朝政,其中以礼部尚书严嵩最为典型。如果说哪个朝代的文官最嚣张,明朝当之无愧,这也是朱元璋给惯出来的,这些文人自喻为圣人门下,根本不把皇帝放在眼里,当着皇帝面都敢骂人,你还不敢把他怎么样,你要惩罚他,他们就会说皇帝是昏君,史官非写的你面目全非。嘉靖又喜欢研究道教和长生之术,许多国家大事根本就是置之不理,完全没事人的样子,能见到他的只有内阁首辅了。每次遇到需要嘉靖决断的事情,嘉靖就把他交给老天,用占卜的方法解决,以至朝纲败坏,国力衰弱,兵部尚书丁汝夔听信严嵩毫无作为。在这时候,朝庭重新启郭勋,官复原职。郭勋何许人也?看官不知,且听我道来,郭勋官职在京为武定候,其实是个挺皇派。因收留重用一个被朝庭通缉叫李福达的白莲教徒受牵连,这李福达说他会黄白之术,所以深得郭勋器重。没过多久,李福达在街上闲逛时被人认了出来。李福达只好逃回山西。当地官府抓了他的两个儿子后,李福达只好去官府自首。山西巡抚马禄以谋反罪判处李福达死刑。本来事情到这里就结束了,但山西巡抚画蛇添足,他又将武定侯郭勋扯上,劾郭勋一个“庇奸乱法”之罪,要求皇帝惩罚。嘉靖只是批准了对李福达的处罚,对于处罚郭勋的奏章并没有批准。按说事情到这里又该结束了,但群臣却不依不饶起来,并最终将李福达一案弄成了惊天大案,群臣本对挺皇派的张璁、郭勋一直都没有好感,此次正好借题发挥,对郭勋穷追猛打。郭勋却并不傻。抑或受到了张璁等人的点拨,他开始把这件事情往大礼议身上扯,说群臣是为了报议礼之争的仇。此时皇帝的疑心已经很重,所以身为刑部尚书的周期雍因职务原因在被列入其中。其实期雍与郭勋有直接过节是在任福建按察司佥事时,陈金讨江西贼,纵苗杀掠,期雍见其状,便弹劾镇守武定侯郭勋治理不力,郭勋被责停职。今郭勋官复原职,力主皇上罢勉年老官员。己过花甲有二的周期雍深知“身在是非中,便是是非人”的道理,便向嘉靖上疏恳求休致,告老返乡。
  期雍获准休致,谢过皇恩后,毫不留恋京城的尚书府,只作简单的收拾便急速启程回家,离开这官场勾心斗角的是非之地。这一次他没有往日在职时那样风光无限,只带两随从及路上所需用银两,骑马一路走走停停回家而来。此时的期雍经过几十年的官场经历,回想哪些年月,脑海里像幻灯一样在回放着,心中暗想,这回总算没有了哪“当官难,当官苦”的处境,从今以后可以在自已掌控的时间中无忧无虑地生活了。尽管心里这样想,但还是有点失落感,想当年,出门前呼后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何等威风,今日,只有俩随从跟在身后,沿途没有任何官府迎进送出,这真有着“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写照。期雍从北到南一路走来,看到大明山河到处怨声载道,民不聊生,心中又有几分自责,在任时未能全尽责在关心民生上向皇上作出建议,今日所见,才知道不到民间来就不晓人间疾苦。经过一个多月的行程终于到家与妻子及家人团聚,本来是“无官一身轻”的他,可以颐养天年,但他竟与佛结上了缘。
  在离期雍家约三十里的大椿乡大坑与古市镇画坪交累处有一座海拨800米的马鞍槽“二虎啃珠”的山,山顶建有一栋坐南朝北的寺院名叫“黄潭寺”。说起这寺,倒与期雍的出生有一个传奇故事。
  话说明成化十四年(1478)黄潭寺有一个老住持经常外出化缘,游山。一次,住持带着僧徒游至大石口(今溪口镇北岸村辖内)河对面的巉田湾(今西港镇的湾头村),当路过大石口渡桥时见一村妇在河边洗衣,住持见村妇并非是一个平常女子,便上前搭讪说“这位女施主,本僧有朝一日上你家去长住,你欢迎不?”,
  哪女子听后先是愕然,后似乎明白了什么,起身上前施礼说“师傅若有缘到我家长住,但须挑个好日子来啊!”。妇人与住持一番言语后,住持告辞而去,回到寺院后,住持交待僧徒们说“如果某月某日哪位妇女生下男婴三天哭声不止,你们即带上我的袈裟盖在小孩身上,跪在男婴面前叫上三声‘师傅’就会不哭了的。”并叮嘱众僧徒切记。
  第二年,也就是(1479)年闰十一月十五日亥时,那妇人果真生下一男婴,且三天哭声不断,婴儿出生的那一日,黄潭寺的老住持正好圆寂。僧徒们听闻巉田湾有一妇人生下一男孩三天哭声不止,于是回想起住持师傅交待过的话,连忙下山赶往巉田湾。一打听,果真有哪么一回事。他们赶到的那一天,哪妇人一家正在为新生儿啼哭不止在哪叩头敬香,求神拜佛的。俩个僧人便上前一声“阿弥陀佛,并说他们有办法让婴儿不哭闹”
  在慌乱中的家人见进来俩个僧人,并说能让孩子不哭,正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于是齐刷刷地跪倒在僧人脚下,恳请他们施法化解婴儿啼哭之忧。僧人见状,忙将他们扶起,立即从僧袋中拿出一件袈裟盖在小孩身上,并跪在婴儿面前连叫三声“师傅”,叫声刚落,男婴顿时停住哭声,并脸上挂出哪么一点点笑颜,手足不停在哪扭动着身体。此时,村妇心中好像明白了这孩子的前生是谁,他猜想可能就是去年哪位与和戏言要到我家长住的老和尚转世。于是家人给小孩起名“周期雍”,其意是“期待出生的婴儿今后光宗耀祖”。
  告老回家的期雍在家无所事事,顿觉无聊之至,便想起了父母告诉他出生时的奇异怪事,也认为自已与佛确实有缘,于是他干脆住进了黄谭寺,再后来,周期雍雇请工匠把自己的模样刻成石像立在黄潭寺,以示自已与这里有着不解之缘。这正是“道院迎仙客,书堂隐相儒。
(十)
跨鹤归西功名大化
落土为安墓穴成迷
  周期雍在黄潭寺一住就是十年,他在寺里终日与哪些和尚打交道,谈佛论经,每日参加做早课,对佛学理解深刻。有时,和住持一起云游山乡,并用自已平生积蓄为寺里做了不少善事。他为人豁达,与僧侣关系处理得很好。他虽官拜“尚书”若有人问起他在朝为官之事,但总是以“出家人不谈国事,妄议朝政”为由岔开话题,但在寺中平易近人,礼贤下士。无论是僧侣或是香客都喜欢与他交谈,此时的期雍因为某种精神上的寄托常以“寺中居士”而自诩。嘉靖三十年(1551)四月十三日无疾而终,享年七十有二之春。在他逝世的前几天,不知从哪里飞来一群大白鹤,并在寺前的林子栖息着,期雍临终之时,有一个在寺中扫地的童僧看到一只大白鹤穿过大殿直飞期雍住处,若隐若现地见期雍坐在鹤背上向西飞去,忙大呼道“周居士跨鹤西归了。”
  原来由于期雍前世也是修行之人,今生又补修十年,西天如来佛见他有着二世的修因,即委派身边修成正果的白鹤大神把他背去西天纳入仙班,赐名“神武泉波居士”供后世敬拜。听到童僧喊叫,众僧忙进房一看,此时期雍双目紧闭,一脸安详地躺在床上,僧人忙告知住持,并速派人通知期雍家属把遗体接去安葬。
  期雍遗体接运回家后,安放在周氏祠堂里,家人们按地方习俗为他办理后事。出殡的那一天,家人按期雍生前安排的置办了四十八副一模一样的棺木,一字儿排列在祠堂内,入殓时,除几个八大和血亲在场(八大是地方语,即埋坟的专业人),安放好后,用钉子把棺盖钉上,并在黑暗中把棺材搬运乱,连自已的亲人都不知道他的遗体在哪个棺木内。第二天天未亮,四十八副棺材在八大的抬杠下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而去,并深埋不留坟堆。期雍真正葬于何处就连亲人都不知道了。几年后,葬坟之地都是杂草丛生,就连葬坟方位都难认定了。留下大石口黄土湾的龟底大石碑其实是个纪念性的墓地,
  他真正的墓地成了一个永远解不开的迷团。从他后代人哪里了解到期雍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基葬?后人们说“是他自己作的决定,原因是他曾为官几十年,总会留下一些恩怨,怕遗体遭别人侮辱和盗墓,故这样能避免再让恩怨延续到后一代”。这正是“知我者为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完)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民间故事

    修水网 XiuShui.Net 投稿 163.www@163.com QQ 3039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