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修水网 • 首页风景 • 正文

观音井——黄龙系列之七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戴逢红

    黄龙寺左,有一石亭,其柱、挑、椽、盖通体由花岗岩砌成。从岩石的风化状况看,年代相当久远,保存却非常完好,从它身上很难感觉岁月的苍桑,镶嵌在青山翠绿中的石亭,不仅精巧,而且雅致,细品还别一番韵味。

    亭下有一井,这就是声名颇著的观音井,它与灵源桥、三塔咀及众多的岩摩石刻一道,荣膺江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尊崇。

    传说中观音井非常神奇,不仅能禳灾祈福,而且能治病救人,因此被远近乡人尊奉为弥足珍贵的仙液圣水。请回一小瓶观音井井水,是很多黄龙游客的目的之一。而在遍布世界的黄龙弟子们心中,观音井更成为黄龙寺的象征,黄龙精神的升华。日本的黄龙后嗣,几次前来觐礼,万里迢迢都不忘祭水一桶回去,以解对黄龙祖庭圣山的思慕,表达饮水思源之真情。

    在夏夜流萤飞舞的清谈里,和冬日暧阳慵懒的闲聊中,湘鄂赣边界的广茅大地上,到处上演的观音井不同版本的神话与传奇,伴随了我的整个儿童和少年时代,我就是在民间版的黄龙文化的熏陶与沉醉中长大的。

    传说吕洞宾与黄龙寺开山祖师超慧斗法,双剑被打落在观音井中取之不出,奈只得遵从超慧意旨,在寺内做侍客僧三年。三年期满,洞宾不仅如愿取到了剑,而且佛法已成,成为集三教合一身的古今异人。

    超慧命洞宾取剑,洞宾其时虽法力大增,用手却难动宝剑分毫。超慧说:“以背取之”。洞宾如其言,以背向井,左手紧抓井上石亭柱子,右手反转紧握剑柄,脚踏井沿,运足其气,猛然用力,剑是抽出了,而柱子上已掐入了深深的二道指痕,井沿亦被其撼动,并留下了深深的足迹。现洞宾手痕足迹至今仍在,一如当初,成为游览者唏嘘吊叹的凭证。

    洞宾取出剑后,超慧命其背一剑仗侠行义,留一剑镇守山门。这就是成仙后的吕洞宾身负单剑的来由。

    “洞宾背剑”的故事脍炙人口,广为流传,黄龙寺因此声誉日隆、震撼禅林。以观音井立功之盛,可推其宠幸之隆。如今,为了保护音井不受损害,也为了保证井水的清洁,更为了保持历史的延续,亭的四周已砌上了坚固的围墙,并配有锃亮美观的栅门,每日只定时向游客开放。

                                               2004/2/28於正元亨居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风景

    修水网 XiuShui.Net 投稿 163.www@163.com QQ 3039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