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修水网 • 首页黄庭坚传 • 正文

黄庭坚和他的母亲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黄耀南

  黄庭坚有一位伟大的母亲,这位伟大的母亲培养了九个优秀的子女——五个男孩,四个女孩。黄庭坚排行第二。
  黄庭坚的母亲生于北宋天禧四年(1020年),姓李。李氏出身高贵,身上流的是纯正的唐朝皇室的血液。唐朝末年天祐年间,朱温篡唐,唐敬宗有一个后裔名叫李涛的,为避其祸,同父李元逃往江南,投奔南楚马殷,授为衡阳令。李涛后返大梁,至后周,官拜户部尚书,封莒国公。北宋建立后,出任兵部尚书。李涛留一子在江南,此子生李宗诲。李宗诲生李知,继承父之产业,落籍江西建昌。李知生李东。李东就是黄庭坚的外祖父。(详见《宋史.李涛传》,及苏颂所撰《龙图阁直学士知成都府李公墓志铭》)。
  李氏从小聪慧贤淑,李东非常爱她,择婿要求很高,非人中之龙不嫁。黄庶是人中之龙,娶了李氏。
  黄庶为庆历二年(1042年)进士,是一位优秀的政府官员,也是一位诗人。婚后,夫妇琴瑟和谐。李氏全力支持着丈夫的事业,安心抚育子女。黄庶为官清廉,生活拮据,但李氏没有任何怨言,处之泰然。——生活的车轮平稳地运行在岁月的轨道上。
  黄庭坚有一段文字记载了母亲在青州时(黄庶曾为青州通判)与邻里的和谐:“……庭坚童子时,与力道游。是时恭睦先生尚无恙,得入拜崔夫人于堂。以两孺子同学问相爱故,两家亲亦相爱。……”(见黄庭坚所撰《王力道墓志铭》)。
  到了嘉祐三年(1058年),不幸突然降临——十月二十六日,黄庶积劳成疾,在康州(今广东德庆)知州任上病逝,年仅41岁。
  这不啻一个晴天霹雳。年仅39岁的李氏,望着一堆黑压压的孩子头,肝肠寸断,心肺欲裂。这场灾难对李氏的打击的影响,我们现在完全可以想象得到。
  且看看当年九个孩子的年龄——大临16岁左右,庭坚14岁,洪氏妹13岁,叔献(字天民)10岁左右、叔达(字知命)8岁,陈氏妹7岁,王氏妹6岁、仲熊4岁。张氏妹生日不详,两三岁的样子。
  ——你叫李氏的心如何不碎?谁能承受得了?——然而母爱,让一位柔弱的母亲变成了一只坚毅、勇敢的鹰,她张开宽大的翅膀,为腋下的雏鸟遮住了所有的风雨——自己默默地承受着一切苦难!
  我称赞黄庭坚的母亲伟大,不仅仅是因为她有伟大的母爱,更因她在困难面前,表现出了“无义之财不取”、“贫贱不能移”的非凡的高贵品质。陈师道在《李夫人墓铭》中有几句话:“康州卒,子稚而贫矣。夫人以丧还葬豫章,遣子就学。或劝以利,夫人曰:‘自我家及儿父时,未尝不贫,何用利? ……”
  在母亲的呵护和良好家风的教育下,雏鸟们长大了,昂首飞向了天空——黄庭坚飞得更高、更远。
  或是受母亲的影响,黄庭坚一生不为物质财富所左右——“我虽贫至骨,犹胜杜陵老”。他成为了一个“民病我亦病,呻吟过五更”的优秀官员。黄庭坚留下的“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籯常作灾”的家训,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认真思考和学习。
  黄庭坚深深地敬着母亲,爱着母亲,尽一切能力孝顺母亲。元祐六年(1091年),母亲年七十二,已卧病在床弥年,黄庭坚昼夜视颜色,手汤剂,衣不解带。尚书右仆射刘挚在元祐六年六月十二日的日记中记述:“……庭坚以实录成,当进秩,请回授其母一郡太君,勘当久之。其母卧病累年,庭坚侍药,极于诚孝。近闻增甚,吾为趣其所请状,又为择美名与之,曰安康郡太君,冀以迎禧却咎。八日敕下,是夜不起矣。实李公择之姊也,可为叹恻!将归葬于洪州分宁。家贫甚,夫人钟爱一女,嫁用三千缗,庭坚一切无违,坐是窭乏。”
  刘挚的这篇日记是了解黄庭坚在母亲生病至病逝那段时间家庭生活的非常珍贵的文史资料,录在李焘所著的《资治通鉴长编》中。
  《二十四孝》说:“宋黄庭坚,元祐中为太史,性至孝。身虽贵显,奉母尽诚。每夕,亲自为母洗涤溺器,未尝一刻不供子职。”也是讲的这一件事。
  从刘挚的日记中,我们还了解到一个信息,母亲李氏钟爱一女,为此女备嫁妆时倾尽了家产,黄庭坚没有半点怨言,全顺着母亲。黄庭坚在写给友人的信中说过,为叶县尉时,嫁妹后已贫无立锥之地。叶县嫁的妹妹应为陈氏妹——黄庭坚在《黄氏墓志铭》中载,陈氏妹二十岁嫁进士陈槊(字叔武),三十三岁卒。
  黄庭坚一辈子都在修炼自己的内心,努力去除灵魂中的一切杂尘。他修成了一个“八风吹不动”的人——“八风”是佛家语,指“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八种影响人的外部因素。
  黄庭坚对人充满爱和敬。一部厚厚的《山谷全集》,载满了他对贫苦人民的关心,对老年人的敬重,对年轻士子的谆谆教诲……
黄庭坚的书法、文学作品,只是他内心修炼的一种外在表现。苏轼说黄庭坚:“……观其文以求其为人,必轻外物而自重者,今之君子,莫能用也。”能观其文而知其人,是苏轼的厉害之处。
  元祐二年(1087年)冬,苏轼举荐黄庭坚代替自己担任翰林学士,向哲宗皇帝上《举黄庭坚自代状》说:“蒙恩除臣翰林学士,伏见某官黄某,孝友之行,追配古人,瑰玮之文,妙绝当世,举以自代,实允公议。”
  苏轼对许多人赞誉过,但用“孝友之行,追配古人;瑰玮之文,妙绝当世。”这么高的评价去赞誉他人,仅对黄庭坚一人而已。
  元祐六年(1091年)六月初八日,母李氏去世。二十一日,兄大临自汝州(大临时为汝州梁县尉)赶到京城与黄庭坚会合,兄弟相持,号痛哀绝。八月,黄庭坚兄弟从开封启程,雇五船护送故母李氏,及黄庭坚亡妻孙氏(殁于熙宁二年七月二日,年二十岁,殡于叶县二十二年)、谢氏(殁于元丰三年二月十二日,年二十六,殡于大名十一年)归葬江西双井故里。
  元祐八年(1093年)二月初一日,黄庭坚葬母于双井台平祖域之内。孙、谢两位夫人从母李夫人一起下葬,同宫而异椁。
  安葬好母亲一年后,残酷的党派斗争开始了。元祐九年(1094年)四月十一日,苏轼贬英州知州。六月十二日,苏辙降授左朝议大夫、知袁州。十二月二十七日,黄庭坚降为散官,安置黔州。此后十年,黄庭坚基本上都在被贬的途中奔波。
  有了母亲给的一副坚实的翅膀,黄庭坚在狂风暴雨中从容不迫地飞翔着……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黄庭坚传

    修水网 XiuShui.Net 投稿 163.www@163.com QQ 3039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