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陈美玲、姚健
登凤凰山极目远眺,修河如玉带般绕城而过,脚下的宁州古城,已在湘鄂赣三省交界的群山怀抱中静卧了1200余年。
从红旗招展的秋收起义纪念广场到飞檐翘角、黛瓦白墙的鹦鹉街,练兵场、贡砚馆、修水哨子店、非遗大舞台、相料茶馆.....一众“顶流”IP接连登场。
今年,这座位于赣西北的古城突然火了!成为文旅融合的“爆款”打卡地。接下来,让我们走进宁州古城,走进“九井十八巷”,一起探寻古城的非凡文化底蕴和流量密码。
古城焕新 千年古城“原味”新生
宁州古城始建于唐贞元年间(公元800年),历经朝代更替,地名从分宁县、义宁州到修水县变换,城址却千年未移。

2021年,修水县启动宁州古城核心区项目建设,按照“补文化功能、显山水文脉、优配套设施、提景观品质”的思路,规划建设了以宁州古城为核心的国家级修河旅游度假区,最大限度保存街区历史风貌,修缮改造历史建筑4.5万平方米,新增仿古商业建筑2万平方米,使古城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旅产业,激活特有的“商贸基因”。
“微改造、轻处理、修旧如旧”,面对总占地32万平方米、233栋待改造老屋的庞大工程,工匠们化身“古建医生”。老青砖从拆迁废墟中抢救回来,草纸筋拌石灰砌成空心斗墙;落叶松木构件经防虫防腐处理,嵌入穿斗式木结构。
改造过程中,当地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将占地1.7平方公里、人口3.8万的宁州古城划分为幸福里和鹦鹉街两个完整社区进行打造,完成了10个老旧小区改造,建成6个社区综合服务站及老年活动中心等“一老一小、一动一静、一站一市”功能配套设施,新增运营停车泊位2000余个,为古城推进核心要素提档升级、做活旅游业态、打造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提供了拳头产品支撑。
IP活化消费新业态的破圈之旅
鼓点骤响,宁州古戏台上的大幕缓缓拉开。国家级非遗宁河戏正在上演,丑角演员一个翻身,蟒袍前摆高高扬起作马头状,后摆随风飘动似马尾,那独特的跑马舞姿引得台下观众阵阵喝彩。戏台侧边的体验区里,几个年轻人正跟着传承人学习甩袖、台步,手机镜头记录下这跨越时空的艺术传承。
转过街角,修水哨子店前早已排起长龙。老师傅手法娴熟地将山芋和红薯粉揉捏成型,一旁的学徒正小心翼翼地为哨子捏出金鱼造型。蒸笼揭开时,热气裹挟着清香扑面而来,游客们迫不及待地品尝这传承千年的非遗美味。隔壁的体验工坊里,孩子们正专心致志地制作着自己的"创意哨子",笑声与食物的香气在古街上流淌。
行至古城东门的八贤祠,非遗变脸与动感街舞同台、古风长袖舞与摇滚乐队混搭……游客们里三层外三层驻足喝彩,演员们一个眼神、一簇火焰,瞬间点燃全场热情!
非遗火壶惊艳出圈。火光流转间,非遗传承人操控火壶如游龙戏珠,引得游客连连惊叹。不少亲子家庭现场拜师学艺,体验“玩火”的千年技艺魅力。
烟花瀑布刷屏之夜。八贤祠上空,烟花瀑布倾泻而下,与非遗喷火秀交织成“火树银花不夜天”。无数手机高举记录这一刻,“宁州夜色”霸屏朋友圈!
逛累了吧,停下来喝杯茶歇歇脚吧。
一走进街边的茶馆,店男主人立马起身迎接,一边提椅子,一边说:“快坐、快坐!”还没等屁股全坐下,女主人就端来了“加劲”的相料茶,连说:“请吃茶、吃茶!” 相料茶是修水的特色茶饮,又叫“什锦茶”,以腌制的盐菊花为主料,配以茶叶、芝麻、黄豆、萝卜、柑桔皮、生姜、花生等佐料。所谓“加劲”,就是加倍多放了芝麻、黄豆和花生米,以示对客人的尊重。 端起茶碗,芝麻、黄豆悬浮在上,茶叶、花生静落水底,菊瓣如彩云,茶料如大地,一口吹开,闭目细品,菊花的清香、茶叶的醇厚、黄豆的香脆,甘醇入味,回味绵长。嗦上一口,感觉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饮料。
未来可期 "网红"到"长红"的升级之路
今年“五一”假期,“龙游修水”项目引爆夜经济。游船破开金色水波,两岸灯光秀与宁红仙子舞姿交织,数字化喷泉在星空下起舞。“灯光秀如梦似幻,两岸风光如诗如画”,游客在船上兴奋地拍照。
在短视频时代,宁州古城凭借青石板路、飞檐翘角的古建筑和修河两岸的灯火,迅速成为赣北地区的新晋“网红”。但流量来得快去得也快,如何让“网红”变“长红”? 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城正以“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新意”的创新思维,串联起黄庭坚故里、东浒寨等文旅资源,在持续活化IP中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内容为王,让古城“活”起来。景区深谙“内容为王”之道,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相结合,推出贯穿全年的主题活动:春季举办“修河诗会”朗诵黄庭坚诗词,夏季推出“古城夜宴”水岸灯光秀,秋季组织“山谷市集”再现宋代商贸场景,冬季打造“围炉煮茶”沉浸式体验。每周穿插书画雅集、汉服秀等小型活动,让游客“常来常新”。
以水为脉,打造黄金旅游带。修河这条贯穿修水县全境的母亲河,正在成为串联文旅资源的天然纽带。宁州古城与双井黄庭坚故里、东浒寨景区计划推出“一河三景”联票,游客上午在双井村临摹《松风阁诗帖》,下午到古城体验“黄庭坚诗词主题剧本杀”,傍晚前往东浒寨露营观星,形成完整的文化体验闭环。
IP活化,让文化可感可触。在古城的一家文创店,黄庭坚书法元素被设计成茶具、镇纸等生活用品,其中“醉翁椅”造型的手机支架成为爆款。依托修水茶业优势,古城还打造“茶文化综合体”,游客可参与从采青、杀青到冲泡的全过程。
从网红打卡地到持续释放魅力的文化会客厅,宁州古城根植地域文化基因,不断创新体验形式,构建互利共赢的生态圈,让流量真正转化为留量。如今,这座千年古城正以修河般的绵长之力,书写着文旅融合的新篇章。(作者:陈美玲、姚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