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修水网 • 首页档案 • 正文

何市徐氏金湖书院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曾令生

 

   在今修水县何市镇松林村港下西边50米处,离大里东南边不到一里。从何市集镇出发往西南步行4华里多有一个闻名的古庙落——当地人把它叫做“将军庙”。这“将军庙”是当地人为了纪念在守永乐城,与犯边夏兵战死的北宋御史中丞——徐禧改称的。其实,这座“将军庙”的前身就是徐氏金湖书院。在(光绪三十五年即公元1909年时)当地人将徐氏金湖书院进行了维修和重建,徐氏金湖书院的遗址才保存至今。
  其建筑结构是:上三下三的两重围屋。前重是砖木结构,后重是土木结构,中间有一天井。其院的右侧是一条常年流水潺潺的小河。据州志载,故址犹存,院后墓址、田土成片,仅有旧井,居民常汲水于其中。
  徐氏金湖书院在宋时江西的书院教育极负盛名,是徐禧的祖父徐师古变卖部分田产,筹资在故里创办的,并延请名师授课。徐禧自幼在金湖书院受到良好的教育,可他对诗韵词赋并无多大的兴趣,因此,他在诗韵词赋方面并没有多大的成就,也不见有诗集传世。徐禧不事科举,也未能考中进士。然而,他从小胸怀大志,常常语出惊人,受到先生的青睐。他喜好博览群书,周游四方,了解时局,用心古今事变。熙宁初期,宋神宗赵顼重用王安石、吕惠卿实行变法。此时,徐禧还只是一介布衣,而他早已写下《太平治策》三卷二十四篇,并托付其赴京师应试的弟弟转交给朝廷。王安石和吕惠卿收到徐禧的《太平治策》二十四篇后,十分欣赏,于是,徐禧由布衣充检讨,从而走上仕途。宰相王安石又将徐禧的《太平治策》呈送神宗阅览。神宗阅后,认为徐禧上书的《太平治策》切中时弊,表示赞可,随即授予徐禧镇安军节度推官、中书房习学。
  元丰五年,徐禧受命前往永乐,统率宋军三十五万筑城,抵抗西夏军队的进攻中,徐禧死于战场,时年仅四十八岁,神宗帝赐金紫光禄大夫,谥号忠愍。
  徐禧死后,其子孙始曾葬徐禧衣冠于本县境内现山口镇来苏,所葬之山因名为将军山,后改葬至现义宁镇安坪港梅岭。徐禧之子徐俯,因父丧国事,神宗授予通直郎,徽宗即位,又迁承议郎,为江西诗派诗人,著有《东湖诗集》六卷。元丰五年,徐禧受命前往永乐,统率宋军筑城,抵抗西夏军队的进攻,徐禧死于战场,时年,神宗帝赐金紫光禄大夫,谥号忠愍。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档案

    修水网 XiuShui.Net 投稿 163.www@163.com QQ 3039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