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修水网 • 首页观点 • 正文

从品牌创新想到“宁红”“康顺”可能的机遇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三草园主

 

      昨天晚上22点刚下班,打开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经济大讲台节目,刚好是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主讲关于创新问题的话题,对于中国如何成为输出知识产品的脑袋国家、而不是只有廉价劳动产品的躯干国家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阐述了当前经济形势和创新对于国家现代化的意义。他的观点与前天晚上龙永图先生关于自主品牌的讲座同属一个问题,也就是说中国要如何从低端产品为主要出口变为以高端产品为主要出口的应对问题,这与正在召开的五中全会关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相吻合。成思危副委员长说,当前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利润分配是这样的,30-40%是品牌所有者,40-50%是中间贸易商与零售商,而中国只有10%左右的加工费,这就是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市场现状。这组数字对于我来说是非常惊讶的,我因此也注意到作为制造业中心城市东莞的一些媒体,关于一美元利润到底能拿多久的诘问常常出现。随着今年广东油荒,资源的利用已引起广泛的关注,从宏观上中央已经作出重大调整。因此创新是摆在国人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在东莞的近一年,明显感到对如何抓好自主品牌的话题与言论多了起来。  

      谈到江西,以至谈到我们修水,与沿海相比我们并不是一无是处,不谈资源,不谈人才,不谈生态,仅仅谈到名牌产品我们是可以值得自豪的,“宁红”和“康顺”的知名度应是为县人增色不少,也应该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修水工业里程碑式的重要成果,不知是养在深居无人识,还是我们缺乏经营的长远目光,这二个品牌在短短三五年市场已是每况愈下。前几年县工商局的专家对品牌曾作过无形资产评估,宁红是不到一亿,康顺是区区千万,这种计算有它的科学依据,但存在误导。浙江省嵊州市作为领带之乡,成思危透露,成本每条只需要五元,贴上国家名牌可以卖到500元以上,国际名牌可以卖给到1300元以上。至于宁红与康顺的潜在价值,局外人也许并不怎么清楚,只知道宁红鼎盛时期一年可以为县域经济带来过亿的年产值和千万元的年利税,只知道康顺能带来只有三千万元的年产值与不足五百万的利税。其实这只是表面现象,它的潜在价值远远在此之上,我可以带点偏激情绪的说,宁红的品牌价值,比得上一百个在全国评上的茶叶一等奖。96年我在康顺工作,次年到大连推销康顺煲,几年之后在东莞打工,歪歪扭扭扭走了这么多年,虽一事无成,但对自己曾经结缘的康顺产品仍然是情有独钟,并至今都保留着一种难以割舍的回忆,因为这是修水一代工业人呕心沥血的付出得来的,虽然他们中的大多数过去和现在过得并不怎么好,记得当时县政府一位主管工业的领导曾发过这样的感慨,工业系统无论是住房条件、工作条件、生活待遇与其它部门相比都是最差的,但他们却创造了修水工业的辉煌。97年的时侯我第一次随黄华平总经理出差华东市场,回来以后根据所见所闻写过一篇《市上归来话康顺》的文章在康顺厂报上登载,对黄中、周斌等销售员经营的华东市场作了尽情也是实事求是的介绍,我不知别人有什么样的感受,但是我确实是在为康顺人感到骄傲,为江西为九江为修水感到特别的受用,当你看见如孙道临那样的知名人士与普通人群都对自己的产品爱不释手、赞不绝口时,作为一个工业人的那种愉悦心情是可想而知的。后来就凭着康顺煲的产品信誉和知名度,我才敢只身带五千元钱盘缠,在大连当独行侠,有人说我工作很有业绩,在几乎是零投入广告的情况下能在市场上立下足来。当时我调侃说,推销伪劣产品的才是高手,因为我是在一棵名牌大树的下面遮荫纳凉,我并非谦虚,而是心里话。一个国家级的贫困县,能有一个产品进入上海的每一个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普通家庭的餐桌,当年那些策划者、领导者、实施者能没有成就感?他也反映了我们修水人民不屈不挠、不甘落后、胸存高远的优点,我不知诸位留心过没有,就是今天我们在摇控着电视屏幕时,都能看到宁红保健茶、康顺煲的身影,真是物见主眼鼓鼓,感觉特别亲切。我还可举个例子,那是97年我刚到大连,陈门五杰之一的的陈师曾之子、大连市政协委员陈封猷先生,在与我谈起他对修水家乡的看法时说“修水我对它了解很少,但二点印象非常深刻,一是国家级贫困县,二是宁红保健茶的故乡”。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例子,他说明了修水工业人的付出所得到的回赠。  

      今天的宁红和康顺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打开修水的网站甚至看不到康顺的字眼,心中有一种隐隐作痛。毫无疑问,“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幻大王旗”是一种常态,但无论中西方,品牌意识还是有传统的共识的,至今在现代化的都市,有很多老字号老品牌,在继续焕发着青春。宁红实际上也是一个百年品牌,“宁红不到庄,茶叶不开箱”,至今还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谈资。也许有人会说,只要思想不落伍,思想能创新,丢失的东西可以再要回来,但我却十分悲观的认为,谈可容易?  

      “创新”“自主品牌”“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可持续性发展”“知识经济”等等名词频频出现,两个曾经叫响半个中国、而且作为前几年江西经济低迷期的的亮点“宁红”和“康顺”,走出当前的困境有了一个难得的契机,因此我以康顺人的身份认为,有关部门应该重视这二个我们修水走出去的品牌应有的优势,要站高望远为这二个品牌定位,千万不可当作廉价的臭豆腐草率处理,只要我们把“宁红”“康顺”的商标好好运作,走出一条修水自主品牌的创新之路,实现修水工业的再次辉煌我认为是完全可能的,我从来都认为修水人充满了智慧,这是一方水土滋养出来的灵性。我曾经发牢骚与广东仔对骂:“你们广东仔有一天要来我们修水打工的”,这句戏言要想实现是有点子虚乌有、难度蛮大,但凭修水人的才智,干得更好一些,修水发展得更快一些是完全可以的。(作者卢曙光2005.10.10)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观点

    修水网 XiuShui.Net 投稿 163.www@163.com QQ 3039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