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修水网 • 首页档案 • 正文

《茶經》漫談/ 曾敏之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wolong

    讀《紅樓夢》,深深體認到奉茶的禮儀無處不在,不論串門,閑話……幾乎不分男女老幼都以「奉茶」為禮,然後才談其他。特別是第四十一回描寫「賈寶玉品茶櫳翠菴」,聽到妙玉對茶的品種、茶器、茶史以及品茶世俗的區別,娓娓道來,令人如唸《茶經》。

    說到《茶經》,真是古已有之,唐代的陸羽研究茶類,以樸雅的文字著《茶經》而名傳千古,唐代御史李季卿奉派到江南宣慰民間,陸羽以「野有遺賢」的身份,「野服」的打扮,攜了茶器、著作求見李季卿而受到禮遇、賞識,被稱為「茶博士」,從那個時代起「茶博士」之稱就流傳於民間了。

    陸羽的《茶經》是怎樣的內容呢?史書記載的是「言茶之事,凡十類,手製茶器具及烹飲諸法詳述之」。

    《茶經》這部著作,已成為中國茶史的經典了。杭州有「中國茶都」之稱,龍井名茶馳名國際,這些年來已在杭州舉辦過國際性的茶葉研討會,來自世界各國的茶貿代表、研究專家雲集杭州,美麗的西湖有茶葉博物館,有陸羽塑像,茶香四溢,我就曾身臨其境,參謁陸羽的塑像,與二三知友品茗於湖濱,領略了名茶的風味。當時曾以小詞抒發感受:「雨前碧水泛盈盈,絕品浮甌韻最清,香飄寰宇頌茶經,對坐笑斟深淺味,銜杯樂敘古今情,湖山何處不芳馨。」

    在品茶過程中,也不禁聯想到古往今來對名茶的吟詠,真是代有其人。例如江西修水產有一種名「雙井茶」,就於宋代受到名士的欣賞歌頌。歐陽修曾為「雙井茶」題詩──

白毛囊似紅碧紗 十斤茶養一両芽

長安富貴五侯第 一啜猶須三日誇

    更為傳誦的是原籍修水的江西詩派大詩人、大書法家黃庭堅曾為家鄉特產「雙井茶」的題詩、題字,詩有云「雙井名入天下耳,建溪春色無光輝……」意指雙井茶遠勝建溪的龍鳳園茶。他的題雙井書法更起了廣泛的宣傳作用。修水人描述雙井茶的形狀,說是形如鳳爪,芽葉肥壯,白毛特多,風格獨具,被列為全國名茶之一。

    事實上,中國的名茶,如今是名目繁多,名山大川都標榜產有名茶,但名不虛傳的應數福建出產的鐵觀音、大龍袍,此外如龍井、碧螺春……等都是進入世界茶市場的珍品。而廣東英德的紅茶,長期為英國人嗜飲,他們飲「下午茶」就是以紅茶為主要飲品。

    中國茶葉的種植面積為世界第一,二○○五年的產量為八十五點二萬噸,也列世界第一。這樣的名牌產品怎能不為國家重視呢?主編《中國茶經》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宗懋,一九五○年十七歲考入復旦大學農學院,從此奠定了他歷時半個世紀的農業科學研究事業,他既在杭州的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研究茶樹植保,又主編了《中國茶經》和《中國茶葉大辭典》,為中國茶在歐洲,在東南亞爭取了世界的聲譽。他多次參加國際性的茶貿會議、迄今聯合國召開的歷屆茶葉會議的會址,都選在別的國家。他懷著心願,要爭取這樣的會議應在茶葉的原產國中國召開,龍井茶的原產地西湖是聯合國政府召開茶葉會議的最佳會址,我們祝他的心願早日實現。

    正因為中國是產茶的大國,享譽世界,台商天福集團總裁李瑞河以對發展茶葉事業的熱情,決定在福建漳州創辦一間定名為天福的茶學院,這間學院佔地一千一百畝,投資二億元,可稱全球首創的茶學院,計劃逐步招生三千人,將會培養出更多的茶博士。

    提到「茶博士」,雖然嶺南不時興這一稱呼。但無論省、港、澳,飲茶的習俗都十分普遍。廣州的街衢通道,幾乎五步一閣,十步一樓,都以精製的點心饗客,舊時代凡在茶樓充應招待茶客的女性,被稱為「茶花」,意存輕佻歧視,如今都以服務員相稱了。而飲茶的風氣未改,茶客到茶樓品茗,有早茶午茶之分,許多人不憚早起,不怕麻煩,先佔座位,稍有點錢的還專到茶樓預留座位。

    一般說來,廣東人飲茶的習慣,大多出於「一盅兩件」,以淺斟低啜的形式,一杯在手,一份報紙,披閱時事,怡然自得。即使「為口奔馳」,也不忘飲茶而偷閒與友人清談遣興,而非為司馬遷在《史記》中描述的「牛飲」,也非范睢強迫須賈「夾之而馬食」。老茶客到茶樓,是抱悠然自得心態的。

    在香港,我曾讀到當代的兩首飲茶詩,值得推介共賞──



樓高初聽卯雞鳴

兩腋風由七生

有道茗茶能換骨

懸知飲客盡移情

幾杯濃淡人間事

一葉浮沉世上名

柱腹撐腸增內熱

窗葵枉向太陽傾



醒來四處曉燈殘

徐步茶樓覓早餐

美點排期廚下計

報章如畫夜中看

傾壺痛飲消閒易

為口奔馳度日難

暫得人間平旦氣

    雖無飲食此心歡這兩首詩,以白描手法,描寫了飲早茶茶客的心態,藝術性雖未為理想,但不失民間採風的韻致。

    至於烹製飲茶的技術,潮州的「功夫茶」就別有一番情調。「功夫茶」的講究,似來自《茶經》,也來自妙玉的禪機吧?

    值得我深沉懷念的是廣州西關的陶陶居茶樓,它的三字招牌,是康有為的手筆,百年老店,百年滄桑,中有先烈先哲的史跡,至今仍高映於陶陶居,能讓我們追尋往跡,不忘國家民族多難的歷程。如今是以「眾志成城」的氣魄改變中華民族的命運,走向盛世的時代了!

二○○六年七月一日於廣州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档案

    修水网 XiuShui.Net 投稿 163.www@163.com QQ 3039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