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修水网 • 首页档案 • 正文

太阳升镇龙船岩存有宋元石画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陈沾阳

  据县文物普查提供的资料,在修河航道太阳升镇洋湖村境内有一处宋元时期的石画,属于重要历史文物,县志办拟将其载入正在编纂中的《修水县志》。

  最近,县志办编纂人员到实地察看。此处石画中,有刻字,也有莲花、佛像等刻画,大部分清晰可辨,也有部分剥蚀损毁。石画描刻于红砂岩壁之上,其中一幅字落款为“元丰三年”,元丰系北宋年号,即公元1080年,距今已有931年历史。另一幅刻字为“嘉泰元年七月十九日美宅在背修船匠人”,嘉泰是南宋年号,即公元1201年,距今910年。还有一幅书“至治癸亥十二月在此住用”,是元英宗年号,至治癸亥即公元1323年,距今也有688年。现场情景与县文物部门拍摄的13张照片全部一致。

  此石壁地处修河南岸,坐北朝南,地理坐标为北纬290 01’40、3”,东经1140 44’01、2”,海拔98m,是太阳升镇洋湖村第九组屋背山的一处临河石壁,小地名龙船岩。岩壁前有一块洲地,该组村民张冬生曾承包栽植桑树,此人已外迁,桑田荒废,杂草丛生。周边的山地为本组村民伍正平、谢盛文、余志漠、张东山的自留山,持有1985年修水县政府核发的山权证。山场向东延伸500米左右是屋背垄,内有一个水库和一垄水田,均属洋湖村第九组,垄田东侧山场为武宁县清江乡车下村吴山口,界址清晰,从无争议。

  此处是修河支流洋湖港与主河道的汇合口,临岩之处是一弯道,水流平静和缓,岩壁顶端向外凸,形成一个岩坎石穴,是一处天然港湾。史料记载,修河航运历史上非常兴盛,是修水县出行和货物运输的主要工具,舟船上可至渣津、溪口、马坳、山口、杭口等集镇,下经三都、武宁、永修入鄱阳湖,此处实属往来船只避风躲雨,停泊夜宿的理想去处。岩壁上留下的很多石穴,为当年系舟船所凿。细观石画不像文人墨客的有心之作,可能是船工、过客的随意描刻,其描刻莲花和佛像,显示昔日水路凶险,船工渡客礼敬神佛,祈求平安的愿望。所有字画刻度较浅,由于顶部石坎抵挡风雨侵蚀,才使刻划在红砂岩这种不坚实石壁上的石画得以保留至今。这一历史文物,对研究修河航运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档案

    修水网 XiuShui.Net 投稿 163.www@163.com QQ 3039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