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修水网 • 首页观点 • 正文

公路在他们脚下延伸——义宁镇茶舍村兴修公路纪实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wolong

      在义宁镇一个小村子里,活跃着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不是干部,却挨门逐户做思想工作;他们不是工人,却没日没夜与隆隆机器为伴;他们也不是技术员,却时刻关注乡村公路的建设与质量。他们是义宁镇茶舍村村民理事会成员,同时也是自发的村组公路建设的组织者。
      距县城不到20公里的义宁镇茶舍村境内山峰层峦、竹木茂密、生态良好,但这里交通闭塞,经济滞后,茶舍人一直“守着金山饿肚皮”。面对秀丽而贫瘠的大山,村支书利宗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和由七人组成的村民理事会商议后毅然决定,开山修路!
      他们知道,村里经济基础薄弱,修路存在资金压力大,在占用田地、青苗补偿等方面与村民会有一定冲突等问题。可他们没有退缩,理事会会长谢邦武同村支书一道,拿了一根八米长的竹竿当测量器,一路量,一路做标记。会长谢邦武兼职监督工程质量,成员何崇玉负责管钱,谢邦华、张宣民、谢邦禄、伍四东、张春芳等其他理事会成员与村民协调,做好思想工作、安排劳力、解决纠纷。他们请来了挖机和斗车,连续四个多月天天吃喝在山路上。为节约开支,他们让请来的挖机一刻不停地工作,每天两名理事会成员专门负责看守工地,负责安全保证;施工人员的伙食也由理事会成员家人轮流做好送到工地,既省时又省钱。长期奔波在路上,理事会成员不记得跑烂了多少双鞋,骑破了多少只摩托车轮胎。
      在他们的努力下,目前从茶舍通往县城的8.9公里翻山越岭砂石公路全线贯通,村部到黄田村7.2公里的公路也基本贯通。该村第一次通了6米多宽的公路,村民第一次坐上汽车把自家的土特产带出来,不少村民把土屋改成钢筋混凝土屋了。通过一事一议,1300多名村民人均捐款100元共集资13万元,500多劳动力投工投劳或以资代劳筹集资金10多万元;县交通局也为他们争取了砂石路补助资金18万元,争取2009年水泥路项目6.1公里,并尽可能提前实施。该村一村民说:“路能修成这样,我们心满意足了。”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观点

    修水网 XiuShui.Net 投稿 163.www@163.com QQ 3039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