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农业产业化蓄势腾飞 以工促农 以工兴农 修水县将发展现代农业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按照夯实基础、巩固优势,延伸链条、培育龙头,开拓市场、打造品牌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产业化蓄势腾飞。 以大手笔、大气魄谋划推动产业基地建设,将农业产业基地打造成工业发展“第一车间”。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有序推进的思路,修水县科学制订《十百千工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三年实施计划》,充分凸显基地示范带动效应。严格按照产业特点和地方形态建设基地基础设施,目前1个万亩高产茶园示范区、14个千亩示范片、110户50亩以上种植大户示范园建设基本完成,提升了农业生产经营水平。在示范园区大力开展品种对比试验、优良品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先进农业技术,示范园区已成为农业生产核心示范区、科学实验区和观光培训区。 按照“围绕工业抓农业、围绕农业抓工业”的发展战略,淘汰原有“小作坊”式的落后农业企业,发展壮大一批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龙头企业,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强大的支撑。该县重点引进国字号农业企业,目前共有龙头企业35家,其中2010年引进龙头企业11家,有从业人员3800人,带动农户9.5万户,促进农户增收1亿元。2010年共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16.71亿元,销售收入15.83亿元。同时,加强龙头企业与产业基地、农户的对接,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建立一个个利益联合体。一家实业投资160万元,在太阳升镇建立基地服务中心和新型茧站,形成蚕桑生产合作社、蚕桑技术推广站、鲜茧收购站三位一体的万亩基地服务中心,促进了蚕桑产业的良性发展和蚕桑产业做强做大。神茶实业与庙岭乡、黄坳乡签订茶叶和青钱柳生产收购协议,裕发食品公司与黄坳乡签订优质稻收购协议,晨光果菜公司与农户签订山露菜合作协议,将企业、基地、农户有机结合,促进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 针对农业品牌存在有名无牌、缺乏竞争优势,有牌无量、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市场不强、没有品牌效应的现状,该县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提高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品牌美誉度和消费认可度,促进农业产业规模总量不断扩张,经济效益不断彰显。将多、杂、乱的小品牌整合在大品牌名下,让农业产业共享大品牌的美誉度。鼓励农产品经营大户、产业大户、规模食品加工企业利用展示展销等活动,设立专区专柜,推介品牌,宣传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做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申报认证工作,支持农产品商标注册,尤其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特色农产品的产品商标注册。大椿茶厂选送的“山谷红”红茶在2010年9月召开的第七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上斩获金奖,产品知名度大大提升,畅销上海、山东、河南等省市,茶叶最高单价达每公斤5000元,一举刷新该县茶叶的最高单价记录。目前,该县有各类农产品品牌59个,其中有机食品品牌15个,绿色食品品牌10个,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及原产地认证3个,无公害基地21个,无公害产品10个;农产品注册商标6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