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视频 图片 旅游 财经 教育 生活 文学 人物 档案 观点 资讯 便民服务 专栏 修水视频

媒体

旗下栏目: 社会 时政 企业 乡镇 媒体

首页 > 要闻 > 媒体 >

请得起收割机进山了 路通农民富裕了

来源:大江网 作者:何文云、时雨 人气: 发布时间:2011-09-15
摘要:收割机开进修水县大椿乡的深山田间 一亩地的稻田,收割机只需十来分钟就收割完毕。 村民扛着装满稻谷的袋子 在人们的印象中,深山之处通常与交通闭塞、穷乡僻壤画上等号。日前,记者在修水县大椿乡采访时却发现另一幅景象。秋季是收获的季节,收割机在田间欢快地奔跑,

收割机开进修水县大椿乡的深山田间

一亩地的稻田,收割机只需十来分钟就收割完毕。

村民扛着装满稻谷的袋子

  在人们的印象中,深山之处通常与交通闭塞、穷乡僻壤画上等号。日前,记者在修水县大椿乡采访时却发现另一幅景象。秋季是收获的季节,收割机在田间欢快地奔跑,山里的农民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用镰刀收割稻子了。“如今,山里的路不再崎岖不平,山外的进得来,山里的出得去,而且咱山里的农民请得起收割机了。”一位站在田埂上的农民告诉记者,山里的农民逐渐富裕了,请个收割机已经“不差钱”了。

  修水县大椿乡共有11个村,大部分村庄坐落在大山深处。在连日来的采访中,记者看到,水泥路面将山里与山外相连,村与村之间也相互连通,正因如此,体型硕大的收割机才能进山为农民们收割二晚水稻。

  “突、突、突……”记者在大椿乡柏树村、船舱村等地看到,收割机在田间穿梭着收割水稻,只十来分钟的时间,一亩地的水稻就变成七八百斤的稻谷装进了袋子。记者了解到,11个村里都有从山外开进来的收割机收割水稻,这给农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以前,到了收割的季节,都是人工用镰刀割,然后一捆一捆地放进打谷机里,在外打工的家人都赶回来帮忙收割稻子,很是费时费力。”一位在田埂上扎着稻谷袋口的村民告诉记者,山路修通后,收割机可以进来帮农民收割水稻,一亩地的费用大约在90元左右,“像我家有两亩地,收割的费用不到200元。”该村民说,现在山里农民的口袋不再“瘪着”了,种田不但不用交钱,国家还有钱补给农民,有剩余的粮食还可以出售,再加上家里人在外打工,一年下来,收入相当可观。

责任编辑:何文云、时雨

最火资讯

首页 | 要闻 | 视频 | 图片 | 旅游 | 财经 | 教育 | 生活 | 文学 | 人物 | 档案 | 观点 | 资讯 | 便民服务 | 专栏 | 修水视频 | 热点网事

赣ICP备09008563号-2 修水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330016260 QQ:303998284 修水网超级群:2756263 房产家装群:117835007 邮箱:163.www@163.com

赣公网安备 36042402000001号

Power by DedeCms 赣ICP备09008563号-2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