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念“三个90周年”】这座赣西北的小城,不止是第一面军旗升起的地方 中新网九江7月31日电(岳川) 这里是秋收起义的重要策源地,这里升起了工农革命军的第一面军旗,这里创建了第一支工农革命武装……这里是修水,90年前,秋收起义的第一枪正是在此打响。 30日,记者跟随纪念“三个90周年”网络媒体宣传主题活动一行走进江西修水。说修水是小城,其实并不准确。修水位于湘鄂赣三省九县中心,是江西省面积最大和九江市人口最多的县。历经风雨,如今修水不仅传承着红色基因,还在展示着更多样貌。 第一面军旗在此升起 在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旧址内,90年前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的制作场景被生动还原。记者了解到,该旧址原系修水县商会会馆,在山口会议之后,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就驻扎于此,师长余洒度、副师长余贲民等师部领导及师部机关八大处均在此办公。 “这里正是时任师部参谋处长陈明义(陈树华)、参谋何长工、副官杨立三设计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的地方。”讲述者是修水县委党史办原主任刘烈根,30年前,他曾听这面军旗的设计者之一何长工回忆起那段往事。 “其实在制作之初,这面军旗该如何设计,三人心里也都没有底。”刘烈根说,曾在法国勤工俭学的何长工见过苏联红军军旗的旗样,他认为可以借鉴其元素、样式,并由此提出了一个设计方案。 ![]() ![]() 中新网记者 岳川 摄 军旗制作完工后,1927年9月9日凌晨,部队在修水县城的紫花墩(现散原中学操场)隆重举行秋收起义誓师大会,第一次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军旗,并打响了秋收起义的第一枪。 由此,修水也因“三个第一”而闻名于世:第一支工农武装在这里组建;第一面军旗在这里诞生;秋收起义第一枪在这里打响。 修水县委党史办主任龚九森告诉记者,全县有10万多名优秀儿女为革命事业献出宝贵生命,迄今在册烈士10335人,有红色革命遗址遗迹60余处。这些数字都在诉说着,修水是一方红色革命的热土。 古今交织修水城 “很多人没有来过修水,但来过的人,对这里印象都很深刻。”修水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张蓉告诉中新网记者,全县林地面积521万亩,是南方48个重点林业县之一,森林覆盖率超过七成,空气清新,自然资源得天独厚。 ![]() 修水还是一座历史与现代交相呼应的古县。修水历史悠久,全县有古文化遗址愈百处,素有“濂溪弦铎之地,山谷桑梓之乡”一说。这里走出过“诗书双绝”黄庭坚和“陈门五杰”等名士,足见文化气息之浓厚。 而如今,在“吴楚形胜,文章奥府”的历史文化内涵之上, 在修水电商产业园中,一家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其公司设计生产的金属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等产品,已经远销东南亚、中东、欧美等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还握有多项专利。而在整个产业园中,类似有竞争力的企业并非凤毛麟角。 ![]() 中新网记者 岳川 摄 修水在发展,但这里的人却没有变。按张蓉的话说,修水人仍保持着淳朴、好客的民风,“来过的人,很多会再回来,因为他们喜欢这种状态。” 张蓉告诉记者,就在十几年前,从修水县到九江市区,路上大约需要花费六个小时。而在高速通车后,这一时间已经缩短为两个半小时。 不仅如此,现在从南昌、武汉、长沙等城市出发,到达修水的时间也不过两个半小时左右。比之从前,交通便利了许多。张蓉希望,未来能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修水、了解修水,喜欢修水。(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