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修水网 • 首页美食 • 正文

修水薯线粉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山谷

  修水地处湘鄂赣三省交界处,幕阜山和九岭山之间,有国土面积4504平方公里,境内山多地少,素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山多地少、田少,老百姓赖以生存的粮食作物自然就少,世世代代生存在这里的老百姓常常要忍受饥饿的煎熬。

  明万历年间,福建福州府长乐县人陈振龙到吕宋岛经商,见当地种有红薯,耐旱易活,生熟都可食,有"六益八利,功同五谷",便不顾西班牙政府不许红薯出口的禁令将薯藤绞入吸水绳中,渡海带回福州培植,以解粮荒。
  因为有了红薯,地处大山深处的修水人民从此少挨了许多饥饿,而且随着产量的不断增加,渐渐地红薯有了剩余,吃不完的红薯老百姓一时不知怎么处理,只是简单地将红薯切成块状晒至岩石上。
  一天晚上,天突降大雨,整整一晚上,雨下个不停,来不及将晒在岩石上的红薯收回家的村民们只得听之任之。淅淅沥沥的雨水下了几天几夜,待第三天雨过天晴,村民来到晒红薯的岩石边时,发现翻晒的红薯还在,只是红薯体内像掏空了什么,村民顺着岩石而下有一层粉白色状,直到岩石下面一个较大的积水沟内,有一层厚厚的粉白色固体,用手伸到水里捞出一点粉白色的固体轻轻一柔,立刻在手中散开,并伴有一股淡淡的红薯清香。
  村民很是好奇,他知道,这是红薯被雨水洗出的物体,因为饥饿,他将水中的粉白色的块状物体轻轻捞出,用清水洗净,回到家中直接放到锅中用水煮熟,放了少许油盐捞出尝试,发现味道很好,只是内面生熟不匀。于是,村民找来带有细孔的谷筛,将半干半湿红薯粉在上面捣细,使其成线状花落锅中,这样掉入锅中的红薯粉不仅能够熟透,而且滑润爽口,细腻柔和,味道佳美。这就是修水薯线粉的来历,至今有300多年的历史。
  修水山区人民素有推龙钩做饭炒菜的习惯。将柴火、木炭之力的可燃烧物放置垒砌好的火池内燃烧,上面悬挂有可以升降的铁锅或是铁炉灌之类的器皿。自从掌握了薯线粉的制作工艺后,每逢过时节或是家里来了客人,就在推龙钩上做薯线粉炖猪肉吃,往往人还没有进屋老远就闻到了薯线粉炖猪肉的香味飘来,让人垂涎三尺。
  后来,修水山区村民们通过不断摸索,掌握了可以把薯线粉晒干存储和销售的技术。他们经过反复计算实验,以100斤红薯粉加30斤水搅拌均匀,并加进适量的食用油和食用盐,通过他们发明的专业的金属器皿,将红薯粉放到带有空状的器皿中使劲捣鼓,使其通过均匀的小孔掉落在烧开了的沸水中,并很快捞出到太阳底下晒干。
  经过几百年的不断探索提升,如今修水薯线粉无论是制作工艺和生产数量都有很大的提升,修水薯线粉不仅在县内销售,而且远销全国许多省份,正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道美食。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美食

    修水网 XiuShui.Net 投稿 163.www@163.com QQ 3039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