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黄 露
元祐六年(公元1091年)六月初八,黄庭坚母亲李氏在京城开封去世,二十一日大哥黄大临从河南汝州赶到开封与黄庭坚会合,兄弟相持,号痛哀绝。
按北宋“丁忧制”黄庭坚需回家守孝三年。母亲李氏生于北宋天禧四年(1020年),出身高贵是纯正的唐朝皇室血统。唐末天祐年间朱温篡唐,唐敬宗有一后裔叫李涛投奔南楚避祸,北宋建立后李涛回京,留一子在江南,此子生李宗海,海生李知,落籍江西建昌(今永修县),才有了建昌李家世代书香门第。黄庭坚舅舅李常官至御史中丞,龙图学士,有藏书万卷于僧舍,曰“李氏书舍”,苏轼为此作有《李氏山房藏书记》。黄庭坚父亲黄庶是当朝进士,官至康州太守(今广东德庆县),41岁英年病逝于太守岗位,那年黄庭坚14岁,大哥黄大临16岁,家里五男四女九个孩子的哺育重担全压在母亲李氏的身上。为减轻姐姐的压力,舅舅李常主动把黄庭坚带到身边,置于“李氏书舍”读书学习,从此黄庭坚与“僧舍”结缘,初步懂些修心的禅学理论,诗文书法长进迅速,直到考中进士入朝为官。

相传黄庭坚26岁生日那天做了个梦,梦中有位僧婆煮芹菜面给他吃,醒后嘴巴尚留有芹菜香味,他便寻着梦境里出现的小道一路寻找,果见一木屋里有一僧婆在哭泣,问为何伤心,老婆婆说今天是她女儿的祭日,女儿去世二十六年了,生前是出家僧尼,喜欢吃芹菜面,爱读书写字,老人又忙取出女儿留存的木箱打开给他看,发现全是黄庭坚自己写的文章和试卷,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前世是佛家女儿身,这位僧婆是自己前世的母亲。从那时起黄庭坚把这位老婆婆接回家里供养,直到为婆婆老死送终。
此故事虽是传说没有史料记载,但黄庭坚36岁那年主政黄州知府(今湖北黄冈)所为可以应证。他居然在黄州府衙后园建有“滴翠轩”怀念翠绿清香的芹菜面,并刻像题赞曰:似僧有发,似俗脱尘,做梦中梦,悟身外身。
古话讲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黄庭坚因梦入禅多是从小广结佛心善缘,又有母亲李氏的慈心照顾,也曾多次跟随父亲黄庶上过黄龙禅寺,拜谒过慧南祖师、祖心晦堂禅师等佛堂高僧,对黄龙禅宗有着浓厚的探索欲,在这样的心境下“做梦中梦、悟身外身”也就顺心而成,合情合理。
因黄庭坚深信自己前世本是出家人,直接影响他在官场上的政治倾向,以佛心善待百姓。他有诗云“民病我亦病,呻吟过五更”,著名的《戒石铭》曰:“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这些悲天悯民的治政思想与“民为先社稷次之”的儒家治政思维是完全吻合的。黄庭坚在一次修行中表示,要把自己修成“八风吹不动”的人,“八风”是佛家语,指“利、哀、毁、誉、称、讥、苦、乐”八种影响人的外部因素,黄庭坚就是要用无限的慈悲心去关爱家庭和社会。
元祐二年(1087年)冬,苏轼举荐黄庭坚代替自己担任翰林学士,向宋哲宗上《举黄庭坚自代状》说:“蒙恩除臣翰林学士,状见某官黄某,孝友之行,追配古人,瑰玮之文,妙绝当世,举心自代,实允公议”。
元祐六年八月,黄庭坚兄弟俩从开封启程,雇五船护送故母李氏归葬江西双井故里。黄庭坚在母亲坟旁支一茅草棚守孝,三年内除在双井守孝多数时间在黄龙寺参禅修行,拜黄龙禅宗二代祖师祖心晦堂为师,谈经论道,题诗作词是师徒二人交心的方式。在黄龙寺与双井村辗转三年间,黄庭坚写有草书名篇《烧香颂》,行楷榜书《开堂疏》及小楷《金刚经》(托名书)存世,其中《开堂疏》就是为晦堂祖师在黄龙下院修水雲岩寺讲经所书,《烧香颂》是在黄龙寺所写的另一幅非常精彩的行楷书名作,原件现存于中国香港的收藏家中。
黄龙寺有一幅名联是这样写的:吕子参禅到此时始识修行奥妙,黄公访道登斯地方知前世姻缘”,说的就是黄庭坚、吕洞宾两位不同时期文人在黄龙寺修行的故事。黄庭坚恩师祖心晦堂生于1025年,今广东始兴人,是佛门临济九世、黄龙二世祖师,黄龙南禅师的法嗣,年少时饱读诗书,十九岁时因目盲而出家,后复明,宋哲宗元符三年圆寂,享年七十有六。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秋,晦堂祖师以桂花香为谒语开悟黄庭坚,从此参悟做事为人读书写字的真谛所在,变法诗风改革书风,诗开“江西一派”,书为“宋四家”之首,造就了北宋一代宗师,成为“千年书史第一家”的黄庭坚。
恩师祖心晦堂及其学生在教育引导弟子的过程中,参阅经书《宗镜录》总结编纂了佛教禅宗经典著作《冥枢会要(三卷)》流传于世,这部著作的编纂完成与黄龙大居士黄庭坚的功德是分不开的。近千年来,黄龙禅宗经典《冥枢会要(三卷)》几经几朝再版翻印,仍然流失于书海。现任修水黄龙禅寺住持释心廉历经数年寻找,终于在日本发现存留孤本,并获取孤本影像图片,于今年6月正式重新再版问世,这一善举很好地保护和传承了黄龙禅学血脉,为弘扬中华古代传统文化作出了贡献。
北宋元祐九年(公元1094年)黄庭坚“丁忧”期满回京履职,此时朝廷党派斗争激烈,因其直言编修《神宗实录》得罪“保守派”被贬黔州(今彭水县),开启了他人生最后十年的贬谪生涯。
然而黄庭坚无论贬之何处,始终以佛心面对生活,用慈心对待世界,这就为他艺术水平的提高创造了极好的心境支持。苏东坡在看黄庭坚晚年诗文书作时这样评价:观其文以求其为人,必轻外物而自重者,今之君子莫能用也。
2025年7月31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