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修水网 • 首页文化艺术 • 正文

三元班的戏曲梦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黄一魏 杨继红

剧团在溪口镇陈坊村演出。
 

剧团在溪口镇陈坊村演出。
 

演出前,一名演员正对镜化妆。
 

演出前,一名演员正对镜化妆。
 

2013年11月15日,三元班举行传统的迎戏神仪式。
 

2013年11月15日,三元班举行传统的迎戏神仪式。
 

从2013年11月开始,剧团20名小演员在北京影视研修学院免费学习1年
 

从2013年11月开始,剧团20名小演员在北京影视研修学院免费学习1年
 

简陋的三元班宁河戏剧团训练中心
 

简陋的三元班宁河戏剧团训练中心
 

来自北京的戏曲研究专家赵羽(前中)在剧团调研。
 

来自北京的戏曲研究专家赵羽(前中)在剧团调研。
 

2013年11月,剧团举办宁河戏文物展,展出道具、戏服等数十件百年文物。
 

2013年11月,剧团举办宁河戏文物展,展出道具、戏服等数十件百年文物。
 

剧团小演员简单的午餐。
 

剧团小演员简单的午餐。

 

  马年春节期间,从北京学习回来的三元班小演员们,在我县溪口镇及周边镇村走村串户演唱宁河戏,让沉寂多年的农村戏台活跃起来。

  宁河戏是江西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迄今400多年,现存剧目400多个,深受群众喜爱。修水当地流传着“三天不见戏子,眼睛要生虱子”一说。2008年,宁河戏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未能改变困境:老艺人逐渐故去,会唱愿学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宁河戏濒临失传。

  2012年春,原三元班生角刘荣华、鼓师刘新华、戏迷刘义茂等发起成立三元班宁河戏剧团,并在溪口镇及溪口籍在外成功人士中开展募捐,共募集资金47万余元,用以延师授徒、置办舞台道具等。为节省开支,剧团将一天的伙食控制在100元以内;溪口镇各村老百姓自发给剧团送钱送物支援,有的还隔三差五给剧团加餐。

  宁河戏要传承,必须有年轻人接班。2012年夏,剧团招收了18名青少年,在陈坊村五帝殿集中封闭学习,从文化知识到“四功五法”,样样从头学起。县文化馆戏曲辅导老师匡宇新被打动,抱病坚持为剧团义务指导,并把剧团带到县城,借用县二小、周氏祠堂排练了3个多月。

  剧团组建至今,已公演200多场,并举行了迎戏神、宁河戏文物展和宁河戏折子戏专场演出等系列活动。剧团为传承传统戏曲作出的不懈努力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和认可,2013年11月起,北京影视研修学院为三元班的20名年轻演员提供一年的免费培训,为这支年轻的剧团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文化艺术

    修水网 XiuShui.Net 投稿 163.www@163.com QQ 3039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