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谷风 视频 图片 旅游 财经 教育 生活 文学 人物 档案 交通 观点 资讯 服务 专栏

观点

旗下栏目:

家乡的路

来源:修水网|http://www.xiushui.net 作者:wolong 人气: 发布时间:2009-08-30

    路,有千万条,在我脑海中印象最深的是家乡的路。
 
    我的家乡在赣西北的一个边远的“小盆地”,四周是层层高低不等的大山,中间是个小平源,我的家就住在这小平源中一个名叫牛毛埂小山丘下的趋家湾,家乡最早叫塘城,据史料记载,是秦朝灵帝中平时的西平县城,现为全丰镇。我年小于共和国十岁,已是年过半百的人了,对家乡的路我记忆犹新,在六八年前通往乡外和乡内的路,都是不足一米宽的泥土路,凹凸不平,七上八下、九湾十拐的人行小道,每遇大雨天气,泥泞难行,步履艰难,雨过天晴,常常也要晾晒几天方可通行,而且好多年一成不变。货物进出都靠肩挑背摩,那时是大集体,叫生产队,向国家送交公、余粮都是乡亲们步行肩挑,沿着这样的山路送到离我家乡十多里山路的路口粮库。建国二十周年时家乡迎来了大喜事——家乡的干部组织亲们手工开辟了通往乡外白岭的泥土公路,“东方红”的拖拉机开进了我家乡的公社驻地-——塘城。在塘城街上也建起了粮库,结束了乡亲们步行十多里山路向国家送交“爱国粮”的历史。记得七十年代初,我在白岑就读高中时,上学还是要走着“千里埂”,越过石踏岭,步行两小时。直到八十年代在家乡去县城办事还是要天还没亮就起床到镇上等车,要经过四到五个小时的颠波才能到达县城,往返一趟非住宿一晚旅店不可。如今每天都有大小客车往返于修水县城和白岭,到县城不要两个小时,去白岑只要二十多分钟。家乡的泥土公路,在党中央加大农村公路建设投入力度的政策下,家乡党政组织了公路改造,裁湾取直,降坡拓宽,泥土公路又变成了宽敞的水泥路。2007年终,县委办的车子送我回乡过春节与家人团聚,在那冰雪未消的水泥路上也一路畅通无阻。我们兄妹姐弟七个,如今已天各一方,分多聚少,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前行。现在回家乡团聚就再不用为家乡路难行而发愁了。 修水网

    原来路旁自然的荒地如今已是绿树红花,路灯标示靓丽新颖,抬头直视远处,看看周围村落,村村水泥路,过去去县城“半夜等车,半宿睡”的时代再也没有了。路好了,经济活了,乡亲们的口袋钱多了,各种车辆应运而生,大车小车、处处可见。解放思想、拓宽思路、科学发展,乡亲们将党中央、国务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首先落实到一条条路上。路通了,人之思想便一通百通。如今驱车于赣西大地的城镇乡村,随处可见红墙绿瓦、绿化成荫,当年许多家庭引以为豪的自行车如今已经被摩托车、小轿车所代替;眼界宽了,农民的生活也日益富裕了,城乡距离短了,城里人来农村度假,农村人逛城市当天返回已经不再是梦了。随意漫步于家乡的大街小巷,手拿潮流手机正在联系业务的靓丽老板随处可见。家家有存粮,户户有新房,今天的农村,千年农业税已成为历史,以人为本的各种补助在逐渐加大。六十周岁的人民共和国,日新月异,变化巨大。不论城市的街头巷尾,还是农村的田间地头,男女老少,都在不约而同地赞颂当今的繁荣局面,四处可以听到人们夸奖党的政策好、社会主义好、祖国好!

    前进的路,越走越宽;前进的步子,越来越快!

    江西省修水县档案局   孙彬

本文来自修水网



2009.8.29.

修水网

责任编辑:wolong

最火资讯

首页 | 山谷风 | 视频 | 图片 | 旅游 | 财经 | 教育 | 生活 | 文学 | 人物 | 档案 | 交通 | 观点 | 资讯 | 服务 | 专栏 | 修水视频

赣ICP备09008563号-2 修水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330016260 QQ:303998284 修水网超级群:2756263 房产家装群:117835007 邮箱:163.www@163.com

赣公网安备 36042402000001号

Power by DedeCms 赣ICP备09008563号-2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