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街村一个令人羡慕的集体农庄
南街村位于河南省漯河市北部临颖县城南,村地形平坦。占地面积约1.78平方公里,现有可耕地面积1000余亩。全村有常住户840户,人口3100余人,另有外来劳务人员约1.1万余人。全村按常住人口计,人均耕地3分。走进南街村游客集散广场,许多大型墙面宣传标语映入眼前,其中“行走南街,读懂共同富裕‘农业集体耕种,工业集体经营,生活集体分配、工作集体安排、村民集体教育、村庄集体管理,学习集体组织,风险集体承担,困难集体解决,发展集体决策’”的标语画龙点睛地介绍了南街村的行政管理特色和经验。 xiushui.Net 接着我们在导游女士的引领下,乘敞蓬览车依次参观了南街村的红色广场、文化园区、工业园区、居民居住区、文化娱乐区、教育区、珍奇植物园区、革命传统教育区。整个村就是一个包罗万象,功能完备的新型社区。其中工业园区内有面粉加工厂、调味品厂、方便面加工厂、印刷厂、碑酒厂等等村办企业26户,企业拥有资产12个亿,年产值12个亿,年纳税7000万元左右,上缴利润4000余万元左右。 村民的耕地交由集体管理,由村委组织专业队集体耕作,全部实现规模化、水利化、机械化管理和生产。村民们除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外,其余人员根据需要分别进入村办企业或其他合适的岗位工作,由村委会发给相应的工资。 村民的劳动报酬按劳分配,其中70%转入集体福利,30%以货币的形式发给个人支配。村民的生、老、病、死全由村集体负责安排。生,从出生起享受从托幼教育到大学的全部学杂费用,即使不能进入大学的,也由村免费送入相应的职业学校学习。老,凡年满60周岁的老人享受退休金待遇,保障其生活无忧。病,村民医药治疗费由村全额报销。死由村统一安排免费进入公墓。住房全部由村出资建筑和统一装修,按照家庭人口多少分配住房大小,拎包就可以入住。村民日常粮、油、菜、水、电、汽,鱼、蛋、牛奶、肉等由村统一配送供应,除此外,还享受日常生活补贴。可以说村民们日常生活除衣被外,基本上不需个人花钱。 HULING 村民们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除每家每户有电视外,村有豪华影视厅、电影放映队、图书馆、档案馆、村史馆、书画苑、文化娱乐广场、革命传统教育园区、珍奇植物园区、军乐团、艺术团等文化娱乐场所,且设施齐全,有专人从业和管理,每逢节日都有文艺演出活动,村民不出村就可以享受各种高质量的文化娱乐生活。 南街村就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新型农村。
南街村的优势在于有一个好的班子
南街村发展这么好,社会上有不少争议,有肯定的,也有否定的,肯定的占绝大多数。持肯定意见的人在探究南街村成功的经验在哪里?有人说,南街村得到了国家的无偿大力扶助,南街村人说,他们没有得到国家的无偿扶助,相反还给国家提供了大量的财税,仅2023年就为国家提供了7000万元的企业税。有人说,南街村得到银行的大量贷款扶助,银行是营利单位,假如南街村贷款不能偿还,银行会贷给他们吗?有人说,南街村发挥了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优势,这一点不假,但全国其他地方也有同样的条件,为什么发展不起来呢?有人说,南街村有着地理位置的优势,像南街村这样地理位置优势的其他地方也有,为什么也发展不起来呢?有人说,南街村的人民群众愿意走共同富裕路,走共同富裕的道路那个地方的人民群众不想呢?有人说,南街村有一个愿意带领人民共同致富的领导班子和带头人,这一点确实是其他地方所没有的。我认为这就是南街村得到长足发展的关键所在。 本文来自修水网 南街村在1978年前,和全国其他村一样处于贫困状态,也看不到有什么优势,自从王宏斌从部队退伍回来后,倾自己所有积蓄,变卖自己的家产,带领村民办起了面粉场和制砖厂,凭借村的地理位置优势,为村里的发展打捞出第一桶金。使村里经济有了起色。 1981年,全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南街村在大环境的影响下,把集体土地承包给农户,同时又将村所有的两个集体企业也承包给了个人,几年下来,群众受了骗,在厂里做工的得不到应有的工资,更谈不上分红的问题。承包者个人发了财,赚了个盆满缽满,连应纳的税也不交。村干部蒙受了冤屈,被村民指着鼻子骂。村民得到的土地谈不上投入和发展,纷纷外出打工,村里土地大量抛荒。村民怨声载道,整个村子如一盘散沙,失去了应有的生气。 1984年,王宏斌同志面对村子的倒退,和村民的无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应有担当,冒着个人的政治风险,带领村里的共产党员和村民重新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收回了村办企业的经营权,重新由集体经营,将村民的土地承包收回,改由集体统一经营。带领村民一步一个脚印的朝前发展。1984年村工业产值达70万元,1986年村办企业产值首次突破3200万元,1990年达4100万元,1991年首次成为亿元村,1997年生产总值达到16个亿元,2022年南街村工农业总产值达23.3亿元,占临颖县年产值总额的15.95%。年纳税6600多万元。南街村被誉为“红色亿元村”“全国文明村”“中国十大名村”“中国第一雷锋村”等称号。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南街村的经验为什么难推广
南街村这样一个誉满全国的先进典型,引来了全国人民的关注,上至中央领导,下至平民百姓,纷纷慕名前去参观学习研究,据资料记载有近40名中央领导去考察过,有年30余万人参观学习或旅游。但至今鲜有那个地方学习实践他们的经验,我就想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想来想去,我有了粗浅的认识: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以上,治理好“三农”(农村农业农民)一直是党中央非常重视和关注的问题,几乎每年都以中央一号文件来指导“三农”问题的解决。早在建国初,党中央就曾提出过: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的现代化,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的机械化,而农业的机械化又离不开土地的集约化经营。因此在1956年时就开始了对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以生产队为基础的三级所有’制度”,但由于当时国家工业发展水平受多方面的条件限制,不能够制造出相应的大量的农业机械,来满足农村农业的需要,限制了农村农业大规模的发展。这是农业发展滞后的原因之一,其二,农村领导班子建设问题一直没能很好的解决,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甚至走上了农村破产的边缘。 xiushui.Net 为了解决农村发展滞后的问题,国家从1981年开始,在全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使农业生产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现在,国家的工业得到了长足发展,能够大规模地制造和满足农业机械发展的需要,却又遇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出现的单个的农民群众资金不足,无能力购买先进的机械设备和不愿意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投入农业基础设施的改造和购买先进的农业机械,以及土地抛荒的问题。农村的经济发展再一次遇到了发展的瓶颈。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党中央在本世纪初提出了在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推行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意图将土地有偿集中到农村耕作能手或有意投资农业的经济实力派人士手上,但在推行的过程中,发现人民群众对此积极性并不高,宁肯抛荒,也不愿意转移到某些个人的手上,在这方面国家花了重金补贴,始终没能解决问题。 正当农村发展徘徊之际,农村不少有识之士,包括处于困境中的人们从媒体上了解到南街村这个重走集体化路子的先进典型,于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便纷纷前往一探究竟,但看完了南街村先进事迹后,似乎有一种可望不可及的感觉,回去之后更是没有了下文。笔者寻求个中原因,回忆农村发展经历,觉得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领导班子和带头人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即使中央再一次以行政手段推动走集体化的路子,仍然免不了重现以前那种令人尴尬的情景,这就是各级领导最担心和最不愿意看到的,更何况在目前的情况下还要承担个人的风险呢。 内容来自xiushui.Net 南街村的经验肯定是好的,广大人民群众也是热切盼望的,同时也是我们共产党人奋斗目标之一。人民群众盼望党中央能够选拔和培养出一大批象王宏斌同志那样的有担当、有作为、守纪律的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和领导集体,带领人民群众走共同富裕之路。 2024年9月1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