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幕阜山东南麓的修水县,有两个因文化名人而远近闻名的小村庄——双井村和竹塅村,两村相距不足30公里,却孕育了黄庭坚和陈寅恪两大享有盛誉的文化巨匠。他们都是以“诗书立门户,孝悌为根本”发展起来的。陈氏家族诸多人物学贯中西,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这也是近年来许多人前去瞻仰的原因之一。 时至清明,请跟随我们的镜头,一起前往修水,拜谒先贤,感悟孕育了两个文化大家族的山水文化和历史遗存。 双井 庭坚故里 黄庭坚,公元1045年出生在修水县杭口镇双井村。北宋时期著名诗人、书法家,“苏门四学士”之一,为江西诗派的开山鼻祖。黄庭坚自幼聪颖,诗书双绝,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书法精妙,与苏、米、蔡并称“宋四家”。 ![]() 双井村全景。黄庭坚7岁那年,站在月亮湾边石崖上吟诗一首:“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岸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表达了对家乡景色的热爱。
![]() 黄庭坚墓。公元1105年秋,黄庭坚客死广西宜山,1109年春,友人将其归葬双井。 ![]() ![]() 高峰书院里保存着十多个石墩,上刻吉祥图案。上为竹林飞凤图。下为鲛鲻琵琶图。 ![]() 双井村明月湾边的摩崖石刻,为黄庭坚手书。 ![]() 高峰书院,始建于明代,后重修。相传是黄庭坚少年时读书的地方。北宋年间,双井先后出了48位进士。 竹塅 陈家大屋 修水县义宁镇竹塅村陈家大屋,孕育了一个举世闻名的文化家族。这里先后走出了湖南巡抚、清末维新派著名人士陈宝箴,现代诗坛泰斗、同光体诗派领袖陈三立,现代画坛巨擘、中国漫画创始人陈衡恪,以及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陈寅恪。 ![]() 陈寅恪故里竹塅陈家大屋坐落在幕阜山弥五峰西麓山腰处。 ![]() 竹塅村仍保存着几块残碑,记载着200年来村里发生的要事。 ![]() 陈寅恪祖父陈宝箴中举时所立旗杆石,其上刻有“清咸丰元年辛亥陈宝箴中举竖”字样。 ![]() 陈寅恪父亲陈三立中进士时所立旗石礅,上刻“光绪己丑主政陈三立”字样,是陈家由“棚民”进入士大夫的见证。 本报记者万基耀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