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视频 图片 旅游 财经 教育 生活 文学 人物 档案 观点 资讯 便民服务 专栏 修水视频

媒体

旗下栏目: 社会 时政 企业 乡镇 媒体

首页 > 要闻 > 媒体 >

幕阜深处有“好戏” 修水县返乡创业高潮迭起

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作者:匡建二 人气: 发布时间:2010-04-25
摘要:尴尬事引出的话题 4月中旬,记者来到地处赣、鄂、湘边界,幕阜山腹地的修水县采访时,遇到一件尴尬事。所有的宾馆都告客满,最后在县委宣传部同志的努力下,才挤出间客房安顿下来。 既不逢年过节,又没有重大活动,一个偏僻的山区县何来这么多的客人?更令人

  尴尬事引出的话题

  4月中旬,记者来到地处赣、鄂、湘边界,幕阜山腹地的修水县采访时,遇到一件尴尬事。所有的宾馆都告客满,最后在县委宣传部同志的努力下,才挤出间客房安顿下来。

  既不逢年过节,又没有重大活动,一个偏僻的山区县何来这么多的客人?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些提箱有包的客人讲的是本地话,穿的是西装革履。顿时,我满腹狐疑。

  “这些都是修水在外务工的成功人士,也是县委、县政府请回的客人,让他们回家乡来看变化,然后参加返乡创业恳谈签约会!”县委宣传部的同志笑着解释说。

  据了解,修水县80万人口,就有20万人在外务工。因他们常年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务工,不仅掌握了技术,学会了管理,更重要的是有了创业的理念。其中的佼佼者通过多年的打拼,创办了自己的企业,特别是在服装制作、工艺饰品、机械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中,有着独特的人力资源优势。

  县委主要领导在接受采访时给记者算的一笔账很有意思:“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要有均衡意识。特别是像修水这样的偏远贫困县,有时思维要换换方式。抓工业大项目固然重要,但更要因地制宜瞄准全民创业。我们有20万人在外务工,如有5000人回来创业,平均每人创造20个就业岗位,就能带动本地就业10万人,增加收入12亿元。能有比这更大的项目吗?”

  记者随后来到县民营经济服务局采访。获取的第一手资料表明:截至3月底,在该县“优化发展环境、搭建创业平台、推进返乡创业”的主旨下,返乡创业2015人,创办企业312家,投资总额7.2亿元,解决本地就业人数达2.2万人。这还不包括即将在“返乡创业恳谈签约会”上签约的20个投资千万元以上的项目。

  戴红花带来的效应

  路子选准了,操作力显得尤为重要。

  降低门槛为返乡创业创建“零成本”创业基地,是修水县着力做好的一项工作。该县不仅出台了19条比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更为优惠的政策,还在毗邻县城的何家店平整出580亩土地,搭建起10万平方米的厂房,创建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园”。与此同时,在古市、渣津、马坳、黄港等8个主要集镇,建成了“返乡创业小区”。用返乡创业者的话说,我们想到的,政府想到了,我们没想到的,政府也想到了。

  为了大张旗鼓地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今年春节期间,县里召开了隆重的表彰大会,对10名返乡创业功臣授予“创业先锋”的荣誉称号。

  格努斯工艺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樊雄军是受表彰者之一,他激动地对记者说:“我是去年将厂子从深圳搬回来创业的,刚做出点成绩,县里就给予这么大的荣誉,受表彰的是我,感动的是大家,体现的是县里对返乡创业的重视。春节后,仅我们村就有好几个老板与县里签了约,要回来办厂!”

  记者来到距县城60公里,地处幕阜山深处的古市镇采访。昔日古朴、寂静的小镇,如今却机器轰鸣、热闹非凡。创业小区沿公路两侧铺开,崭新的厂房此起彼落。主管小区建设的刘副镇长给我们介绍说,古市是个山区贫困镇,全镇4万多人,就有1万多人在外务工。去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人才回归、信息回乡、资金回流、企业回迁”的战略决策下,我们创建了这个“返乡创业小区”,现已进驻22家企业,解决了1500多人就业,去年的产值达1亿多元,实现税收100多万元。更可喜的是,这些企业都以生产缝纫机配件为主,有浇铸、打磨、成型等相关企业,形成了一个产业链,发展前景极为可观。

  在泰丰热处理厂,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位叫包瑞雪的青年。他说,自己在深圳龙岗的一家企业务工8年,去年回乡务工。收入与在深圳差不多,但开支却节省了许多,还可照顾到家里。更重要的是,能将在外面学到的技术,直接为家乡的建设服务,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愉悦感。

  讲故事讲出的感动

  王真今年才30多岁,却是一位功成名就的企业家。他是修水黄坳乡人,2001年到浙江义乌创业,现已是香港福瑞达(中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并担任江西商会浙江分会副会长。他这次联合了在义乌的12位修水老乡,投资1亿元,准备在家乡建一个生产高档工艺礼品的企业。他给我讲了一个感人的小故事。

  今年春节期间,他接到县委、县政府的邀请,回来参观了几个返乡创业园区,在为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而高兴的同时,也准备回乡投资创业。由于选址的问题一直没解决好,就搁了下来。3月中旬的一天,他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原来是正在中央党校学习的县委书记打来的,他一直记挂着王真选址的事,并约定星期六从北京赶回修水。星期天上午,王真就接到县委书记的电话,告诉他已找到了理想的厂址。

  “这是一种诚信,也是一种感情。于是,听到这个故事的老乡们都争先恐后地要回来投资。”

  北京珂亚格制衣有限公司董事长徐高堂是上杭乡人,1997年就来到北京发展。他2004年就准备联合杰奥羽绒服来修水发展。可当时修水县的交通条件实在太差,合作者来考察后,只得遗憾告别。而如今该县交通条件大为改观,他又动了返乡创业的念头。去年7月,他悄悄回到修水进行考察,正在市里开会的县领导得知后,连夜赶回,将他请到办公室畅谈了两个小时,详细询问他返乡创业最大的阻碍是什么?需要县里帮助解决哪些问题。如今,他不仅投资5000万元办了一家用工3000人的服装产业,还利用在县城的房产,开办了一个服装技术培训班,常年免费培训农民工。

  在外务工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已成为修水经济发展中一道动人的风景。

  本报首席记者匡建二

责任编辑:匡建二

最火资讯

首页 | 要闻 | 视频 | 图片 | 旅游 | 财经 | 教育 | 生活 | 文学 | 人物 | 档案 | 观点 | 资讯 | 便民服务 | 专栏 | 修水视频 | 热点网事

赣ICP备09008563号-2 修水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330016260 QQ:303998284 修水网超级群:2756263 房产家装群:117835007 邮箱:163.www@163.com

赣公网安备 36042402000001号

Power by DedeCms 赣ICP备09008563号-2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