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的“破烂王” 在我们学校,有人曾叫我“破烂王”。那是2007年6月,我看到一些毕业生离校时,把衣服、鞋子、被褥、书本等生活学习用品随意丢弃,感到非常可惜。很多东西还能用,有些衣服是贫困山区的孩子连过年都穿不上的。学校里还有很多贫困生,如果把这些物品收集起来整理好,送给他们该多好啊。 有了这种想法,我就立即行动起来。我借来一辆三轮车,一个学生宿舍一个学生宿舍去收集。开始有些同学不大理解,有的说我要开“二手市场”,想赚外快;有的笑话我不像个大学生,是个“破烂王”;更有的讥讽说我想出风头。但我不管这些,我觉得,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必须坚持下去。 那段日子,我一共收到了鞋子500多双、衣服4000多件、被褥100多床。学校团委了解到我的情况后,很支持我,专门给了我两间房子用于放置物品。我精心地打理这些东西,像超市一样整整齐齐摆出来,让来领取的同学感到就像买了新东西一样。从贫困生到农民工,每送出一件物品,我就一阵兴奋。 只身去甘孜支教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我心急如焚,当天晚上我便向学校申请负责组织向灾区募捐的活动,并连夜召集了116名志愿者。为了募集到更多的善款,我和志愿者们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宣传动员群众捐助。为了表达对捐赠者的敬礼,每次受赠,我都向捐赠者深深鞠一躬,有时一天要鞠躬上千次,累得腰都直不起来。晚上回来我也顾不得休息,忙着清点当天的募捐款,及时在校园网上公布数额,每天都要忙到凌晨两三点。 同年8月,我一个人前往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支教。这次,没有任何人知道我去支教的事。看着藏区孩子求知的眼睛,我的心像被净化了一样。我每天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的。不仅给孩子们传授书本知识,还给他们讲述大山外的世界。 今年4月在部队见习锻炼期间,当我得知青海玉树发生地震时,眼前仿佛又出现了那些惨不忍睹的情景。再大的困难除以13亿也会变得微不足道,这句话在我脑海里徘徊。我于是联系学校老师,将自己刚刚获得的“茅以升教育希望之星奖学金”和“校长奖学金”共5000元,全部捐献了出去。 要说这几年我做了什么,我觉得,我只是走了自己应该走的路。有时遇到困难,想到母亲愧疚的眼神、乡亲们皱巴巴的资助款,我就觉得,自己必须要去积极面对。 回顾自己走过的路程,我始终觉得,生活上可以不富裕,但精神上不能贫穷。通过QQ群,我把自己的生活经历、人生蜕变“晒”在网上。并不是要展现自己做得怎么好,只是想表明一种人生态度:活着就是最大的希望。当遇到困难时,我想说,阴霾之后必会是阳光。几十年后,我想,我还会坚持我的人生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