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修水县按照“生态环保、节能增收”沼气利用原则,大力实施农村沼气工程,实现了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双赢的目标。目前,该县累计建成沼气池3.3万座,每年可减少污染排放600多万立方米,可产生沼气580万立方米,相当于节约煤炭9500吨、液化气4800吨或森林近4万亩,全县11万余农民群众受惠。 修水县先后争取到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和沼气能源建设项目,大力支持农户和养殖大户建设沼气池。对新建沼气池的农户给予800至1500元的资金扶助。加强沼气能源开发,鼓励农户充分利用废弃作物秸杆和人畜粪便发酵成沼气,用作燃料,将沼渣沼液综合利用,引导农户走“猪-沼-菜”、“猪-沼-鱼”的循环经济之路。据该县农业局能源站初步估算,沼气用户年均受益在1600元以上。征村乡洲上村生猪养殖户任兰花建起了沼气池,用沼气烧饭炒菜,利用沼渣沼液种植4亩蔬菜,形成“猪-沼-菜”的发展模式。一年下来,不但节省肥料钱和煤气等开支3000多元,还提高了生活质量。
同时,该县鼓励和重点扶持大型养殖公司建立大型沼气池,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增加企业效益。扶持江西兴源牧业有限公司投资260万元建设容积为530立方米的USR中温发酵罐及容积为580立方米的地埋发酵池,目前沼气工程已进入扫尾阶段。建成后每天可消耗掉20多立方猪粪,产生600立方沼气,可以供一台50千伏发电机组长期发电。
该县在大量建设沼气池的同时,坚持同步推进沼气服务体系建设。县财政加大投入,为县能源站补充工作和技术人员,增加办公用房,配备工作用车,增强能源站的业务指导能力。每年集中培训沼气技工,统一沼气池设计图纸和技术标准,按“一池三改”施工要求,将新建沼气池与改厨、改厕、改栏相结合,确保人畜粪便和生活污水全部入池发酵,达到沼气池建成一座、成功一座、发挥效益一座的目标。建立健全农村沼气建设服务网络,已建立县级服务站1个,乡村服务点44个,配备持证高级沼气技工105名,实现沼气服务网络全覆盖,确保沼气工程长期发挥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