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谷风 视频 图片 旅游 财经 教育 生活 文化 人物 档案 交通 观点 资讯 服务 专栏

民间故事

旗下栏目: 修江源 文化艺术 书刊 小说 诗词 散文 书画 记实 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之三 巧姑解纷争

来源:高崇民间文学 作者:梁大新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7-29
  在旧社会时期,西港杨墩下梁家有一位声名远扬的女子。她不仅知情达理,而且贤慧厚道,在当地可是出了名的热心肠。谁家有了家庭矛盾,她总是热心地前去调解,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和口才,往往能将事情处理得妥妥当当,深受乡亲们的敬重。
  这位女子本姓李,娘家是大椿李家村的大户人家。她的娘家有三个侄子、三个侄媳,还有十多个侄孙子女。一家人日子过得风生水起,衣食无忧。 
  然而,平静的生活却被一棵大柏树打破了。这棵柏树长在侄子们家门前,是上一辈种下的。老大住在右边,老三住在左边,老二住在中间。老大坚称这棵树是自己栽的,老三也不甘示弱,认为树归自己所有,老二则觉得兄弟三人都有份。三兄弟为此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
  他们请了当地不少人来调解,可都无济于事。老三灵机一动,提议把姑姑接回来,心想姑姑说话有份量,一定能解决这个难题。大家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于是赶忙行轿驾马,把姑姑接回了娘家。
  姑姑到了娘家,侄媳们热情地招待她。第一天,天色已晚,姑姑什么也没说。第二天吃过早饭,三个侄子迫不及待地向姑姑诉说了争树的事情,将前因后果一五一十地讲了出来。可姑姑只是端着水烟筒,悠闲地吸着烟,不紧不慢地说了一句:“别急,我大老远回来一趟,先让我好好休息休息,有啥好吃的,给我弄点来。”侄子们无奈,只好走开,让三个媳妇准备中午饭,各自去忙自己的事了。
本文来自修水网

  到了第三天,情况依旧。姑姑和邻居们聊聊天,绝口不提门前柏树的事儿。其实,她心里跟明镜似的。第四天,三个侄子实在忍不住了,质问姑姑:“姑姑,我们把您接来是干啥的?不就是为了解决门前这棵柏树的事儿吗?”  
  这时,姑姑才缓缓开口:“这棵树啊,确实是我哥栽的,就栽在老二门前。不过,门前的场地你们兄弟几个都有份。但我觉得,这树你们就别争了。我都六十多岁的人了,连副棺材都没有。你们看,能不能行个方便,把这树给姑做副棺材?”
  三兄弟听了,异口同声地说:“姑姑要做棺材,我们当然同意,这树我们不争了。”
  第五天,侄子们请来了构山师傅,把树砍倒,截断后用马车拉到了西港。一场因柏树引发的纷争,就在姑姑的巧妙调解下,像烟雾一样消散得无影无踪。

  作者简介:梁大新,汉族,江西修水西港人,本人高中文化,76年毕业于马坳区中。爱好文学,业余时喜欢写的古体诗词,在本县,宁溪诗韵,高崇民间文学发表多次诗词文章,还有多首拙作登上网络平台。

责任编辑:梁大新

上一篇:西港浊港洲的传说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

最火资讯

首页 | 山谷风 | 视频 | 图片 | 旅游 | 财经 | 教育 | 生活 | 文化 | 人物 | 档案 | 交通 | 观点 | 资讯 | 服务 | 专栏 | 修水视频

赣ICP备09008563号-2 修水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330016260 QQ:303998284 修水网超级群:2756263 房产家装群:117835007 邮箱:163.www@163.com

赣公网安备 36042402000001号

Power by DedeCms 赣ICP备09008563号-2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