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谷风 视频 图片 旅游 财经 教育 生活 文学 人物 档案 交通 观点 资讯 服务 专栏

谢小明宁红史话

旗下栏目: 冷建三专栏 周湖岭专栏 周斌专栏 东方啸专栏 卢曙光专栏 刘经富专栏 谢小明宁红史话 石平专栏 修水书画

宁红史话:宁红首创怀远人

来源:修水网 作者:谢小明 人气: 发布时间:2023-04-01
  几十年来,人们都说修水宁红茶创制于1821年,这个年限是据清朝叶瑞延《纯蒲随笔》记载:“红茶起自道光季年,江西估客收茶义宁州,因进峒教以红茶做法。”得来的,“道光季年”的“季年”有多种理解,如,360百科解释季年为晚年、末年;第三年。那道光季年就是1823年。又如,古时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作次序,季是最小的。伯仲叔季,季排第四。道光元年是1821,那季年应该是指1824年。不论是1821、1823、1824,也就是说宁红茶始创于道光年间。
(吴觉农题词)
  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说:“宁红是历史上最早支派,宁红早于祁红九十年,先有宁红,后有祁红”。根据这种说法,宁红茶始创于1785年的乾隆年间。因为祁红始创于1875年,光绪元年(1875),胡元龙在培桂山房筹建日顺茶厂,用自产茶叶,请宁州师傅舒基立按宁红经验试制红茶。胡云龙也因此成为祁红创始人之一。

(祁红鼻祖胡元龙)
  民间有个传说是这样的:朱元璋率兵长年征战中,一次兵至宁州漫江乡时,正逢春夏之交,山间瘴气令疲惫不堪的士兵一病不起,上吐下泻,浑身发烫,几日下来更见虚弱。而乡野山间无医少药,将士们一个个急得六神无主。正在这时,当地一老者敬奉以变色茶药(发酵红茶),不想士兵饮后倍觉清爽,三杯下去病去疴除,休养几日后又虎虎生威。病愈后,因见宁红茶外观乌赤,汤色红艳,希望从此抗元事业红红火火,“红”在民间有“吉利、兴旺”之意,而宁有天下安宁平静之义,于是明太祖金口御赐“宁红”。
本文来自修水网

  其次是《修水问茶》的记载: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九月,由蒸制茶改发酵散形红茶。至明宣德年间已形成成熟的红茶制茶工艺。乾隆年间,宁红茶始创成功。一种名叫“宁红”的茶在修水横空出世。
宁红茶到底始创于何年?
  首先从漫江佛坳岭“福济季茶亭”的碑刻信息分析,也能大致推断出客家人事茶的年代。《福济季重建茶亭叙》云:“乾隆三十四年(1769)募化修寺并建亭……敛金施茶”,“嘉庆五年(1800)乡先辈二十人解囊成季,多寡有差。颜曰福济。……而季之息渐丰。……为烹茶者工食茶薪费。”这些信息表明最早在1769年,最迟在1800年漫江就盛兴红茶。从福济茶季二十人芳名中看,有当地邱氏8人,郭氏5人,张氏3人,何氏2人,赖氏1人,严氏1人,均为早期迁入武乡的客家人。

(漫江福济季茶亭)
  笔者调查了大量史料,认为宁红茶始于康乾,成于道光,盛于光绪。并得益于修水怀远人(客家人)。
  怀远人这个称呼,只有修水、铜鼓两县才有。怀远人就是“棚民”、“客籍人”、“客家人”。同治版《义宁州志》卷十二说:“夫人贵自立,土客何常之有,目今附籍之人,苟能安居乐业,渐摩兴奋,今日之棚客,即异日之土著也。”这里说的“附籍之人”,指的就是“棚民”、“客籍人”。“附籍”必有一个主体予以依附,这个主体即是早已入籍的本地人,即土著。“异日之土著”是说“棚民”、“客籍”之人,将来也会成为本地人。

xiushui.Net


  怀远人的语言,人称“怀远话”或者以“泥里催里”、“伲等崖等”“嘛咯”等模拟声调的方式来予以称呼。怀远人大多都来自福建西部、广东东北部、江西南部。清初修水有明末起义军李自成、白莲教的军队数万人先后攻占修水,连年兵燹,久经逃绝,人丁大减,荒缺田地。为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宁州知州斑衣锦奉旨向闽、粤、赣南等地发帖,招民前来开垦荒田山地,闽、粤、赣南有数十个县的客家人,扶老携幼,成批迁来修水,开垦荒地。主要于康熙二十年(1681)至同治的百多年间,迁居修水的客家人有一万多人,主要分居于宁州的武、安、奉、崇、高等乡的山区老林(其时铜鼓属宁州辖,称上武乡),他们刚来时或搭棚居住,或居石崖中,史书上称之为棚民。雍正四年“因安辑棚民”“设守备、千总、塘讯”“以厄其吭”。把棚民列入“匪累”,在户籍登记中,另设“附籍”登记在“怀远都”册子里,从此就有了“怀远人”的称呼。

(《义宁州志》关于怀远人的记载)
  清道光四年《义宁州志》载,为了便于征收茶税,“朝廷在分宁设置买茶场,分别在梁口(今太阳升镇辖)和查田(今渣津镇)设立税场”。 修水网
  “道光年间宁茶名益著,种莳殆遍乡村,制法有青茶、红茶、乌龙、白毫花香砖各种”(同治十年《义宁州志》八卷十三页),由此可见,宁红茶在道光初年就遍布全县并大量生产,成为县级财政及百姓的主要收入,因此宁红茶创始于道光年之前。
  吴觉农《茶经述评》(中国农业出版社,1987年5月版第92页)载:红茶的发源地是福建。至于福建红茶的向外传播,则可能是由崇安开始,其传播的主要路线,可能是先由崇安传到江西铅山的河口镇,再由河口镇传到修水,后又传到景德镇(过去的浮梁县),后又传到安徽的东至(至德县境),最后才传到祁门。
  笔者认为这条传播路线不一定完全正确。
  《客家人在修水》载:“宁红茶的发源地却是在客家人主要聚居之一的下武乡漫江。”
  《客家人在修水》还载有:“曹家坳与上竹之间有一户从福建上杭(一说安溪)迁来的客家人姓谢,名学超,有三个儿子,他的后裔经常可听到老人说,邓家城,冷水坑,大坊、朱里,岩埚等处的梯田及茶蔸,都是祖手上开垦出来的。可惜,越传越模糊,大概是乾隆年间的事。”
  又载:“谢尚荣乾隆丙子年(1756)由福建汀州上杭六甲湖洋乡,迁入义宁茶舍冷源立业种茶,有茶行数间。”“谢文焜、谢文炘、谢瓒延、谢开麻乾隆丙子年(1756)由福建武平迁义宁州高乡三十八都茶舍立业,分别在古路源、龙洞、苦竹坑、冷源埂种茶维生。”
内容来自xiushui.Net
(光绪版《谢氏宗谱》)
  考证光绪二十一年乙未(1895年)《谢氏宗谱》发现谢学超、谢尚荣、谢文焜、谢文炘、谢瓒延、谢开麻均为叠山公后裔,由闽西的武夷山区迁修水垦荒定居。其祖先叠山公即谢枋得就是“茶王公”“茶神”。
  谢枋得,(1226年3月23日-1289年4月25日),字君直,号叠山,别号依斋,信州弋阳(今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编选《千家诗》流传八百多年。和文天祥同榜进士,同朝为官。咸淳三年(1267)以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力拒元将吕师夔的围攻。信州失陷后入建宁唐石山,变姓名,已而卖卜建阳市。宋亡,居闽中。至元二十三年(1286)为程文海所荐,辞不起。福建行省参政魏天佑强之北行,至大都,不食而死。相传谢枋得来到感德槐植等地讲学,他竭力劝道民众开垦荒地,种植茶叶。有一次,他看到一片地。不长树木,只有一片密密麻麻的茅草,便告之鸾哥兄弟适合开掘茶园。他们把想法告诉家人,但却遭到母亲的强烈反对。为开垦茶园,母子反目。在谢枋得帮助下,兄弟反复劝导母亲,最后其母亲终干答应鸾哥兄弟开垦茶园。在谢枋得极力倡导下,时左槐的黄姓、张姓、欧姓、林姓均有村民响应,在原来种茶基础上又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民感其德,尊其为“茶神”,并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立集福堂供奉。从此,“茶王公”成为安溪感德镇独一无二的信俗。谢枋得在感德还留下著名茶诗《觅茶》:“茂绿林中三五家,短墙半露小桃花。客行马上多春日,特叩柴门觅一茶。”明朝中后期(约公元1568年),始创正山小种红茶,开创世界红茶之源。因为清乾隆年间迁宁的客家人大多来自武夷山区的县市,其祖先有种植制作正山小种红茶的经验,所以茶舍的谢氏客家人种植茶叶应该是武夷山带来的正山小种,制作的也是红茶。
内容来自xiushui.Net
(福建安溪谢枋得茶王公庙)
  下面我们又来看看另一组客家人史料。
  光绪七年辛巳(1881年)《郭氏宗谱》载:“郭子秀公生于清康熙三十年(1691)辛未四月初三日辰时,祖居上杭永清乡茶山蛇形,移居广东嘉应州镇平县石寨乡石寨村(现广东省蕉岭县北磜镇石寨村狮公堂),于清雍正四年(1726)丙午同母迁居南昌府宁州奉乡十六都(现何市镇湴浆村)茶源居住,开垦业茶。”
  又载:“崇章又名舜如,于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戊子岁年间,由江西赣州定南厅潭庆堡迁入修水县山口镇南溪村立业安居。……首先在山牛湖打蓬暂住,后来在白屋里正式做起一个比较正规的蓬居住。率子孙发奋图强,披星戴月,挖荆斩棘,开荒作土地 200 余亩,栏河堵堰,修渠引水,砌堤造田,共有水田 80 余亩,解决生活食饭大事。垦山造林,大量植树,松杉竹茶,有茶园 200 亩,大种油茶,有油茶山 1000余亩,年售茶油 3000 余斤,干红茶 2000 余斤。”

(光绪七年《郭氏宗谱》)
  明代及明末清初,随着武夷正山小种红茶和乌龙茶生产加工技术的先后出现,明嘉靖四十七年(1568年),这一年的春天由于一个偶然事件的发生,使武夷山人发明了全发酵红茶的制作技术,武夷茶由此开始峰回路转。红茶制作技术的出现不但使武夷茶逐渐恢复了元气,也为此后武夷乌龙茶(岩茶的横空出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约于明末崇祯十五年前后(1642年),创造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制茶技术,就是具有“三红七青”特征的武夷岩茶。乌龙茶这一新的茶叶加工技术终于脱额而出,并且迅速红遍大江南北。

内容来自xiushui.Net


  从以上三个史料可以推测,清康熙、雍正年间迁宁的郭氏客家人,其祖籍福建武夷山区,或直接由闽迁宁,或由闽→粤→宁,或由闽→赣南→宁,其祖就掌握了种茶制茶技术,而且是武夷正山小种红茶和乌龙茶。因此这些客家人迁宁后发现这里的土质、气候与武夷山区非常相似,适宜武夷正山小种的种植。通过引进品种试种到大面积种植,再到推广发展。奠定了宁州茶种及宁州红茶制作技术的基础。
  也就是说修水民间最早出现规模生产红茶的年代是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郭氏迁宁开始,最迟也在乾隆丙子年(1756)福建汀州谢氏迁宁州茶舍始创并成规模生产正山小种红茶。但这个年代只是客家人种植制作红茶,没有宁红茶品名而已。
  说到宁红这个品名,还要从漫江沙溪郭氏说起。
  我国茶叶亦早有出口。17世纪时即有荷兰人来澳门购茶,而以陆路输俄国为大宗。18世纪起,海路出口日增,以输英国为主。
  1820年,西伯利亚总督波兰斯基对俄国商人说:“俄国需要中国丝织品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棉花也差不多结束了,剩下的是茶叶、茶叶、还是茶叶。”自此中国与俄国的茶叶贸易日益增长。
  在此之前的茶商,基本上是从事国内贸易的旧式商人,其经营出口茶者,除晋商的中俄恰克图贸易外,也只是将茶卖与广州十三行,本身不与外商打交道。

xiushui.Net


  就在这个年代,漫江沙溪郭氏十六世郭兴德有兄弟七人,其排行老二,“幼从拳师杨文昌习武,勇猛过人。”势众力强。郭兴德(郭敏生祖父)与两个弟弟常年经商于广州十三行,他们自宁州贩运米粉、夏布、绢织、桐油、茶油、苎麻、茶叶等山货至粤,回程再在广州采购海产、广货、叶扇、荔枝、象牙细工、银细工、砂糖等。在广州十三行结识了广帮茶商郭紫轩(系五十年代担任上海丹麦宝隆洋行买办郭惠伦的父亲,漫江和生祥茶栈老总郭佩堂的祖父)。漫江沙溪的郭兴德与粤商郭紫轩是福建同宗,百年前是一家。

(广州十三行)
  广州对外茶叶出口贸易的地位有所下降,粤商乃分赴湘鄂皖赣闽等省茶区从事制茶、购销、经营茶山等活动。道光初年,中英贸易为英国东印度公司所垄断,出口业务虽由广州十三行经手,但利润大多被东印度公司所夺。又因系广州一口通商,茶商将茶叶由江南产区翻越大庚岭运至广州,路途艰远,需时六周至二个月,费用很大。广州茶叶贸易越来越不好做。外贸中心开始转移上海。徽州绿茶集中屯溪,由新安江经杭州转上海;祁门红茶或经屯溪,或经九江运上海;水运都不过10日。浙东平水茶由绍兴起运,经杭州到上海,只需5日。而武夷山茶运福州出口,只需4日。上海、福州成为两大茶叶口岸。广州对外茶叶出口贸易的地位有所下降,粤商乃分赴湘鄂皖赣闽等省茶区从事制茶、购销、经营茶山等活动。广帮茶商郭紫轩遇上了家住湘鄂赣交界的宁州茶区的同宗——郭兴德兄弟,如鱼得水,即随郭兴德兄弟来到漫江考察,并投资经营茶山,从事制茶、收购散户红茶,精制加工后,取名宁州红茶,销往上海,交由上海义升行仓栈的阿林(Alum音译)经手贸易。宁红由此产生。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阿林(Alum音译)是上海开埠初期,随外国洋行北来的一个广东散商,开始充当英国商人的掮客,他在上海一方面教授本地商人以中西交易方法,同时将英国制造品介绍推销到内地,又推动内地丝、茶商人来上海与外商交易。由于博得英商的信任,遂给予贷款8,000元开设一家义升行仓栈(EsangHong),当时几乎所有外商都把货物交阿林处理。
  因漫江散户交售的红茶传承了福建武夷山正山小种红茶的工艺,质量上乘,
  阿林及外商非常看好宁州红茶,“宁红”茶成为上海市场的名茶,畅销欧美。
  清朝叶瑞延《纯蒲随笔》记载:“红茶起自道光季年,江西估客收茶义宁州,因进峒教以红茶做法。”就是记录此时此事此茶。
  《客家人在修水》有“沙溪郭氏以客家乡亲关系,引来广东茶商,为宁红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条件和动力。”
  《义宁州志》有“道光年间宁茶名益著,种莳殆遍乡村。”
  下面几则有关客家人事茶的史料可以印证“宁茶名益著,种莳殆遍乡村”。
  《客家人在修水》载:护仙坑,地处安乡十三都,两山之间,有山涧弯曲10余里注入修河。早年人迹罕至,清康熙年间有陈、何、邱三姓由闽迁居于此,除了造田种粮食外,早年主要种兰,后来没有了市场,改种茶叶。那时种茶只是一丛一丛栽种,因此称“茶兜”。依着山势,开垦出梯田一样的旱地栽种。每块地并排种上几兜,称“几行茶兜”。这种地叫“茶兜土”。行间套种红薯,成为主粮之一。产茶多少,多以“秤”为单位称呼,如果某地产的茶叶数量,可以够上设一个收购点,即称某地  有一“秤”茶。护仙坑即有“一秤”茶。可见当时的茶叶数量。这里的茶兜,直到解放后虽然早已没有人管理了,附近还有不少人到那里去摘“野茶”(即无主的茶)。
  又载:漫江街自西向东,分为杜家庄、牌坊下、洞下三段,清光绪年间,茶庄林立,据考察尚可记忆庄名的有新泰、顺丰、阜昌、义泰祥、怡和福、达顺、忠信昌、益源、福泰隆、厚生隆等。
HULING

  再载:黄沙港的客家人张必昌、张介眉,于光绪年间在漫江创建“义丰隆茶庄”,转运经营茶业。几年间,获利无数,家业大增,购得田租800余担。在黄港等处又购茶园多处。如:雷打,桃城、茶兜锅、园周圾、香草城、吓蚣脑、麻塌等处,大大发展了这些地区的茶叶生产事业。
  光绪七年辛巳《郭氏宗谱》载:
  郭家祖公蒸尝祀产宾兴学田出租谷共计三十二担,食茶山土出租钱二吊八百文正。
  礼兴公蒸尝祀产田租谷共八担半,食茶土出租钱一吊一百文正。
  家耀公文星季租息田租谷共二十三担半,油茶山、食茶山出租钱共二十一吊正。
  新厚堂蒸尝祀产租息田租谷三担正,油茶山、茶蔸土出租钱八吊七百文正。
  仁者堂蒸尝祀产租息田租谷三担正,油茶山、茶蔸土出租钱一十一吊八百文正。
  永昌堂尝产田租息,租谷共计七十二担正,茶蔸土租钱四吊正。
  说明其时茶叶以等同于田租,是主要农业经济作物,可以租赁、交易。种植自然会广。
  又载:仁金,字焕彩,例受乡钦大宾,清嘉庆十一年丙寅(1806),举家迁址卜居油坳,公及其后裔勤创业,植油茶,商茶叶,苦发展。由原初购三间庄房,后发展到大小住房五十四间的郭氏大院。尤焕彩公孙秉乾,以课读耕稼为主,发展茶业,振兴企业,多种经营,拓展致富门路。到子(郭)莲士止(莲士 男1851-1910)拥有庄田四 十处,租田六千亩,修水商铺三十余间,西摆茶行三所,杭口谓称郭半街,溪口、 漫江、三都等地创办了茶叶初制厂……成为义宁州首富。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谱中《赠大坳朝选先生夫妇传》云:见夫茶业,其利甚厚。《彦臣公夫妇合传》云:公乃主张茶业,与莲士辅臣公戮力匡赞,如左右手以致获利较前甚钜,其商业鼎盛一时,尤为近所罕覩。《春浦先生序》 云:以食茶油茶为大宗专利者于山市设立油行。
  在清代晚期,茶叶鼎盛时期,依照年长者的回忆,可以说是“逢山必有土,有土必有茶”。
(漫江宁红茶园)
  宁红茶就是怀远人在聚居地修水漫江等地种植并发展起来的。沙溪郭氏以客家宗亲关系,引来广东茶商,为宁红茶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光绪四年,郭庭仪茶庄所产"宁红贡品"在南洋劝业赛上,获得最高奖誉。怀远人罗坤化凭他精制茶叶的技艺,在他开设的"厚生隆"茶庄中,亲手制成"宁红白字号"新品茶叶100箱,运往汉口,每箱以100两白银高价出售给俄国商人。时值俄国太子来华游历,途经汉口,发现该茶色、香、味、形俱美,品质极佳,因而赠给"茶盖中华,价甲天下"的匾额,罗坤化被称"茶大王"、"茶工祖师"。由于宁红茶开发和传播,使修水本地人学到了该茶的栽培技术和加工工艺,宁红茶的生产得到迅速的发展,远销俄国、西欧和东南亚许多国家和地区。

本文来自修水网


(罗坤化获奖图)
责任编辑:谢小明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宁红史话:红茶故乡义宁州

最火资讯

首页 | 山谷风 | 视频 | 图片 | 旅游 | 财经 | 教育 | 生活 | 文学 | 人物 | 档案 | 交通 | 观点 | 资讯 | 服务 | 专栏 | 修水视频

赣ICP备09008563号-2 修水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330016260 QQ:303998284 修水网超级群:2756263 房产家装群:117835007 邮箱:163.www@163.com

赣公网安备 36042402000001号

Power by DedeCms 赣ICP备09008563号-2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