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谷风 视频 图片 旅游 财经 教育 生活 文学 人物 档案 交通 观点 资讯 服务 专栏

红色修水

旗下栏目: 红色修水 修水古建 修水文物 古树

“江西省立第六师范”的革命烈士

来源:古城旧梦 作者:朱旭东 人气: 发布时间:2023-07-01
  在江西早期革命中,部分师范学校成为培养革命骨干的摇篮,一批批师范学校的激进知识分子在反帝爱国运动中经受革命洗礼,从新文化运动中接受和传播马列主义。民国时期位于九江市的江西省立第六师范就是其中的代表者。
       江西省立第六师范学校,俗称“九江六师”,是九江创办最早的近代师范学校之一,在九江教育史上写下了师范教育第一篇。学校创立于1918年,校址位于九江市区大莲池文庙(孔圣庙),其前身可溯源至1909年创办的九江府中学堂。1927年2月该校与江西省立三中合并,更名为江西省立九江中学。1949年9月更名为江西省立九江师范学校,1968年学校被撤销。1971年成立九江地区五七教育学校,1972年9月更名为九江地区师范学校,1973年冬复名为江西省立九江师范学校。2006年4月,九江师范学校与九江职业大学合并重组新的九江职业大学。
       “九江六师”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是中共九江早期党团组织,青联、学联等革命团体最活跃,成员最多、最集中的地方,是培养革命骨干的摇篮。该校学生卢成宝是九江团小组最早吸收的团员之一,1924年1月,社会主义青年团九江团地委成立,卢成宝当选为委员长;“九江六师”第四团支部,是九江城区建立最早的五个基层支部之一,唯一的学校支部;该校共青团员陈冰、向热生、张如龙、刘乙照等是中共九江党小组最早吸收的一批党员。同时,该校又是江西青年学会九江分会成立地,社会各界民众声援“五卅运动”等重大政治活动集会地。 xiushui.Net
       时势造英雄,“九江六师”走出了九江及赣西北、赣东北地区党团组织创始人与领导人、早期党团员、学运、青运、工运、农运、苏维埃运动领导人,红军将领、社会活动家等著名的革命者:丁省三、丁藩、王季民、王希圣、方谊修、刘乙照、朱志鹄、向热生、余经邦、费铁云、张如龙、张去畏、李新汉、李金汤、陈冰、陈秋光、陈钧、陈瑞仁、欧阳昆、欧阳英、胡止戈、姚辅唐、谈仁存、徐凌云、徐保晋、龚载阳、萧厚德、熊好生、蔡若虹、樊策安、樊任民、樊废级、樊益清、樊炼……
       从“九江六师”走出的革命者遍布大江南北、四面八方,不计其数。这是一个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牺牲惨重的群体,牺牲时大多年龄在20至30岁左右,青春韶华。1927年“8·9”大校场(今“和中广场”)大屠杀,25名被害的共产党员,就有至少6名“九江六师”的学生。据不完全统计,九江市所辖县、市、区几乎都有“九江六师”走出的在册革命烈士,仅修水县从该校走出的著名的革命烈士就超过13人。
       大莲池畔,幕阜九岭,铜鼓石旁,鄱湖之滨,大江南北……“九江六师”的先烈先辈们,就像一颗颗闪耀的金星镶嵌在天际,光芒四射。历史的丰碑上,永远铭刻着他们的丰功伟绩;岁月的长河里,永远传颂着他们的信仰故事……
张如龙:“不革命的滚回去!” xiushui.Net

       张如龙(1906-1927),修水县征村乡人,长兄张仁石、次兄张如鹏均较早接受新文化思潮,投身民主革命活动。受其熏陶,张如龙于1923年8月考入“九江六师”,与蔡若虹、欧阳昆、向热生等进步同学交往颇深,积极投身爱国学生运动。
       1924年1月,张如龙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同陈冰、向热生等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参与组建国民党九江地方组织的筹建活动。负责江西青年学会九江分会筹备处工作并担任九江学生联合会主席。
       1926年4月,中国共产党九江特别支部成立,张如龙负责团的工作,担任团地委组织部长。又受党组织委派,担任国民党九江党部执行委员会委员兼宣传部长。张如龙担任团地委组织部长(代书记)期间,先后配合了五位六届团地委书记工作,为中共九江党组织培养干部奠定了基础。
       1927年3月16日,蒋介石亲至九江,直接授意国民党右派于17日制造惨案,捣毁国民党九江市党部、总工会、学联等革命团体,杀害工人纠察队员。面对国民党右派的反革命暴行,张如龙等共产党人积极组织民众进行反击,捉拿反革命凶犯,捣毁国民党集结的九江县党部,公审“三·一七”反革命暴乱为首分子,处决6名凶犯。
本文来自修水网

       5月底至6月初,由于汪精卫右派中央政府纵容,九江浔湖警备司令金汉鼎“礼送”已公开身份的国民党市党部常委兼组织部长严燕僧等共产党员出境。在严酷的情况下,张如龙毅然接任国民党市党部代理常委,继续领导社会各界坚持斗争,争取中共领导的革命武装纷纷集结九江,准备实行武装起义。在蒋汪合流、大革命失败的恶劣环境下,使斗争持续保持高涨态势。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7月15日,汪精卫撕开“假左派”的面纱,在武汉公开发动反革命政变。7月29日晨,汪精卫偕孙科、张发奎从武汉抵达九江,责令江西军阀朱培德立即对“连载揭露蒋介石、汪精卫反革命、假革命嘴脸文章的”《国民新闻》查封停刊。
       当日上午,为“迎接汪主席御驾亲临”,时任国民党九江市党部代理常委兼宣传部长张如龙召集社会各界在市党部机关礼堂召开了一个名为欢迎实是反汪的群众大会。
        “欢迎仪式”热烈隆重。市党部大门楼上悬挂着:“热烈欢迎汪主席莅临九江视察”,进门过道上的两条横幅写着:“热烈欢迎汪主席莅临九江指导革命”“九江人民爱戴革命亲民的汪主席”,礼堂主席台正中,吊着“以实际行动拥戴汪主席的革命路线”“革命的站在左边来,不革命的滚回去”的巨幅标语。环顾会场,到会人员基本都站在左边,右边一半座位都是空的。 修水网
       汪精卫从进大门时兴高采烈到心口渐渐发凉,到达会场时已是满脸火气,“中了共产党人的耍弄计策了”这是汪精卫知道却没有想到的,但面对民众怎能转身退场,只好硬着头皮上了主席台,还得装着满脸堆笑。
       哪知半路杀出孙科,他想讨好汪,就责问参加迎接的官员,“这是什么情况?什么意思?”张如龙一边引导汪等人主席台入座,一边笑着回答孙科问话,同时有意让在场人员听到:“革命的站在左边来,不革命的滚回去!这是汪主席说过的语录,我们拥戴汪主席就应牢记他的教导,遵循他的革命思想呀!”没等孙科回答,张如龙又转向汪精卫:“汪主席此时亲临九江就是要以革命的希望来鼓励民众,谁反对汪主席的革命指示,就是人民的公敌……”
       随后,张如龙在台上致欢迎辞时,又沿用了“革命的站在左边来,不革命的滚回去!”这句话,并提高语气,一边讲,一边打着手势,嘲讽、辛辣地以“汪精卫自已说过的话”警告汪精卫要悬崖勒马。一向“温文尔雅”的汪精卫尴尬至极,脸红一阵、白一阵,想退出会场,又感到有失“领袖”身份,只好讪笑着,着实不是个滋味…… 本文来自修水网
      1927年南昌起义失败后,受到打击的驻赣滇军与当地反动势力相勾结,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进行疯狂报复,8月7日,市党部代理常委张如龙、市总工会委员长彭江、南浔铁路总工会委员长熊好生等70余名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国民党左派人士被逮捕。8月9日,国民党反动当局将张如龙、彭江、熊好生等26人在东门大校场集体枪杀。张如龙遇害时年仅21岁。

“幽居双骄”樊任民、王季民

       幽居,坐落于罗霄山脉北支的幕阜山东麓,地处平江、修水、铜鼓三县交界,隶属铜鼓县棋坪镇,面积48平方公里。这里山清水秀,幽谷逸林,土地革命时期,一度曾是湘鄂赣省委、省苏、省军区驻地,为革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涌现出铜鼓人民的好儿子,“幽居双骄”樊任民、王季民等著名的革命烈士,被授予“省级红色名村”。
       樊任民(1899-1932),1899年出生,自幼聪明好学,与王季民、朱思孟等就读于幽居养正学堂,后入铜鼓至诚高小读书,1922年秋考入“九江六师”。王季民(1903-1930),派号王庭照,1903年出生,在兄弟四人中排行最小。品学兼优,兄弟仨都发蒙于父亲创办的养正学堂,1923年秋考入“九江六师”。 本文来自修水网
       樊任民、王季民在“九江六师”学习期间,受学校党团组织的影响,激发了反帝反封建的思想,不断接受新思想、新文化的熏陶,政治上日臻成熟,相继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1925年7月,樊任民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8月,樊任民毕业回到铜鼓,在至诚学校谋了个教师职位,很快与共产党员陈葆元、陈逸群取得联系。是年冬,秘密成立了中共铜鼓支部,陈葆元当选为书记,樊任民为宣传干事。中共铜鼓支部是宜春市境内诞生的第一个中共党组织,从此揭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铜鼓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
        中共铜鼓支部建立后,樊任民被派往幽居组织农民协会,与原养正学堂(校)校长王镜明及随后毕业回乡的王季民在幽居、双坑、祖庄、大梅一带秘密开展活动。1927年春,樊任民主持在祖庄召开了农民协会成立大会,成立了由王镜明任会长的幽居农民协会,使幽居的农民运动迅速发展。1927年冬,王季民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3月,樊任民、王季民乔装打扮潜入南昌,混入敌人戒备森严的看守所,见到了被捕入狱的中共铜鼓党组织负责人陈逸群,听取他对铜鼓革命斗争的指示和意见。回乡后,便积极开展工作,当年4月,樊任民与王镜明、王季民被吸收为临时县委委员,同月铜鼓县红色恐怖队在幽居成立,王季民任队长。5月,樊任民、王镜明、王季民等又在棋坪双坑成立中共(铜鼓)特别六支部,王镜明为书记,樊任民、王季民为委员。 修水网
       1929年春,铜鼓县苏维埃政府成立,王季民被任命为苏维埃政府主席。同年11月11日,铜鼓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召开,改组了县苏维埃政府,樊任民当选为县苏副主席,不久改任主席。
       1929年12月,中共铜鼓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在幽居茶盘塘举行,正式成立县委,王季民当选为书记,樊任民当选为宣传部长。根据县党代会决定,成立了由王季民兼任队长,拥有千余人,六七百支枪的铜鼓县第一支革命武装——第一大队,给敌人以沉重打击。
       1930年3月和5月间,王季民、樊任民成功地动员和组织根据地人民举行了声势浩大的“三·一八”武装大示威和“红色五月”大暴动,苏区运动轰轰烈烈。“红色五月”大暴动后,铜鼓地方武装改编为湘鄂赣边赤色第三大队,王季民兼任政委。
        1930年10月,王季民因病未能随队行动,与照顾他的幽居区少共书记王振和互济会一名同志留守驻地幽居,赤色三大队由樊任民带领行动。当月30日早晨,突然遭到敌“游扬警察队”偷袭,王季民在突围中壮烈牺牲,年仅27岁。自1929年11月时任铜鼓县委委员、巡视员王镜明牺牲至1930年10月,不到一年时间内,王镜明、王仲才、王庭燕、王季民父子4人先后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内容来自xiushui.Net
       王季民牺牲后,樊任民兼任赤色三大队政委,接力与铜鼓县委县苏其他同志一道,领导对敌斗争,开辟苏区,取得一个个胜利,红色区域占据全县范围的60%,受到中共湘鄂赣特委的高度赞扬。
       1932年7月中旬,时任铜鼓县赤色警卫营政委的樊任民从湘鄂赣省苏驻地万载小源开会返回途中,与敌靖卫团遭遇,不幸被捕。国民党铜鼓县县长吴应镗以同学的名义出面劝降,樊任民始终不为所动,吴应镗连叹:“可惜了,可惜了……”凛然就义前,樊任民坚定地回答:“我只有一党,没有二党,你们杀了我,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红军早期政治工作领导人

       恨欲狂长刀所向,何惜百死报家国。“九江六师”先后走出了红五军一大队党代表陈秋光、红十军政治部主任李新汉、红十六军七师政治部主任王希圣等红军将领。他们有的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创建者之一,有的是赣西北修水、赣东北鄱阳等地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既是红军优秀的政治工作领导者,又是威震敌胆的指挥员。
       王希圣(1897-1930),江西修水人。从“九江六师”毕业后,在修水县第一高小任教,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7月,在中共江西省委特派员胡思先主持下,王希圣、樊策安、甘特吾、徐光华、张赤子等在修水县城青云门城楼召开会议,建立了中共修水第一个支部,王希圣任宣传干事。之后,王希圣被党组织派往奉乡开展工作,积极发展党的组织,组织农民运动。

HULING


       1930年8月,红十六军成立,辖七、九两个师,王希圣被任命为第七师政治部主任。同年冬,在湖南白沙对敌作战中,身中数弹,仍率部顽强苦战,最后英勇牺牲,时年33岁。王希圣是“九江六师”走出的红军指挥员中,最早为革命牺牲的一位高级将领。
       陈秋光(1905-1934),江西修水人。1922年秋考入南昌法政学校,因目睹校董、校长狼狈为奸,贪污受贿,坑害穷人,愤而辞学。翌年,陈秋光怀着忧国忧民的心情,考入“九江六师”,在校加入中国共产党。
       从“九江六师”毕业后,陈秋光回到修水从事革命活动。1927年2月,被中共修水支部选送到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学习回来后在靖林、台庄一带积极从事农民运动,为后来这一地区成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1927年冬,中共修水临时县委成立,陈秋光被选为组织部长。1928年9月,当选为县苏维埃政府宣传委员。
       1928年10月,红五军军委和湘鄂赣边平、浏、修、铜、万五县在修水台庄召开联系会议,会议决定将红五军和地方赤卫队武装混编成3个纵队、11个大队。湘鄂赣特委调陈秋光任红五军一大队党代表,率部周旋游击,活动在修平边界。 修水网
       1928年除夕,陈秋光率部在修水县游击大队配合下,在靖林西宫殿后山设伏,歼灭反动民团郑淑度、王久远匪徒170余人,缴获各种武器100余件,对这股敌人以毁灭性打击。
       1929年“九·二”扩大会议后,为适应苏区发展的需要,陈秋光奉命调回湘鄂赣特委。1930年6月,湘鄂赣边境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陈秋光被选为中共湘鄂赣特委常委、组织部长。后历任中共湘北特委常委、宣传部长,中共湘北特委书记等职。
       1935年1月,敌重兵围攻万载小源,湘鄂赣省级机关向铜鼓幽居转移。在铜鼓石鼓山铁树坳,遭敌伏袭,陈秋光不幸中弹,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年仅30岁。
       在闽浙赣苏区,有这样一位红军将领,方志敏同志称赞“他是一位乐观进取、英勇顽强的革命战士,是党和劳动人民的优秀儿子”,这就是“九江六师”走出的学子,红十军政治部主任李新汉。
       李新汉(1902-1931),江西鄱阳人。1916年就读于都昌县源渡小学,1922年考入“九江六师”。1926年春回鄱阳,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中共鄱阳支部成立,任组织委员。1927年9月,任赣北农工军第一师参谋,同年11月参与领导“珠湖暴动”。“珠湖暴动”后,率部分农民武装,参加了方志敏领导的“弋横暴动”。1928年7月,李新汉调任余干县委第二书记和湖口区委书记。1929年春,任赣东北红军独立第一团政治处主任。1930年7月,任红十军首任政治部主任。
xiushui.Net

       1930年下半年,红十军两次出击赣北,两克鄱阳县城,帮助鄱阳成立县、区两级党、政、军组织,李新汉还担任了鄱阳县革命委员会主席和县苏维埃政府主席。
       1931年4月下旬,闽北形势恶化,党组织派人请求红十军援助。为了扩大苏区,打通赣东北与闽北通道,巩固闽北根据地,红十军抽调骨干力量,组成红十军第三团由方志敏、李新汉率领进军闽北。此时,李新汉任第三团政委。
       李新汉身先士卒,冲锋陷阵,率红军取石塘镇,攻下赤石街,连战连捷。不幸,在围攻崇安城(今福建武夷山市)战斗中头部中弹,英勇牺牲,年仅29岁。
       “东西两际海,巨细难悉究。长辞试提挈,挂一念万漏。“九江六师”赓续延绵,沿革至今日之综合性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九江职业大学。经历百年沧桑,前尘往事,早已湮没在历史的红尘中。但她作为见证九江地区中共早期党团组织,学、青、工等革命团体的创立和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烈士为母校增辉,母校因烈士添彩。“九江六师”红色元素之丰富、历史文化价值之高,产生的革命者之多、成就之大、影响之广,都值得我们宣传、挖掘和保护。“九江六师”走出的先烈先辈们追求信仰,探索真理,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将与百年校魂同在,永远是后人受之不尽的宝贵财富! 内容来自xiushui.Net

【古城旧梦】出品
微信号:gcjm888888                    

       朱旭东:江西修水人,《古城旧梦》特约作者,从事检察、纪检监察工作卅余年。业余爱好收集整理撰写革命题材故事。
责任编辑:朱旭东

最火资讯

首页 | 山谷风 | 视频 | 图片 | 旅游 | 财经 | 教育 | 生活 | 文学 | 人物 | 档案 | 交通 | 观点 | 资讯 | 服务 | 专栏 | 修水视频

赣ICP备09008563号-2 修水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330016260 QQ:303998284 修水网超级群:2756263 房产家装群:117835007 邮箱:163.www@163.com

赣公网安备 36042402000001号

Power by DedeCms 赣ICP备09008563号-2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