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执法,从根本上整治违法排污行为 几年来,在县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和支持下,县政府组织开展了多次专项整治行动,有力打击了非法排污行为,各主要工业污染源主要污染物已基本实现达标排放。 一是清理整顿违法排污企业。近年来,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清理整顿不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身体健康”活动,关停了县纤维板厂、县造纸厂等一批重污染、难治理的排污企业,查封了香炉山、布甲乡高湖和土龙山金矿7个违法采矿点;炸毁孙岭、全丰半坑等12个非法冶炼小钒厂。 二是努力根治饮用水源污染。县人大常委会强力介入,通过多次视察、检查和跟踪监督,督促县环保、工商、公安等部门联合执法,彻底关闭了黄沙、黄港境内100多家小造纸厂。 三是彻底关闭修河干流排污口。结合“绿色生态修水”——修河源头及干流陆域一公里范围内污染物零排放专项行动,关闭了红山屠宰场、南崖玻纤厂等企业,对红山食品城、安坪丝绸城实行整治搬迁,确保修河干流无排污口,使“一控双达标”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多措并举,从功能上加强修河流域生态建设 加强生态建设是“环保修河行”活动的重要内容。为加强生态保护,促进生态建设,县人大常委会作出了《关于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的决定》,先后两次听取了县人民政府关于《决定》执行情况的汇报;通过执法检查、调研、视察等方式先后多次对《水土保持法》实施情况进行了监督;还对平原绿化、边界林政管理、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等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在县人大常委会的强力推动下,县政府及有关部门从八个方面加强了生态功能建设。 一是举全县之力创建全国生态示范县。申报工作已全面开展,并获得国家环保总局的立项批准,可望今年验收通过。 二是建立省级修河水源涵养地生态功能保护区。目前,已通过省环保局批准立项,我县正在着手申报修河源头保护区项目。 三是申报“修河源五梅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目前已通过评审,并在保护区内建立了杨家坪林业生态科技园。 四是加强修河流域综合治理。近几年,先后争取到“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等项目,实施小流域治理工程60个,治理面积83.77万亩,综合治理了白沙岭、塔头等20多条修河上游的小流域,全县生态环境进一步好转。 五是积极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和“一大四小”工程。全县生态公益林面积达204.76万亩,退耕还林面积26.5万亩,封山育林面积300万亩,“一大四小”造林面积14.44万亩,长防林工程面积26.5万亩。 六是努力建设生态农村。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大节能新科技推广力度,全县沼气池总数达2万余口。 七是着力发展生态农业。全县创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64个,无公害农畜水产品基地一个(东电银鱼)。 八是大力推进生态移民。从2003年以来,我县共搬迁深山区、库区移民9487户,44121人。 (来源:人民网-中国人大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