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锋!洪水何足惧 6月19日,修水县遭遇强暴雨袭击,全县24小时平均降雨量达134.7毫米(其中路口乡平均降雨量达206毫米),引发严重的洪涝灾害,造成部分山体滑坡,大量的居民房屋、农田被淹,道路、水利设施损毁严重……全县36个乡镇、46万群众受灾,倒塌房屋1738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8666万元。灾难发生后,各级党委、政府非常重视,迅速展开了一场抗灾救灾“大会战”。 征村、山口告急!抢险分队紧急救援 6月19日,山口镇、征村乡及上游普降暴雨,上游铜鼓县大段电站、境内的茶子岗电站和车联堰电站在暴雨高潮时开闸泄洪,导致流经该两个乡镇的河流水位迅猛上涨,河水漫坝而出,顷刻间浸淹了两个乡镇的集镇和数个村庄,围困了几千名群众。灾情牵动该县领导的心,当晚该县领导连夜奔赴灾区指挥抗洪抢险工作。 山口镇、征村乡政府在接到上游水库泄洪通知后,下午迅速召开会议,部署防汛工作,所有乡干部都驻村防汛,与老百姓在一起。晚上,雨还在不停地下,水位继续迅速上涨,21点多,乡、村干部到各家各户动员转移群众,大部分群众转移到了安全高地,但仍有一部分群众不愿转移。23点左右,河水开始迅速蔓延进居民家里,有的民宅被淹水到2米,来不及转移的群众被水围困。 在山口镇,县委书记黄斌等县领导彻夜未眠,亲临现场指挥,在察看灾情之后,统一调度,成立了四支由公安、消防、镇村干部组成的抗洪抢险应急分队分别奔赴灾情最严重的山口老街和柘蓬塅里。 急行军:险情就是命令 20日凌晨3点由常务副镇长黄英明带队的小分队在山口老街发现一家有一对60多岁夫妇、一个90岁的瘫痪在床的老汉、两个10岁多的小孩,抢险队员跳入齐腰深的水中,把这五人背出家门转移至400多米远的安全地区。辛岭村支书何云萍,柘蓬村支书谢昌华、村主任古演富各带一支队伍,身上衣服十多个小时未干, 彻夜奋战在一线,累计救出被困群众861人。至20日上午8点半,成功转移受灾群众3370人,无一人伤亡。 至6月20日早上6点钟,征村乡水位还在不断上涨,横坑、洲上、黄荆洲、潭坑、征村等几个村庄的群众被洪水围困,征村乡告急!险情就是命令。前一晚一夜未眠在山口镇指挥抗洪抢险工作的县委书记黄斌转到征村乡指挥抢险。接到命令,县防汛指挥部紧急调集民兵应急分队,带上冲锋舟,奔赴受灾地点解救被困群众。与此同时,兄弟邻县武宁县的6名人武部官兵携3艘橡皮艇迅速赶往支援。 民兵应急分队在去抗洪抢险的途中,遇到有好几处路段被洪水淹没,交通中断,几棵水桶粗的大树被肆虐的洪水连根拔起,横亘在公路上。救援人员无法通行,只得乘坐冲锋舟赶赴受灾地点。两艘冲锋舟在水中左冲右突,逆流而上,水流湍急的河流就像一条桀骜不驯的黄龙奔涌而下,在一些地方形成了巨大的漩涡,河面是平时的十来倍宽。沿河两岸的庄稼全都被淹没在水中。冒着冲锋舟时刻都有被急流和漩涡倾覆的危险,民兵应急分队把生死至之度外,他们急行军,希望能快点到达受灾地点解救受困群众。县领导唐晓荣和胡荣军也坐在冲锋舟里,他们镇静地指挥察看沿河一线居民的受灾情况。只见沿河一线的民宅很多都浸在水中,有的浸到了窗户上,从房屋墙上留下的水迹来看,水位已下降了大约1米。 意外状况频发平稳转移到安全地点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急行军,民兵应急分队赶到了灾情最严重的征村,当其他几个村的洪水都已退却时,该村群众还在遭受洪水围困。洪水截断了通往该村所有的道路,这里成了一座孤岛。在驰往征村的途中,分不清哪是道路,那是桥梁,哪是田野,水曾一度蔓延到了民宅一楼的半墙多高,现在已退到大约离墙根半米处。村民们都爬上了房屋高层,等待外界救援,当看到救援艇出现时,激动地朝救援人员挥手呐喊。每当救生艇停下来时,村民们便扶老携幼地一下围拢过来,都想快点转移出去,但是船小只能一次转移20余人,救援人员决定先转移老人和小孩。 在救援过程中,有一艘冲锋舟引擎发生了故障,救援任务全部落到了另一艘冲锋舟上,该冲锋舟上的两位救援人员是来自该县畜牧水产局综合执法大队的干部,一位名叫李俊兴,一位名叫祝汝康,他们都40多岁,都有着十五六年水上驾驶的丰富经验,他们这次来此地抗洪抢险已是第三次,另两次是1998年和2006年。 抢险途中路况非常复杂,祝汝康掌舵,李俊兴在前指挥路线,他们凭着娴熟的驾驶技巧,驾着小船在洪水中左冲右突,巧妙地避开激流和暗礁,平稳地把群众转移到安全地点。 临近中午时,他们感觉到又累又饿,有些虚脱,就在前一晚11点钟,他们还冒雨驾船赶赴湘竹村搜救落水人员,直到凌晨2点钟才回家,睡了不到3个钟头,又被调来参加此次抢险。但他们谁也没上岸休息一会,中午,正当他们午饭吃到一半时,突然接到指挥部电话,征村村有一名叫王会英的妇女突然肚子痛得厉害,需紧急转移救治,他们急忙把饭咽下,驾着小船又出发了。 下午1点多钟,武宁县6人救援队和3艘橡皮艇也及时赶到参与救援。至下午6时许,经过紧张激烈的救援,700余名受困群众被安全转移出来,并得到当地政府的妥善安置。至此,受水围困最严重的两个乡镇险情得到解除。 全力,携手建家园 洪灾发生后,县委、县政府等四家班子靠前指挥,科学调度抗灾救灾工作,各受灾乡镇干群迅速开展灾后自救,各相关部门全力支援灾后重建,全县上下凝心聚力,灾后重建工作有序进行。 6月25日,在黄龙乡白桥村、金塅村、桥头村三处的水圳上,机器轰鸣,人声鼎沸,三个工地同时开工,村民们在乡村干部的带领下,积极投工投劳,自发来到河堤上修复在6.19洪灾中受损的河堤。每个工地上,都有五六十号人在劳动,村里男女老少齐出动,踊跃参与灾后自救。乡村干部积极带头挖砂石、搬运沙袋,村里的青壮年扛沙袋、打木桩、堵河堤缺口,妇女们挥铲装沙,老人们封沙袋,就连80多岁的卢雪梅老人也加入到了封沙袋的队伍中。68岁的冷甫仕虽患肾病,平时不参加劳动,但他也踊跃参与到水圳的修复中来,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儿。洪灾发生后,各受灾乡镇不等不靠,迅速发动干群开展生产自救,抢修被损毁的交通、水利设施,对塌方路面进行清理,加强田间管理,对被冲毁的桑树、玉米和水稻进行扶正或补种,搞好田间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灾后自救工作,力争迅速恢复生活和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