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你无论走到那个乡镇,总会看到一幅幅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画面:门前池塘,鱼儿尽情畅游;山间水库,鸭鹅“呱呱”嬉戏;农家小院,猪鸡“哼哼”欢唱;山坡草地,牛羊“咩咩”和谐……。 今年2 月6号省委书记孟建柱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希望在山、潜力在水、重点在田、后劲在畜、出路在工”的口号后,我县积极推进“后劲在畜”这一重要战略方针,在前两年发展基础上,结合本县实际,坚持按照“突破生猪、壮大家禽、发展山羊”的畜牧业发展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规模饲养、产业化建设为重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畜牧品种结构,努力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使全县畜牧业呈现出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畜牧开始成为农民增收的长效源和农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截止目前,我县饲养生猪共计31.2万头,山羊饲养共计25.5万头,家禽饲养量142万羽,同比增长明显,全县农民来自畜牧业的纯收入人均增加31元。 xiushui.Net
a 畜禽品种改良经济骤然提升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依*科技,加大畜禽品种改良,增加良种畜禽比例是发展畜牧业的关键。我县加大了对本地畜禽的改良力度。采取引进良种畜、良禽,采用种畜冻精及畜牧养殖新技术,培训品种改良技术人员等措施,提高养殖质量和产量。以县杭猪场为龙头,建立杭猪扩繁殖基地,选择农户积极性高,有母猪饲养的乡镇发展“长杭或长大二元母猪繁殖基地,大力推广”三元杂交瘦肉型商品猪;抓好品种改良,以本地杭猪、黑山羊、黄牛为母本,先后引进了长白猪、大约克猪、杜洛克、金堂黑山羊、波尔山羊、西门塔尔牛、安格斯牛等省外等省外、国外优良品种进行杂交改良;抓好提纯复壮。加强我县杭猪、黑山羊、番鸭、黄坳乌鸡等地方优良品种的保护和开发,强化提纯选育建立品种选育基地。目前有杭猪、长白、大约克、杜洛克等纯种公猪和纯种母猪,除能满足本县发展二元猪的需要外,还供应周边县市。我县几家生猪殖场引进不同年龄段的长白、约克、杜洛克 “混血儿”与本地土猪竟相“媲美”。而通过改良的猪体形大、生长快、经济效益高,是“土猪”难以企及的。 我县不断创新机制推动畜牧业发展,我县在建栏舍已养6710平方米,今年又新扩栏舍2763平方米,新增良种母猪1375头,其中二元猪780头,种公猪55头,50头以上养殖大户达到240多户。新增的栏舍更是科学规范化,“一只母猪一间新型圈舍,圈舍装上了自来水,刚出栏的仔猪睡电热毯,天热时用电风扇。天冷时有取暖灯取暖,有的养殖户还像银行一样在猪舍内装上了摄像头,坐在办公室可以看到猪舍母猪生育情况一览无为 ”县畜牧局副局长卢永华强描述的场景,在我县养殖大户中常能见到。 内容来自xiushui.Net
b 养殖循环模式农民致富梦圆 本文来自修水网
农作物秸秆喂牲畜,牲畜的粪便生化成沼气、沼液、沼渣。沼气做饭照明,沼液沼渣种粮、种菜、种果、养鱼的肥料。这样一种对资源再利用简单的循环经济模式,正在我县广大农村悄然兴起,这也是我县农民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现实画面。既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也为我县农民增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猪-沼-粮’生态农业模式圆了我的致富梦”。三都镇坳头村种粮大户熊庆生逢人便说的一句话。近几年来,他刻苦钻研现代农业科学知识,大力发展以“猪-沼-粮”为主的循环经济生态农业模式,大力发展养猪种粮,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户。近年来熊庆生在相关部门帮助下投资进行了改水,改厕,改栏,修建了高标准的猪栏,建起了现代化沼气池,猪粪通过沼气池的作用变成了优质肥料,他用沼肥种粮,用沼液防治稻田病虫害,稻苗生长旺盛,病虫害大大减少,免除了农药对粮食的污染且粮食结实饱满。今年,他养猪300头,计划出栏猪500头,种粮90多亩,两项收入共计10多万元。由于他生产出来的粮食没有施化肥,农药,是纯绿色产品,被当地与外地客商抢购一空。在熊庆生的带动下,该镇村民也积极仿效,大力发展以沼气为主的生态农业,经济效益显著。除猪-沼-粮外,我县其它地方如四都镇天鹏养殖场就正在着手进行猪-沼-果种养模式;义宁镇陈小华开展了猪-沼-菜;马坳镇 万年大力发展猪-沼-鱼等多种猪—沼种养模式。
xiushui.Net 四都镇一位猪-沼-果种养模式农户算了这样一笔账:沼渣沼液喂的猪每年可多出一栏,增收500多元;沼气代替煤、电,一年节支500元;沼液沼渣育果树,不但可替代化肥农药,而且果树不生虫、抗霜冻,市场好,每年每户受益1200元,三项一加年净增2000多元。难怪一位家庭主妇这样高兴地对记者说:“过去做饭满屋烟,现在做饭拧开关,干净卫生又方便,经济实惠又省钱!” c 青睐“草食土禽” 农民“以草换肉” 石坳镇农民黄仁水、黄仁华兄弟登俩尝到了“土鸡”给他带来的经济效益:去年他把1000只土鸡放到门前围好的的竹林里,平时喂些玉米粉、麦糠和米糠,让竹林中的小虫、野草也成为土鸡口中的“美食”,今年上半年每公斤24元的高价“土鸡”都供不应求,仅此一项就给他家带来近万元的收入。 2005年,针对消费者喜爱“土”味的优质家禽,我县从“野”字入手,在渣津、石坳等乡镇大量发展果地鸡养殖。现有大规模养殖户近10户,户均养鸡2000只以上,年饲养量达5万羽,收入可达5到7万多元。在水产方面重点则推广“精品”。今年在马坳镇渔种鱼苗繁育基地,利用人工繁殖方法来繁殖鱼苗,该项目的成功将为几十个养鱼户解决到外地购买鱼苗的难题。 xiushui.Net 在抓好基地建设的同时,以专业村和示范户为样板,加大人工种草力度,开发饲草饲料资源。引导农户调整产业结构,走“种草养畜、以草换肉、以肉换钱”的路子。大力发展草食家禽,走节粮型畜牧道路。竹坪乡一养羊大户陈小华大力种植牧草,建立了饲养黑山羊基地。光山羊这一项,年创收可达3—5万元。 修水网
d 措施细致周密 农民种养高涨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在畜牧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我县措施周全周密、过硬有力。加强组织领导,部门协调配合。首先成立畜牧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县畜牧业发展情况督促检查、协调落实。今年畜牧业生产列入了乡镇政府和县直有关部门的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并会同各畜牧龙头企业到各乡镇召开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对接会,做好产销衔接工作,在龙头企业和基地之间架起桥梁,积极发展订单畜牧业,同时大力支持发展各类专业协会和中介组织。 突出基地建设,扶持专业大户。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规模、相对集中、人畜分开、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的经营模式,抓好生态畜牧小区建设,大力发展养猪5000头、养禽10万 、养羊1000只、养牛20头以上专业户,快速扩大产业规模;培植龙头企业,提高经营水平。 加大扶持力度,内引外联,使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同时培育出一大批新生的小龙头,产业拉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大力推广“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建立订单生产体系、签订收购合同等方式,为养殖户就地销售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由此带来的联动效应有力地推动了畜牧业的发展。 加强防疫检疫,搞好疫病防治。积极贯彻“ 防为主“的方针,按照“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要求几年来,初步建成县、乡、村三级防疫网络建设,作好畜禽疫病防治工作。相关部门加强对重点疫病的预防和监测,以及对牲畜交易市场和定点屠宰场的检疫工作。免费为向各养殖基地、农户提供防疫技术指导和服务,从而生产出优质营养、无污染的畜产品,建成“绿色”畜牧业基地。除上述各项措施外,我县还从“提供优惠政策,加在发展力度;制订奖励措施,优化激励机制;多方筹集资金,增强发展后劲等方面提出了可行性措施。因措施到位,全县农民走畜牧业致富路子越走越宽广,越走越有劲。 xiushui.Net
xiushui.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