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谷风 视频 图片 旅游 财经 教育 生活 文学 人物 档案 交通 观点 资讯 服务 专栏

山风

旗下栏目: 山风 网风 乡风

徐高华 同癌症抗争的村支书

来源:修水热线 作者:周武现 人气: 发布时间:2005-10-14

    本文来自修水网

 徐高华在田头指导农民生产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江西修水县黄坳乡丁桥村党支部书记徐高华,身患癌症多年、随时面临着生命危险,却毅然担当起群众领路人的重担;他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坚强意志同病魔抗争,与时间赛跑;他在村民心中树起了一座共产党人爱岗敬业、一名基层干部创事业、一名村干部勤政为民的不倒丰碑……  本文来自修水网

  
    “不舍小家,难顾大家,我绝不能让丁桥村一户村民在致富路上掉队。自家穷一点,但不能穷我们的村民啊”                                                                          -                      -徐高华  修水网

 
    丁桥村是修水县的贫困村之一,距修水县城70多公里,群山环抱,交通困难,直到80年代末,还用松枝照明,年人均收入不到500元。1997年以前村民们的人均收入最多的也只有700多元。丁桥村穷,最重要的原因是路不通,村里的“土货”运不出。徐高华自1997年10月当上村支书,徐高华上任后的第一天,就在全村党员大会上发誓:要致富先修路。上任伊始,徐高华就全身心忘我地投入工作。  
    为了筹集资金,徐高华常常独自在晚上翻山越岭, 四处联络在外地工作的乡亲募捐建路。由于他威信高,办事透明,很快就筹集了一笔2万元修路资金,有了资金,徐高华又挑起了修路的重担。村民在徐高华的影响下,纷纷投入到修路热潮中,仅用三个月时间便修建了一条从潭溪直通到丁桥村的4公里的村级公路。之后几年里,他又通过争取上级支持和发动乡亲们民工建勤等形式,11个组组组通公路,累计全长达20多公里,把原来只通到村口的公路修到村民家门口。
    仅有高中文化的徐高华,十几年坚持天天学习农业科学知识,大胆开拓创新,调整产业结构促发展,以实际行动引导村民走向致富之路。1997年至2005年几时间里,徐高华与村委一道带领村民除发展传统农作物外,还大力引导村民适合该地气候条件生长槟榔芋 、中药材、山路菜等大规模种植。可穷怕了的村民提出,造林伐木,耕田种地不含糊,但种槟榔芋、中药材、山路菜都是技术活儿,心里没底,失败了怎么办?徐高华果断地说:“从我与村长家做起,成功了就推广,失败了我担当。” 6组特困户向信望想种淮山,可是没钱买种子,徐高华不声不响买来300棵淮山苗送到他手中。一村民种槟榔芋急需一笔流动资金,可当他们来到正在输液化疗的徐高华床前,踌躇半晌却开不了口,徐高华猜到了,安慰他说:“别作难,输完液咱们就去信用社取钱。”在徐高华与村长以身作责带动下,这年,全村种植槟榔芋达到104亩,中药材70多亩。 内容来自xiushui.Net
    槟榔芋到了收获季节时,为了让产品销售顺畅,徐高华与村长雷春一道踏上了深圳、武汉、长沙销售之路,困了就倒在车箱里休息一下,饿了就泡一包方便面充充饥,2002年除夕之夜,徐高华就是在武汉武太闸大市场木板上渡过的。这年,该村种植槟榔芋的达到15万公斤,在徐高华销售下,村民种植槟榔芋全部获得较高经济效益,也大大促进了槟榔芋产业发展。
    一心为民的徐高华让党员群众服气、心齐。经过几年的埋头苦干,如今的丁桥村,种植槟榔专业户发展到50户,种植药材专业户30,仅此一项人均纯收入可增加400--500元。9组村民郭俊兴谈到村里产业发展时,动情地说:“我原先在退耕还林上,没有听徐书记的话,吃了大亏,今年徐书记要我开发茶园,我二话不说,集股投资就新扩茶园500多亩,因为我相信徐书记的致富头脑。如今茶树长势良好,明年将开始见效益。此外,徐高华还鼓励和资助村民外出打工,做好外出打工村民后勤保障,使部分村民户均收入突破7000元。雷黑俭一家五口,三人在外打工,他和妻子在家 包田地种粮搞产业,一家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该村家庭经济100多万元有8户,10万元以上20多户,60%的农户奔上了小康、中康,5%的农户奔上了大康
    "点燃一支烛,照亮半边天。"徐高华用自己的心暖热了乡亲们的心。在两年多的时间里,穷困的丁桥村变得生机勃勃,人均收入翻了一番。是啊!改变山村贫穷面貌的热望,像火一样烧灼着徐高华的心。“不舍小家,难顾大家,我绝不能让丁桥村一户村民在致富路上掉队,自家穷一点,但不能穷我们的村民啊。”这是徐高华的心里话。  修水网
    该乡党委副书记刘守兴掰着指头给我们算起村的收入账,“书记上任后,组组通上了公路,维修了村小校舍,村民安装上了程控电话,照上了电灯泡------村民们人均收入从500多元年年递增到如今1600多元,翻了三番多。” 

    “只要能早日把村民带上致富路,少活一个月、少活一季度,少活一年又有什么关系!只要活在世上一天,就要为群众办一件好事”        —                       -徐高华

修水网

 
    2005年8月的一天,正是林改工作最紧张时候,恰在这时,徐高华被确诊为鼻咽癌,并被送往南昌就诊。在得知自己的病情后,徐高华想了一夜,第二天他平静地对家人及村干部说:“既然老天给予我的时间不多了,我就得实实在在地为大伙干点事,不做放疗,赶紧回去,把要办的事(指林改工作)赶快做完。只要能早日把村民带上致富路,少活一个月、少活一季度、少活一年又有什么关系,只要活在世上一天,就要为群众办一件好事!”
    村民们心里都很清楚,今年48岁的高华书记心里永远装着集体、装着大家。2002年4月,他被县医院已初诊为鼻咽癌,镇领导不敢告诉他,只动员他到南昌详细检查。医院医生劝他住院,他满不在乎说没事,又跑回村里忙活。他颈下淋巴结日见肿大,徐高华在子女们强烈要求下,才去了南昌二附医院,确诊为鼻咽癌,癌细胞已扩散到颈部。他知道真相后,嘴里不再说什么,心里却仍然记挂着村里的事,隔三岔五从医院打电话给村干部,一一过问和点拨。在医院化疗二个月,病情刚稳定,他就跑了回来处理村务。
     他为了把林改工作落到实处,他每天下到村民家中,上到山头了解实情时,村民真心实意挽留他饭时,他总是婉言谢绝,因化疗的影响,徐高华不到50岁年龄,满腔牙齿全部“下岗”,吃不下,别人吃饭时,他只能坐在旁边饿着肚皮瞧着。待到处理好事务时,常常是日落西山,回到家他用开水泡口稀饭冲冲饥。

本文来自修水网


    “其实我并没有做过什么事情,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事,还有几年光阴,能为我的百姓做一些事,我此生就知足了”
———徐高华

内容来自xiushui.Net


    走进徐高华书记家里,除了一部老式电视机和一张长木沙发外,再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当。他因为化疗,身体十分虚弱,看到我们到访,他第一句话就是“其实我并没有做过什么事情,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事,还有几年光阴,能为我的百姓做事,我此生就知足了”
     正是这位自称“没有做过什么事情”的支部书记,上任5年以来,只要村里发生矛盾纠纷,总会及时赶到事发地点进行调解、处理。他秉公办事,坚持原则,在村里享有极高的威信。他还把村里爱打架闹事的青年都当成自己的孩子般对待,时常上门做他们的思想工作。该村村风明显好起来,从1999年开始,他们村就陆续被市、县和镇评为文明村、先进村委和先进党支部。徐高华常将百姓的事挂在心上,有事没事老爱到百姓家串门,看看村民有什么困难或是需要什么帮助。
1998年发大水,村民余朝晖家被洪水冲毁了,是书记第一个赶到现场,安置他们一家吃与住,接着又组织全体村民帮他家重建家园。村民余朝晖谈到“当家人”时,泪水总是脱眶而出。10组村民今年50岁的雷黑俭说到徐高华时,他评价说:“徐书记,是个谁家有困难就爱去谁家的好支书”。村民在他的引导下致了富,他自家因疾病与治疗费用影响,全家5口还寄居在一个雷姓老祠堂中。他现在吃的药就是每天三片草珊瑚润润那干涸嘶哑的喉咙。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当我们离开徐高华的家时,已近中午时分,村民陆续从田地里回来。走在丁桥村的路上,只要提起徐高华,村民们无不感激地表示:“徐支书是个好人。有困难找他,没说的。” 

内容来自xiushui.Net

责任编辑:周武现

最火资讯

首页 | 山谷风 | 视频 | 图片 | 旅游 | 财经 | 教育 | 生活 | 文学 | 人物 | 档案 | 交通 | 观点 | 资讯 | 服务 | 专栏 | 修水视频

赣ICP备09008563号-2 修水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330016260 QQ:303998284 修水网超级群:2756263 房产家装群:117835007 邮箱:163.www@163.com

赣公网安备 36042402000001号

Power by DedeCms 赣ICP备09008563号-2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