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谷风 视频 图片 旅游 财经 教育 生活 文学 人物 档案 交通 观点 资讯 服务 专栏

刘经富专栏

旗下栏目: 冷建三专栏 周湖岭专栏 周斌专栏 东方啸专栏 卢曙光专栏 刘经富专栏 谢小明宁红史话 石平专栏 修水书画

陈寅恪“恪”字读音考

来源:修水网 作者:刘经富 人气: 发布时间:2022-10-11
  一、陈寅恪名字及“恪”字辈的由来
  陈寅恪先生(1890—1969),江西修水县人。清雍正末年,陈寅恪的六世祖陈鲲池从福建上杭县来苏里中都乡琳坊村迁江西南昌府义宁州(1914年分为修水、铜鼓两县)泰乡七都竹塅村。
  一百多年后,迁入义宁州的怀远人(修水、铜鼓客家人的特殊称谓)开始联宗建祠修谱。咸丰元年(1851)恩科乡试,陈文凤和陈宝箴(陈寅恪祖父)中举。怀远陈姓欢欣鼓舞,借此喜庆,敦促陈文凤、陈宝箴编纂“合修宗谱”(通谱)。因受太平军战事影响,延宕至同治二年秋季将通谱修成。
  同治通谱在义宁州怀远陈姓族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它理清了过去一百多年来各支自定的混乱世次。在此基础上,陈文凤、陈宝箴制定了 “三恪封虞后,良家重海邦。凤飞占远耀,振采复西江”的行辈用字(修水民间称之为“派号”)。规定从开基祖下延到二十一世,一律按通谱派号起名,废止以前各支自定的私派。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为了使“三恪封虞后”的新派号顺利推行,陈宝箴家族将二十一世已成年子弟的原名都改成“三”字。如陈宝箴从侄“陈成塾”时已三十岁,仍按新谱派改名“三略”,陈宝箴长子陈三立时已十一岁,已按私派起名“成牧”,亦改名“三立”,可见陈宝箴作为宗族核心人物推行通谱派号决心之大。
(义宁怀远陈姓谱派诗)
  “三恪封虞后”典出我国古代的一项礼制(见《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册,第1104页)。古代新王朝为巩固统治,对前朝贵胄后裔赐予封地,以示尊礼。周武王灭商得天下后,封夏﹑商之后于杞﹑宋,封虞舜之后媯满于陈丰氏部落故地宛丘(今河南东部、安徽西部一带),“以备三恪”,建立陈国,并将长女太姬嫁给妫满,可见周武王对虞舜后裔敬重之至,其子孙后代遂以国为姓。因此,陈文凤、陈宝箴制定的“三恪封虞后”派号概括了陈氏受姓的尊荣和史源,寓含慎终追远之意,也昭示着“恪”字形、音、义与“客”字同源相通。《孔丛子·答问》:“王曰:周存二代,别有三恪,其事云何?答曰:封夏殷之后,以为二代,绍虞帝嗣备为三恪。恪敬也,礼之如宾客也。”明焦竑《焦氏笔乘·古字有通用假借用》条:“‘三恪’,恪当读如客,恪、客古通用”。清吴大澂《古籀汇编》卷十据周朝的愙鼎考证,“愙(恪)”为“客”字的异体,三恪即三客,即以客礼相待虞舜、夏、商子孙后裔之意。(“三恪”礼制一直延续到唐代,参见《辞源》“三恪”条,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1册,31页)。修水另有一个陈寅恪取字“敬宾”,准确地阐释了“恪”“客”二字音同义近的互训关系。(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客”字条:“‘客’,自此讬彼曰客,引申之曰宾客。宾,所敬也。”)

xiushui.Net


  光绪十六年庚寅(1890)五月十七日寅时,陈宝箴的六孙在长沙降生。因生在寅年寅时,故名寅恪。陈宝箴有八个孙子:老大衡恪(师曾)、老二殇、老三同亮殇、老四覃恪(陟夫)、老五隆恪(彦和)、老六寅恪(彦恭)、老七方恪(彦通)、老八登恪(彦上)。(陈寅恪四兄弟的字号以寅恪的取得最好,因经义出处较多。其他三兄弟“隆”与“和”对文互义,“方”与“通”对文互义,“登”与“上”对文互义,惟寅恪既“寅”与“恭”对,亦“恪”与’恭”对。《尔雅•释诂》:“俨、恪、祗、翼、諲、恭、钦、寅,敬也。”《尚书•皋陶谟》:“同寅协恭,和衷哉。”《诗•商颂•那》:“温恭朝夕,执事有恪。”故古人取名、字时常“寅恭”“恪恭”对文互义。东晋十六国的前燕名将慕容恪字玄恭,湖南近代书画家雷恪字恭甫,中华书局创始人之一陈寅,字协恭。此即陈寅恪名寅恪、字彦恭的经义出处。)
  在陈寅恪故里修水县,怀远陈姓自通谱派号颁行后,著录在宗谱上的恪字辈有九百六十余人,其中陈宝箴家族的恪字辈有六十余人。在这近千人的恪字辈中,曾有六个“陈寅恪”(据修水怀远陈姓民国三十二年[1943]六修谱)。今修水恪字辈用“恪”字起名者尚有近二百人。(如果加上铜鼓县、奉新县,还不止此数)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文革”以后,民间已不时兴按谱派起名。陈文凤、陈宝箴制定的二十辈派号到“良”字辈后基本歇绝。因此,“三恪封虞后”五辈派号的通行,就成为这个客家宗族从几十个分散家族构建凝聚为一个大族、望族的历史记忆。陈寅恪兄弟作为“恪”字辈的翘楚,他们的名字已成为这个宗族重要的文化遗产,其名字的读音与这个宗族“三恪封虞后”派号的涵义紧密相连。
  二、北京话“恪”字两读现象
  “恪”字的正字为“愙”,从宋《广韵》到清《康熙字典》都只有一个反切,宕摄开口一等字,折合成现代语音即kè(克)音。但民国初年以后的字典“恪”字却增加了一个què(确)的又读音:
  商务印书馆1912版《新字典》:恪,苦各切。读如却。(第2册,118页)
  商务1915版《辞源》:恪,可赫切。亦读如却。(上册,心部,六画,21页)
  商务1937版《国语辞典》:恪(愙)㈠ㄎㄜ科,㈡ㄑㄩㄝ缺。(删节本394、599页)
  商务1948版《国音字典》:恪,ㄎㄜ。(又)ㄑㄩㄝ。(99页)
  人民教育1953版《新华字典》:恪ㄑㄩㄝ  ㄎㄜ(又)。(412页)
xiushui.Net

  商务1957版《新华字典》:恪ㄑㄩㄝquè  ㄎㄜkè(又)。(285页)
  可见北京话“恪”字两读现象由来已久,1953、1957版《新华字典》甚至把“ㄎㄜ(克)”标为又读音。1965年第2期《中国语文》发表周定一《对〈审音表〉的体会》一文,说“‘恪守’的‘恪’有què、kè两读,北京比较通行的是què,合乎北京语音一般演变规律……”。
  “恪”字在北京话里有两读,与“腭化”有关。约从明代开始,北方语系中舌根音g、k、h 的细音(包含齐齿呼ī、撮口呼ǖ的音节)向舌面音j、q、x转变。也就是说古音本没有舌面音j、q、x,今音中一部分读j、q、x声母的字是从古音g、k、h声母中分化出来的。语言学界把这种发声部位的前移称为“腭化”。如“卡”字既念kǎ,又念qiǎ,“壳”字既念ké,,又念qiào,“客”字既念kè,又念qiě。(徐世荣《北京土语词典》,北京出版社,1990年,326页)“恪”的本字为“愙”(北宋时简化为“恪”),“客”有两读,用“客”做声旁的“愙”自然也会有两读。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也有专家从文读、白读的角度来分析北京话“恪”字两读现象,认为“恪”字文读为kè,白读增加了介音ü,从而腭化为què。
  “恪”字又读音què(却)的流行与民国初年的南方识字读本用常用字“确”标注“恪”字的读音也有一定关系。“恪”“确”二字在南方方言区均念入声ko或ka,至今如此(1980年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李氏中文字典》即用“课”注“恪”的国音kè,同时用“确”注“恪”的粤音ko),学习官话的南方人用“确”的官话音què来类比切换“恪”的读音。
  陈寅恪曾在清华大学工作多年。北平的文人和清华、北大的师生称呼他的名字有念kè(克)的,有念què(却)的,以后念què(却)者逐渐增多。但陈寅恪对别人念què(却)成风并不认同,曾对同事毕树棠和学生石泉说过“我的名字念kè(克)”。
  三、纠正两种错误的说法
  1、陈寅恪老家方言客家话念què(确)说
  1996年12月25日《团结报》发表董开荣《“恪”字读音》一文,援引陈寅恪某位弟子的说法:“陈师先祖由闽入赣,落户义宁,属客家系统。客家人习惯将‘恪’读 què(却)。义宁陈氏一直保持客家传统,故陈氏昆仲名中的‘恪’字均读què(却)。友人及学生即约定俗成随之。因‘恪’读 què(却)系客家习惯,故诸工具书不载què(却)音。”(1997年第4期《文史知识》转载了这段文字)其实这是一个纯属子虚乌有的学术硬伤,此说一出,影响极大,误导匪浅。 内容来自xiushui.Net
  按此说从方言旧读的角度来解决《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恪”字不载què(却)音,而陈寅恪家人、部分弟子念què(却)的困惑,大方向没有错。只是没有将注意力放在北京方言旧读和1959年以后字典已不载què(却)音的原因上,而转从陈寅恪老家方言去寻找解释、发掘证据。后来热衷于传播此说的人既没有用考据实证的精神方法,带着问题深入到陈寅恪故里或其他客家方言区作一次田野调查,也不向研究方言学、音韵学的专家请教,就坚信陈寅恪老家方言念què(却)。人云亦云、集体无意识地制造了一个“美丽的错误”。对照科学理性精神和严谨笃实的学风,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客家话没有què(却)这样的音节(无“圆唇撮口呼ü”),且比较完整地保留了古入声。“恪”字古音为入声铎韵,故修水客家话(怀远话)和本地话均念“恪”字为入声kò,类似于普通话“贺”“鹤”字的发音。笔者二十余年来在修水、铜鼓乡间搜集陈寅恪家族史料,遇到的恪字辈,上至八十老人,下至七八岁孩童,无一例念què(却)。他们背诵谱派诗“三恪封虞后,良家重海邦……”时也从不将“恪”念成què(却)。
HULING

  2、陈寅恪本人念què(却)说
  2001年新世界出版社所出《思想的魅力——在北大听讲座》第3辑张岂之《百年中国史学回顾》有这么一句:“‘恪’为什么念què(却)呢?陈先生自己讲我这个字念què(却),所以就念què(却)了(笑声)”。如果作者能举出陈寅恪讲这句话的原始出处,当增加可信度,然而至今没有发现可以证明陈寅恪何时何地讲过这种话的文献材料。
  而可以证明陈寅恪自己不会念què(却)的文献材料和理由却比较多。
  首先, 陈寅恪本人从青年到老年,从未将自己的名字读音写成què(却)。
(陈寅恪1921年7月7日寄给哈佛大学兰曼教授的生日贺卡,署名Yinkoh Tschen)
  ①、1921到1922年,陈寅恪在美国哈佛大学和德国柏林大学留学时,给哈佛大学老师兰曼的三张贺卡(生日、圣诞)和两封信,署名均为Yin  koh  Tschen。(见林伟《哈佛大学所藏陈寅恪留学档案》,未刊稿,贺卡和信函均有图片)。
  ②、1924年,赵元任亲见陈寅恪署名为Yin ko Tschen。(见赵元任、杨步伟《忆寅恪》, HULING
见俞大维等《谈陈寅恪》,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1970年,26页)。
  ③、1925年,陈寅恪在柏林大学肄业证上署名为TSChen  Yin  Koh。(出处与旁证资料
同②)
  ④、1931年,陈寅恪致钢和泰的亲笔信署名为Yin  Koh  Tschen。(见陈流求等《也同欢乐也同愁》,三联书店, 2010年,69页)。
  ⑤、1936年和1937年,陈寅恪在哈佛《亚洲学报》发表两篇英文论文,署名为Tschen Yinkoh和Ch,enYin k,o。(见杨君实《陈寅恪先生的两篇英文论文》,载《追忆陈寅恪》,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359页。杨君实在文章末尾附识:寅恪先生的“恪”字有两个读音:.一音“客”,一音“却”。我从前听到前辈学者说起“陈寅恪”,有念“客”的,也有念“却”的,莫衷一是。今见陈先生这两篇文章的署名是Tschen Yinkoh,署名之后又有一括弧〔Ch’en Yink’o〕。Koh或K’o发音 均为“客”,可见“客”音是经陈先生自己认可的)。
  ⑥、1940年5月,陈寅恪致牛津大学的英文信署名为Tschen Yin Koh。(见《陈寅恪集·书信集》,三联书店,2001年,222页)。
xiushui.Net

  ⑦、1945年秋,陈寅恪在赴英国的护照上署名为Chen Yin ke和Yin ko Chen。(见郭长城《陈寅恪抗日时期文物编年事辑》,载《陈寅恪研究—新材料与新问题》,九州出版社,2014年,52页)。
  ⑧、1946年3 月,陈寅恪写给傅斯年的信署名为Chen  Yin  Ke。(见《陈寅恪集·书信集》,三联书店,2001年,119页)。
  ⑨、1956年,陈寅恪在中山大学《本校专家调查表》上署名为Yin  Koh  Tschen和Chen  Yin  Ke。(见王川《历史学者陈寅恪姓名“恪”之读音》,载《东方文化》2003年第6期)。
  旁证资料:
  ①、哈佛大学陈寅恪成绩单标音为Yinkoh Tschen (见林伟《哈佛大学所藏陈寅恪留学档案》);1926年校友名录陈寅恪标音为chen yin  koh(见陈流求等《也同欢乐也同愁》34页)。
  ②、1921年11月和1922年10月,柏林大学新生登记册上陈寅恪标音为TSChen  Yin 
Koh。(见刘桂生《陈寅恪、傅斯年留德学籍材料之劫余残件》,载《北大史学》1997年8月第4辑)
  ③、1938 年10月4日,中国中英文化协会主席杭立武在为陈寅恪申请剑桥中文教授事
致英国“大学中国委员会”秘书的信中,指出“他自己喜欢用的姓名的罗马拼音是“Tchen Yin koh”;在提供的陈寅恪个人材料中,杭立武再次注明“陈寅恪先生比较喜欢他名字的罗马拼音作Tchen Yin  Koh”。(见程美宝《陈寅恪与牛津大学》,载《历史研究》2000年第2期)。 修水网
  ④、1941年,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给清华驻港的陈寅恪弟子邵循正写了一封英文信,请他就地敦促在港的陈寅恪返校复课,信中提醒邵循正注意陈寅恪名字要标音为Yin ko Chen。(见黄延复《陈寅恪先生怎样念自己的名字》,载《中华读书报》,2006年11月22日)。
  ⑤、1944年,陈寅恪当选英国学术院通讯院士,院士名单标音为Yin  Koh  china。(见陈怀宇《在西方发现陈寅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68、137、137、143、151页)
  ⑥、1946年,陈寅恪在英国治疗眼疾,医生的诊断书标音为yin ke chen(见陈流求等《也同欢乐也同愁》205页)。
  ⑦、1948年国立中央研究院院士名录陈寅恪的名字标音为Chen Yin-k,o。
  ⑧、从1930年到1948年,陈寅恪在当时权威刊物《史语所集刊》上共发表二十九篇文章,每期目录的题目、姓名翻译陈寅恪时均标音为Yin  Koh  Tschen或Tschen Yin Koh或Tschen Yin-k,o(见《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中华书局1987年影印本)。
  ⑨、法国著名汉学权威、法兰西学院院士戴密微1971、1972年在国际学术文化界卓有影响的《通报》上发表《悼念陈寅恪》《评谈陈寅恪》《陈寅恪先生论集书后》三篇文章,均标音为chen Yinko(见汪荣祖《陈寅恪评传》,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8月初版,第242页)。
(陈寅恪1945年赴英国手填护照,署名Chen Yin Ke和Yin ko Chen)
  其次,从陈氏兄弟的口音构成、家族背景来分析,陈寅恪也不会将自己的名字念成北方口音的què(却)。

本文来自修水网


  ①、陈氏兄弟在长沙生长,自会讲长沙话(长沙话土语“恪”字不念què),但客家话也与生俱来地融入他们的记忆中。客家人素重木本水源,恪守“宁可抛荒,不可抛腔”的祖训,无论迁到何处,必以母语传家。陈氏兄弟姊妹幼年与祖父母和宗亲、姻亲朝夕相处,在乡情浓烈的语言环境中,自会濡染熟悉客家话。1989年冬,隆恪女儿陈小从回乡祭祖,将修水之行情况写信告诉姑父俞大维(陈寅恪妹夫)。时俞大维已年逾九十,回信犹问“老家的族人还讲客家话吗”,可见客家话在他们那一辈印象之深。
  ②、1919年,[日]田原天南《清末民初官绅人名录》陈衡恪条“恪”字标音为k,o。1955年,陈方恪在户口登记时用注音字母标音“恪 ㄎㄜ(克)”。1956年,陈寅恪在《本校专家调查表》上用外文标音“恪Koh”。陈寅恪曾对同事和学生说过“我的名字念kè(克)”,陈方恪亦曾对学生说过自己的名字应念kò。这不可能是巧合,说明陈氏兄弟对自己名字读音的态度是一致的。
  ③、与陈寅恪有血缘关系的从兄弟有六十人之多,其中儒恪、储恪、伊恪、荣恪、齐恪亦走出山外发展,与衡恪兄弟多有接触。他们在修水老家长大,自会讲客家话,不会将自己的名字念成què(却)。寅恪也不会标新立异,脱离兄弟们自幼形成的读音习惯。 xiushui.Net
  ④、更大的背景是陈宝箴参与制定的“三恪封虞后……”派号对凝聚宗族起到了巨大作用。寅恪对祖父素所敬重,不会在自己名字的读音上违逆先祖的意愿,从全族宗亲整齐划一的读音中剥离出来,把自己名字的读音弄得形只影单。

(《陈寅恪故里的恪字辈如何念自己的名字》(无广告版))
  四、结  论
  综上所述,陈寅恪的“恪”字之所以有两读,根子乃在北京方音旧读上。所谓“陈寅恪老家方言客家话念què(却)”“陈寅恪本人念què(却)”的说法,既严重背离事实真相,也不符合“凭材料说话”的学术规范。至于民国时期北平流行念què(却)是否就能成为今天人们仍可以念què(却)的理由,则受到来自现代汉语规范的挑战。
  谈现代汉语规范问题,首先要分清普通话与北京话的概念。普通话以北京话的语音系统为标准,并不是把北京话一切读音全部照搬,北京话并不等于普通话。从1956年开始,中科院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对北京话的方音土语进行了多次审订,分三批公布了《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初稿》,“恪”字的又读音què(却)在第一批中就被废止了(商务印书馆1959版《新华字典》“恪”字不再保留què音)。1985年12月,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广电部联合正式公布《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正式确定“恪”字 “统读”为kè(克),即“此字不论用于任何词语中只读kè(克)音”,(《国家语言文字政策法规汇编》,语文出版社,1996年,121、136页)参加审音工作的徐世荣先生特别举例指出“人名如近代学者陈寅恪”。(徐世荣《<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释例》,语文出版社,1997年,118页)。

HULING


  陈寅恪的名字究竟怎么念,不能不考虑“恪”是陈氏宗族的一个派号,众多的恪字辈成员都不将自己的派号念成què(却)这个客观历史事实。既然九百六十个恪字辈九百五十九个不念què(却),与陈寅恪有血缘关系的六十个恪字辈五十九个不念què(却),六个陈寅恪五个不念què(却),那么,根据逻辑常识推理,这个同根共源的陈寅恪也不应念què(却)。说到底,关于陈寅恪名字的读音,最有发言权的是“恪”字辈成员。判别的基本标志是,“三恪封虞后”谱派意义已经规定了只能念“三恪kè(克)”不能念“三恪què(却)”,如果念“三恪què(却)”,就背离了以客礼相待虞舜、夏、商子孙后裔的经文本义,与陈寅恪名寅恪、字彦恭蕴含的“恪恭”意义关联亦不紧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化学术界兴起“陈寅恪热”时,学界对陈寅恪的家族史还没有太多的了解认识,陈寅恪名字的读音与他的家族一样,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走在学界前沿的某些陈门弟子,疏于考证,将老师家人按北平方音念què(却)误以为老师老家客家话念què(却)而坚信不疑,并要求自己的学生必须念què(却)以示尊重,遂使简单的语言学问题变得神秘复杂。如今陈寅恪的家族史业已明朗,其名字的读音不再神秘。他是陈氏故里众多恪字辈的一员,他们根据祖辈传下来的派号读音念自己的名字“恪”为入声kò而不是què(却)。北方语系已无入声,古入声kò已转变为去声kè(克)。人们理应尊重谱派创制人陈宝箴和姓名拥有者恪字辈的意愿(陈宝箴的直系后裔尤其应该敬祖归宗,带头示范),以求是证实的严谨学风正本清源、拨乱反正,使用规范读音kè(克)称呼陈寅恪先生及其昆仲的名讳。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本文原载中华书局《文史知识》2009年第6期,本次发表略有增、改)
责任编辑:刘经富

最火资讯

首页 | 山谷风 | 视频 | 图片 | 旅游 | 财经 | 教育 | 生活 | 文学 | 人物 | 档案 | 交通 | 观点 | 资讯 | 服务 | 专栏 | 修水视频

赣ICP备09008563号-2 修水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330016260 QQ:303998284 修水网超级群:2756263 房产家装群:117835007 邮箱:163.www@163.com

赣公网安备 36042402000001号

Power by DedeCms 赣ICP备09008563号-2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