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谷风 视频 图片 旅游 财经 教育 生活 文学 人物 档案 交通 观点 资讯 服务 专栏

散文

旗下栏目: 文化艺术 书刊 小说 诗词 散文 记实 民间故事 黄庭坚传

邂 逅 全 秋 生 文

来源:未知 作者:木 可 人气: 发布时间:2022-12-24
邂 逅 全 秋 生
文 / 木 可    

        邂逅全秋生,并非见到他本人。我从百度查资料图片时,无意发现“全秋生”这个名字,及至初接触到他的文字,再抽时间细阅之,着实让我大吃一惊:一是因了他非凡的成就,一是因自己的闭塞寡闻。    
       全秋生是谁?     
       三十多年前,我在家乡小小县报担任一个小小编辑。而这个全秋生是县下辖的山区某校一位小小的老师,一个年纪轻轻还带点腼腆憨厚的小伙子,是本报一个小小通讯员,常写些小小的稿子投稿。我自然为他编发过稿件,但仅有过一次小小的交谈,聊过几句寻常话而已,毫无深交。我之所以记住了这个名字,可能是我周遭“全”姓特别少的缘故。    
       用了这么多“小小的”,实在也是因格局而言,并非玄弄。可不是吗?对于我,似乎永远是原地踏步,虽有转辗,但还是在原点早画上了休止符。特别是在失去了“耳听八方”的功能之后,虽说出版过一本散文小集子,但我自觉轻如鹅羽,不堪追述。退休休闲十数年毫无建树。而那个小小的通讯员呢,却象乡野一株毫不起眼的小松苗,十几二十年间竟长成了参天大树。请看我查阅出来的真实记录吧。 xiushui.Net
        全秋生,笔名江上月,江西修水人。作家、资深编辑、书评人。有散文入选《散文海外版》等选刊,其中散文《西四羊肉胡同》入选北京市丰台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精选练习题、2020-2021学年部编版期末复习写景抒情散文阅读专练等三套试卷,出版散文随笔集《穿过树林》《北漂者说》。现供职中国文史出版社。
       哦,这就是我曾经认识的那个山旯旮里的全秋生吗?我生生地被这些概括的文字惊到了。
      我知道当今沽名钓誉、浪得虚名者几成特产。但我坚信,全秋生绝不属此列,他是真正的实至名归者。
       网络万能。我虽然还未全本阅读他的文集,但我在著名书评人的评论中,从对原著的引述中已经窥见了真实。
       从资料中回眸,知全秋生当年从乡村中学调入县城中学任教语文,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而一手创办了文学校刊,这张小报获得了高级别奖项。他自己亦在多种报刊上发表了不少作品。嗣后进入鲁迅文学院学习,创作热情一发不可收,走上了北漂的道路,历尽别人无法想象的艰辛困苦,成就了今天的辉煌。
修水网

  多年来,经全秋生编辑,从他手中流出了上千本优秀图书,而他自身创作成果也很丰硕。他最近出版的散文集《北漂者说》名动京城及出版界,冲上热销。下面是评论家们对此书的部分评论,我略选几则以飨读者(略有删改)。
       资深出版人、作家全秋生的散文集《北漂者说》,是一部关注山乡巨变、小人物在大时代背景下的守望相助,以及北漂京城后人生际遇的各种波折、温暖与被温暖的感人之作。全书分为“故乡碎影”、“远去的背影”、“北漂记忆”三大辑。
    《北漂者说》以“北漂游子”的身份视角切入,用深沉的感情,对故乡的山水风光、世俗风情以及特色个体进行了描摹状写,诠释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生存法则,叙写这块土地上数十年来的人事变迁,或怀念,或抒情,或怜悯,或评判,给读者营造了一个文化底蕴深厚、历史典故精彩纷呈的纸页故乡;同时作者客居京城二十余年,对文化人北漂的生存现状及漂泊漫游的心路历程进行了展示与剖析,在看似娓娓道来的叙述当中,铺陈了一种从乡村走向大都市精神层面上的裂变与阵痛,语言朴实而多情,细节设置摇曳生姿,从日常生活中写出了一种境界、一种情趣。(选自原乡文学)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全秋生用悲悯的心怀,以细腻的笔触,如实记录了从胸腔中喷薄而出的乡愁,以及对当下北漂生活的直观感受,在回首过去与展望未来中,他用饱含深情的文字,带给我们心灵的滋养和一场文学的饕餮盛宴。
       品读《北漂者说》,如同鉴赏一幅历史画卷,有四季的花开花谢、有职场上的起起落落、有人间烟火的欢笑与遗憾。
       江西省修水县,是全秋生的故乡,也是《北漂者说》一书的硬核,是承载一个游子思乡、念家、祭祖的载体,也是一个游子生命的起点、生命的归途之处。
        在第一辑《故乡碎影》中,全秋生用白描的手法,朴素的文字,记录了故乡的石砌路、石拱桥、沙滩、大枫树、云阳殿、百年老屋等,这些在他人眼里的平常之物,构成了乡村地标,它们身上有今天发生的故事、有历史传说,在娓娓道来中,流年就从文字中流逝。
        开篇,作者如是说,“……村民们也像飞鸟一样四散而去,栖落在不同的地方,且认他乡作故乡。”这段感情充沛、略带沉重的描述,读来代入感极强,但凡离开家乡常住异地的游子,谁不是把他乡作故乡? xiushui.Net
       如果只是单纯地描写这些家乡的地标,未免会显得平常、平淡,因为石砌路、石拱桥、沙滩、大枫树等,在南方的乡村几乎是标配,但全秋生却用双手拂去历史的尘埃,挖掘出每一个地标的来历和人文故事,再用如花之笔,赋予这些地标生命与厚重,于是,每一个静止的物体就在文字中鲜活、有血有肉,也就与另外一个村庄的石砌路、石拱桥、大枫树等,有了截然不同的质感。
       全秋生记录下的这些文字在若干年后,将会成为史料,具有永恒的价值。
         在《竹缘》一文中,全秋生笔墨轻点,却给了我惊艳,“小时候的我几乎是枕着竹子的拔节声悄然入梦的”,如此唯美、走心的文字,读起来就像品一坛埋藏地下数十年的老酒,初入口时清雅,从舌尖入喉后,才品出它的醇厚、温润。又仿佛是一幅小画:春夜,窗外修竹婆娑,室内小儿酣睡,静中有动,岁月安好、一片祥和。
     《北漂者说》之所以令读者容易产生共情,不仅仅是因为全秋生的才情和深厚的人文学养,更得益于他的故乡人文辈出,先贤们留下的文化基因,已于潜移默化中深刻地影响了他。 HULING
       北宋大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的黄庭坚出生于修水。更有一家三代四人入选《辞海》的殊荣,即清朝封疆大吏陈宝箴及其子、其孙。黄氏、′陈氏家族的文人风骨浸淫了那片土地,也滋养了全秋生心身。在第三辑《北漂记忆》的文章中,已有此风隐隐透出。
       身在异乡,置于心尖尖上的,大多是家乡的人:爷爷、奶奶、老夫子、屠夫、裁缝等,这些普通人在全秋生的笔下,鲜活而个性十足,他们“活”在书里,跨越时空与我们对话。
        在《爷爷》一文中,读到父亲偶尔能借到单位上的线车回家时,不禁感慨,我们也曾把自行车称为“线车”,这是随着时光的远去而逐渐消失的一种叫法,但“线车”在《北漂者说》中复活,极具画面感。
       《远去的背影》这一辑中,有的人与全秋生不沾亲不带故,但他们已融入他的笔墨中,跃然于纸上。八叔就是其中之一。
       八叔是村里公认的“懒汉”“二流子”,四十出头仍然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他活得有些卑微、甚至是猥琐,但就是这样一个“人见人嫌”的二流子,却有一副好嗓子会唱山歌,并以此作为资本往妇女堆里钻,最终落得一个极富讽刺意味的“妇女队长”的外号,至此,这个从头到脚没有优点的二流子,活成了村里的笑话。如果不出意外,八叔会带着身上这些负面的标签终老此生,但他却在人们已固化他的印象时,为救因河水暴涨冲走的一位姑娘下跪求船家,在众人“不要命”的警告声中,伸出他干瘦的长臂施救,不幸和姑娘一起被巨浪卷走。八叔的人生结局,格外令人动容,他身上有着人性的恶,但在灾难面前,最终散发出人性的光辉。
HULING

      《屠夫》也是一篇经典之作,朱一刀视杀猪为一门艺术,怀着工匠精神、有敬畏之心,杀猪时庄重、庄严,极有仪式感,这也是全秋生要传递给我们的一种积极的信息:尊重自己的职业,有原则、守规矩。
        阿松的人生际遇则令人唏嘘,但如果用“悲催”来形容又似乎不太合适,他生性木讷、任劳任怨,为家庭付出了青春、健康却不受待见,所幸他不愚,会用自己的方式无声地反抗,甚至在砍柴时唱山歌来排解压抑,这种乐观是可贵的、难得的,只是他无法掌控自己的人生,当村庄被水淹没,阿松不得不随家人搬到镇上,无法通过劳作打发时光的阿松,该如何应对那漫长的时光?
       全秋生笔下的家乡人物,代表着那个曾经的年代,他们有一个共性,即都是“小人物”,但在这些普通人身上,不乏善良、真诚,李师傅就是其中的代表,他对偶遇的生病中的全秋生给予了亲人般的关爱、鼓励,尽管李师傅后来的日子并不如意,但不影响他对这个世界释放出最大的善意、包容。
        在前两辑中,全秋生用一个个方块文字,把家乡坚实的土地炸裂,再用深情、感恩去填充,修水的一人一物,一草一木,在他的笔下不朽!

修水网


        “漂”在京城,全秋生关注的则是当下,他没用采用恢宏的背景、大手笔的叙事方式,而是聚焦身边的人和事,有对话、有独白,有独处、有群像,有反思、有警醒,有感恩。生活给予他的并不都是美好,他却用美好回报了生活。
     《北漂记忆》中的老板、同事、应聘女、刘哥等,他们每个人的人生际遇,都隐喻着因果,种下善因的,收获了福报;刁蛮欺诈的,最终掉进自己挖的坑里。
        岁月变迁,时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改变着村庄,但全秋生坚守初心,用温暖的文字、朝圣般的虔诚,打通了故乡连接京城的心灵之路,无论是回首故乡还是展望未来,他都饱含深情、希望、赤诚,事实上,全秋生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游子、北漂人,更像是一位行者,修行、修心、修自己。
     《北漂者说》,说的是“小我”,立足点则是大时代,终其一生,我们或许都会经历或长或短的“漂”的日子,无论漂在哪里,故乡始终是我们的根,是我们心灵的栖息之地,它接纳我们的失意也荣耀着我们的荣耀,是我们漂在他乡的靠山与底气。(万小遙 评)

内容来自xiushui.Net


       透过上述资深评论家的精致文字,我们基本上读懂了全秋生。
  人心似铁,生活如炉。全秋生不是天生之才,而是天选之才。
  全秋生在《北漂者说》题记中写道:
  面对红尘,不管你是一味消极地迷醉自己、作践自己,还是奋起拼搏、挑战自己、超越自己,最终都无法逃避现实中的种种磨难。在坎坷的生活道路上,我们时刻都会面临着选择和挑战,倘若能够清醒地挑战自我,纵使选择的是痛苦和无奈,只要能坚持下去,痛苦无奈就会变成一种飞扬至极的享受。但是,这极需要勇气。
      诚哉斯言。
      这是全秋生要告诉读者的真切感受,也是本人写这篇“邂逅”的良苦用心。

(资料图片选自网络,鸣谢原作者)
                            二0二二 壬寅仲冬
                                         于东莞
责任编辑:木 可

最火资讯

首页 | 山谷风 | 视频 | 图片 | 旅游 | 财经 | 教育 | 生活 | 文学 | 人物 | 档案 | 交通 | 观点 | 资讯 | 服务 | 专栏 | 修水视频

赣ICP备09008563号-2 修水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330016260 QQ:303998284 修水网超级群:2756263 房产家装群:117835007 邮箱:163.www@163.com

赣公网安备 36042402000001号

Power by DedeCms 赣ICP备09008563号-2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