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胜酒力,这是我最大的弱项,但有好朋友,这又是我最好的长项。量饮不得多少酒,却常蒙挚友盛情相邀,参加各类酒局与品鉴活动。曾在一场"国台酒"盲品会上,凭着几分直觉分辨出五年、十年、十五年陈酿的差异,竟意外获奖——这成了我茶余饭后最乐意提起的小骄傲。写文章最头疼的就是开头难,这不?我糊糊涂涂东扯西扯就算是开头了。前天,我在四川郎酒集团公司福州地区的经销商朋友闫总的诚意邀请下,于本月2号来到心仪已久的郎酒庄园采风学习。当踏入郎酒庄园,赤水河畔的微风携着醇厚酒香扑面而来,那香气不似寻常酒气的冲烈,倒像浸了岁月的陈酿,混着河畔湿润的水汽与泥土芬芳,我深吸一口,仿佛能尝到几分甘甜与醇厚,顺着呼吸漫过喉咙,连空气都染上了微醺的暖意。这缕酒香,是赤水河写给两岸的味觉情书,藏着百年酿酒的故事。我们福州市一行十人,在徐总的带领下,首先来到酿酒车间,目睹“12987”工艺的精彩演绎:重阳下沙,高粱与水共舞,蒸煮时热气升腾;工人熟练拌曲,堆积发酵,那专注神情满是对传统的坚守。移步十里香广场,万只陶坛有序排列,在阳光雨露下驯化野性,逐渐变得绵柔。随后进入金樽堡,这一建筑瑰宝中,美酒于陶坛静静修养,陈化生香。而天地宝洞,天然藏酒圣地,恒温恒湿,酒苔厚积,赋予郎酒独特洞藏陈香。在这里,酱酒工艺与四渡赤水的红色文化碰撞交融。遥想当年,红军战士在此渡河,百姓以郎酒劳军,助力革命。如今,赤水河依旧奔腾,见证着历史与当下。郎酒传承工艺,坚守品质,诉说着岁月故事;红色文化精神也如酒般,历久弥新,激励着后人奋勇前行。游走在赤河左岸的郎酒庄园,我顿时被红色、美食、酒色所感染,于是打油诗也醉晕晕地有了:“酒力香醇心已醉,三餐常伴青花饮。兴浓挥笔染素纸,郎酒神韵入画乡。” 周湖岭 返程时,酒香依然,想来这便是郎酒的魔力:它让不懂酒的人读懂时光,让疏离历史的人触摸温度。赤水河还在奔流,而那些藏在酒香里的故事,正随着河水,流向更远的岁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