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谷风 视频 图片 旅游 财经 教育 生活 文学 人物 档案 交通 观点 资讯 服务 专栏

游记

旗下栏目: 资讯 东浒寨 风景 游记 美食 特产 线路 酒店 休闲娱乐

出发或者回归 ——陈宝箴故居游记(2)

来源:修水网 作者:罗贤华 人气: 发布时间:2010-06-16

  宝箴长子三立是父亲改革的支持者、参与者,在以慈禧为首的保守派发动“戊戌政变”使改革惨遭失败后,三立父子受“既行革职永不叙用”的惩处,并且在父亲拜见慈禧派出的使臣后因“微恙”而忘,他愤慨不已,题诗自明心迹,“凭栏一片风云气,来作神州袖手人”,以后耽于交友、热衷于诗文创作,最终成为清末同光体诗派代表人物。
  三立不但创作卓有成就,作为父亲他也是成功的,他培养了现代著名画家陈衡恪 与史学大师、教育家寅恪 ,加上其父亲,一家四口被《辞海》记录,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多见。衡 恪先生儿子、我国著名植物学家陈封怀著文称,“我家三代四人得以青史流名,可以说是坚贞爱国主义思想和高尚的中国传统道德修养加上各自愤发不懈的进取精神所成。”综观他们的一生,这句话是对其先祖的全面、准确概括。 xiushui.Net


  思绪
  我轻轻走进陈家老屋,用心感受一段暂行暂远的历史。
  我仿佛走进了自己的家。这是我以前参观古老建筑所没有过的感觉。
  老屋干爽,嗅不到老房子的霉湿气,站在堂屋中,我仿佛闻到了淡淡的饭菜香,甚至能听到孩子的欢笑声、老年人故作严肃的咳嗽声。堂屋正中是供奉祖宗牌位的地方,两侧墙壁被石灰涂抹过,据说是文革期间为防止封建思想流传,因为它上面书写着陈家家训。抬头看,我惊讶地发现,堂屋横梁竟是简单的、自然的,没有雕刻,显得大气、美观。我被自己的发现震动,马上去看窗框、看门扇,全是简单的象农民家庭一样的小方格装饰。再看地面,青砖斑驳脱落、凹凸不平。天井很小,阳光投射在地面比一张桌面大不了多少。
  透过堂屋一堵剥落的墙,我发现,陈家老屋并不是砖屋。一个经济殷实、还有人官居极品的家庭,竟然没有建一栋砖房,使我大惑不解,于是求教于陈家后人。陈家女婿、潜心研究陈家历史的欧阳国太解释,“陈家家风崇尚简朴、自然、节约,一切以实用为宜,不重视形式的东西,更多的是关心家国大事、精神追求。这栋屋,只有正面一堵墙是砖墙,其它的全是泥砖墙,厨房、厕所干脆是干打垒土墙。”这话使我震撼不已。

xiushui.Net


  我站到老屋晒场上,望莽莽群山、林涛似海,猜测面对这样的景象,少年的陈宝箴、陈三立会产生怎样的想象。他们一定会告诉自己,现在栖身的这个叫竹段的地方,只是人生某个阶段停靠的码头,自己的未来在远方,他会拒绝做一棵老枫树,战立在村头。他要象山涧中的水,流向大海;他要让自己长一对翅膀,飞出这山林;他要让自己乘一叶舟,跨过林的海洋,奔向一个广袤的理想境界。他们义无反顾地出发了,怀抱济世安民的心,追求着人类美好的价值,陈寅恪把自己的终极目标 简要概括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他们该是吟唱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诗句去的,因为当时的中国需要他们做的事太多了。我们必须注意这样一个事实,陈宝箴、陈三立父子离开家乡后没有依照我们的文化 传统衣锦还乡,是他们忘记了养育自己的故乡?不是,宝箴的《湘中送胡筱筠大令解组归义宁》诗中云,“修江绕城清且涟,月落江空也放船。有时乡梦堕江水,振衣脱帽南崖巅。”对故乡的依恋怀念只能在梦中表达,这分感情的真挚、沉重,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得起的。一个人离开故乡,如此决绝,如此毅然,该有多大的勇气和决心。为什么不回故乡?官声人去后,我们该到宝箴工作过的地方去寻找,比如湖南,凤凰县为纪念宝箴治理业绩,特建立专门纪念馆,并作为新的旅游景点推介。

xiushui.Net


  2004年,陈氏后裔二十余人齐聚桃里竹段,叩拜祖墓,与族人共叙乡情。竹段鞭炮声震耳,欢笑声不绝,融进了浓浓的乡情中。这是一次陈氏后裔跨世纪的回归,是其对家乡的问候,是家乡对游子的一次深情拥抱。
  这次回归并不迟。
  我们这次到竹段的造访也是一次回归。将会有更多的人踏上心灵回归的旅途。
  出发或者回归,画就人生圆满的轨迹。
 

HULING

责任编辑:罗贤华

最火资讯

首页 | 山谷风 | 视频 | 图片 | 旅游 | 财经 | 教育 | 生活 | 文学 | 人物 | 档案 | 交通 | 观点 | 资讯 | 服务 | 专栏 | 修水视频

赣ICP备09008563号-2 修水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330016260 QQ:303998284 修水网超级群:2756263 房产家装群:117835007 邮箱:163.www@163.com

赣公网安备 36042402000001号

Power by DedeCms 赣ICP备09008563号-2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