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视频 图片 旅游 财经 教育 生活 文学 人物 档案 观点 资讯 便民服务 专栏 修水视频

时政

旗下栏目: 社会 时政 企业 乡镇 媒体

深入学习省委文件精神 扎实推进政治协商工作

来源:修水网 作者:黄梅 人气: 发布时间:2010-04-09
摘要:政治协商是人民政协最基本、最主要的职能。中共中央【2005】5号、【2006】5号文件均明确提出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的政治协商重要原则,中共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赋予人民政协工作新的生命力。省委认真贯彻中央精神,全面总结我省各

      政治协商是人民政协最基本、最主要的职能。中共中央【2005】5号、【2006】5号文件均明确提出“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的政治协商重要原则,中共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赋予人民政协工作新的生命力。省委认真贯彻中央精神,全面总结我省各级政协政治协商工作经验,制订下发《关于推进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2009】15号文件),为我们开展好政治协商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县级政协工作者,通过研读文件,我认为,要贯彻好省委这个文件,必须提高三方面认识,增强三方面意识:

      一、 提高政治协商必要性认识,增强工作主动性

      省委出台【2009】15号文件的根据,一是基于人民政协理论的深化,2006年,中共中央颁发的《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2009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对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省委审时度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政协工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部署,出台了这个文件。二是基于实践的需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与其它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有着优良的传统。政协因协商而产生、发展、充满活力,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从基本制度安排和政治运作机制两个方面建立了协商政治的框架体系,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在政治运作中形成了“全体会议整体协商、常务委员会会议专题协商、主席会重点协商、专门委员会对口协商”的格局,各地各级政协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和完善了政协参加有关会议制度、情况通报制度、政协专门委员会与相关部门对口联系制度,积累了丰富经验,需要以制度化的文件予以推动执行。所以说,省委出台【2009】15号文件,既高屋建瓴,又脚踏实地,必将在江西政治文明建设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结合实际工作看,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很长一段时间,政治协商是政协工作的薄弱内容,主要表现在:一是心有顾虑不敢协商,一些在政协工作的同志认为,政治协商的主体应该是党委、政府,如果党委、政府不交课题给政协,政协主动作为有越位之嫌,于是在工作中抱着你要我协商我就协商、你不要我协商我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一些党政部门则抱着“我想协商就协商,不想协商就不协商”,以事后通报代替事前协商,以个别征求意见代替以组织形式进行的政治协商;二是内容不明不好协商,哪些事项该是政协的协商内容,除了《政协章程》有原则性规定外,没有其它具体的要求,对一些敏感的如人事安排,政协更不好提出协商要求,怕担“争权”责任;三是程序不清不会协商,政治协商是一项严肃的政治工作,但是工作中我们往往被一些问题困扰,如跟谁协商、什么时候协商、怎么协商、协商以后怎么办等运作规程一直来模糊不清,各地政协虽进行了有益尝试,但是因为没有制度化,效果不是很明显。省委【2009】15号文件的出台,将有效破解存在问题,全省各地各级政协组织应该增强工作主动性,扫除顾虑,坚决执行省委文件精神,精心部署、实在操作,推动政治协商工作发展。

      二、提高政治协商重要性认识,增强工作自觉性

      2006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以党的正式文件首次提出,选举民主、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赋予协商民主重要而独特的意义,对进一步发展协商政治的理论和实践作出重要贡献。协商民主的实现形式就是开展政治协商,政治协商的主体涵盖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的各方面人士,有利于最大程度地包容和吸纳各种利益诉求。苏荣书记指出,“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心中无数决策快、情况不明点子多是最可怕的”,解决这种状况的最好途径,就是深入开展好政治协商,他认为,“加强人民政协工作,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广开言路、集思广益,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利于增进理解、扩大共识、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中共中央文件和苏荣书记的讲话,深刻阐述了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工作的重要性,政协工作者一定要深入领会、增强工作自觉性,一是进一步树立依靠党的领导信念,政协开展政治协商要始终坚持党委领导,要明确党委、政府和政协都是政治协商的主体,不能把政协摆在与党委、政府对立的位置,政协党组要与党委、政府多沟通、勤交流,共同研讨协商议题。同时要求党委、政府联系政协的领导切实负起责任,做到妥善组织、从善如流。二是进一步树立服务发展大局的信念,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人民政协开展政治协商要紧扣科学发展工作中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课题开展协商,发挥好上传下达、“人才库”的作用,以服务发展的成效检验政治协商的成效;三是进一步树立依靠委员的信念,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要搭建活动平台,在参政过程中协商、在监督中协商,激发全体委员政治协商热情。

      三、提高政治协商可行性认识,增强工作创造性

      省委【2009】15号文件确定了“四个坚持”的协商原则,明确规定“凡拟列入年度计划的重点协商议题,一般由党委、政府及其主要领导向政协提出,党委常委会应对协商议题进行专题研究,并予以批复”,“对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吸纳政协意见建议的落实情况,政协可通过视察、调研、座谈、走访等形式,及时进行跟踪问效”等,指导性、操作性很强,为我们开展政治协商指明了方向。

      结合省委文件精神,我认为,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工作应在两个方面求得突破,一是要健全和完善政治协商的运作机制,严格按照“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的原则要求,争取党委把政治协商纳入党政工作管理目标,制订相应的管理、考核标准,考核结果作为考核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要内容。在具体协商中,要引入公开辩论程序和听证机制,尽量做到协商过程公开、透明,尽量减少个别谈心、做工作、打招呼的传统协商办法,减少感情因素和外界影响,提高协商质量。二是强化和提高协商的政治效力,要加强委员和政协机关干部的学习、拓宽知情明政渠道,增强精选议题、调查研究、计划筹备、会议掌控、意见整理的能力;要增强督办检查能力,政协组织要争取党委支持,把能否重视和主动开展政治协商,作为检验党政部门单位党组织和负责人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和试金石;要建立协商意见落实反馈机制,用制度的形式确定反馈的时限和具体要求;要建立政协督办、评议机制,用委员满意不满意来推动协商意见的落实,促进协商效力的进一步提高。

责任编辑:黄梅

最火资讯

首页 | 要闻 | 视频 | 图片 | 旅游 | 财经 | 教育 | 生活 | 文学 | 人物 | 档案 | 观点 | 资讯 | 便民服务 | 专栏 | 修水视频 | 热点网事

赣ICP备09008563号-2 修水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330016260 QQ:303998284 修水网超级群:2756263 房产家装群:117835007 邮箱:163.www@163.com

赣公网安备 36042402000001号

Power by DedeCms 赣ICP备09008563号-2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