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塘新区开发建设系列报道之一
来源:修水报 作者:陈景略 人气: 发布时间:2010-08-08
摘要:编者按:良塘新区开发建设是抢抓机遇加快城市发展的需要,对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聚集城市人气、繁荣城市经济、增强城市辐射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报从本期起推出系列通讯,深度报道良塘新区开发科学决策、规划编制、项目实施、资金运作、当前进展等情
编者按:良塘新区开发建设是抢抓机遇加快城市发展的需要,对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聚集城市人气、繁荣城市经济、增强城市辐射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报从本期起推出系列通讯,深度报道良塘新区开发科学决策、规划编制、项目实施、资金运作、当前进展等情况。
良塘新区开发建设是在江西“科学发展、加速崛起”的战略背景下,着眼于对修水未来发展的超前布局;是策应市委“强工兴城”战略、推进修水加快发展的科学决策。2009年9月5日,县委十五届十次全会作出“决战良塘区”的城建战略部署,给良塘新区赋予修水赶超发展“领舞者”的重任。
科学缘于民生,共识才能共为。“决战良塘区”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经过决策者反复调研论证、广泛深入察民情、集民智后推出的举措,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正确决策。去年8月初,刚到任第三天的县委书记黄斌就深入城区调研城市建设情况。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组织专家研讨论证,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聘请省市专家和学者为城市发展“把脉”。
修水县城拥山抱水,如璞玉天成。但随着《县城近期规划》(2003年———2010年)目标基本实现,现有城市空间已无法满足城市扩张需求。特别是始建于唐朝的老城区历经发展,现1.7平方公里居住着近8万人,人口密度大、市政设施落后,已远远不能满足城区居民的生活需要;南城区3.9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已接近尾声,但其城市承载力和辐射力不足,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仍然有限。
城市建设作为撬动经济发展的杠杆,既为工业化提供平台和载体,还能提升城市品位、推进城市化进程,带动包括建材业、房地产业、三产服务业在内的多个行业发展。当前,工业化水平低是我县发展的最大矛盾,面对后金融危机影响下保增长压力,必须充分发挥投资的拉动作用。扩大投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加速城市化进程。6.8平方公里的良塘新区是我县西片区27个乡镇、60多万人口进出县城的门户,是直通湖南、湖北等毗邻城市的必经之路,尤其随柯龙线芦良大道的建设,良塘新区开发推到了城市建设前沿。县城乡规划局局长樊长生说:“加快推进良塘新区开发建设,既是我县优化城市布局,拉开城市框架,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的需要,也是提升我县产业层次,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壮大经济实力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实现城市和谐发展的需要。修水要实现《县城总体规划》提出的‘到2020年中心城区28平方公里、20万人口,打造环境优美、商贸活跃、宜居宜业的山水园林城市’发展目标,良塘新区开发建设刻不容缓。”
科学规划是城市建设之基。按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原则,我县聘请国内一流的规划设计院编制《良塘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并组织了三次专家评审,反复论证修改;进行了一个月的媒体公示,听取民意、吸纳民智。首次采取四家班子决策、专家评审、公众参与“三位一体”的规划审批机制。
按规划要求,良塘新区着力建成“以省际边贸市场功能为主导、文化休闲和旅游观光为特色的宜居新城”,人口规模为6.5—7万人。凝结先进城市建设理念的新区规划,将生态新区、休闲新区、商贸新区、文化新区与我县的区域和文化物质相融,使“山—城—水”和谐共融;改“摊大饼”式城市扩张模式为组团式发展,行政办公区、商贸物流区、商住休闲区、生态文化旅游区等功能组团,将支撑着新区版图。
面对机遇和挑战并存,承载着厚重的希望与期待,去年9月30日,良塘新区开发建设在首期主路网建设开工礼炮中拉开序幕。在一年来的高位推动下,目前良塘新区“三横三纵”主框架路网已经成型,核心区四条主干道路已建成通车。基础保障性项目先行,良塘新区医院、学校、汽车站、安置小区、第三自来水厂等项目快速推进。按照“三年城建决战30亿”项目安排,良塘新区年内还将启动约20个项目建设。
担负起引领全县科学发展、赶超进位重担的良塘新区,必将成为修城未来发展的新地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