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心尽力“当保姆”——宁州镇推进夏坑安置小区建设小记 5月15日,在宁州镇夏坑安置小区建设工地,该镇人大主席史超正在工地忙个不停。由于施工机械较多,工地面积大,史超在指挥协调过程中喉咙几度失声。史超告诉记者:“为了确保主体工程在今年春节前完工,他和几名干部日夜坚守工地,凡是在施工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问题,坚决在第一时间给予解决。” 夏坑安置小区位于宁州镇芦塘村夏坑组,建设楼房20栋,可安置居民589户。3月下旬,土建工程正式启动,工地用水成了困扰施工的一大难题。为了不延误工期,该镇主动与县供水公司取得联系,出资9万元从南昌购进180米PE管,并将进水管由原来直径63毫米的水管换成直径200毫米的水管,解决了工地用水和水压不足的难题。18栋和19栋楼房启动建设时,由于一根高压线横穿而过,如不及时迁移,极易出现安全事故和影响施工。史超在第一时间到县供电公司反映情况,与该公司工作人员到现场制定杆线迁移方案,次日就将杆线迁移。 2月上旬,进工地的水泥公路启动施工,为了确保工程尽快完工,凡是非雨水冰冻天气,工人一律实行两班倒作业,除了抓紧白天时间施工以外,镇干部和施工人员常常通宵达旦工作,长300米、宽9米的水泥路在两个月时间内顺利完工。史超说:“进工地水泥公路是安置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不尽快完工,就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所以连续两三个通宵工作是经常的事。虽然工作非常辛苦,但每当看到施工车辆在公路上来回穿梭时,我们心里就很踏实。” 土建工程启动后,由于部分地基的地质构造极其复杂,原本只需下挖一至两米深的地基却要下挖至六七米深,增加了施工的难度。面对这一难题,宁州镇干部与施工方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想方设法加以解决。同时,错开施工时间,根据各个时间段妥善安排施工,确保不影响附近居民生活和休息。目前,安置小区已有6栋楼房完成基础工程,8栋楼房的基础工程正在抓紧施工,另外6栋楼房已启动基础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