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山水灵动、生态优美,蜿蜒而过的修河碧波荡漾,环城而歌。近两年来,修水县按照“完善老城区,提升南城区,决战良塘区”的总体思路,加快推进城市建设,实施重点城建项目103个,拉大城市框架近10平方公里,打造了设计一流、功能齐全的体育中心,美不胜收、生态休闲的马家洲公园,就医方便、设施一流的良塘医院,品类齐全、辐射湘鄂赣三省九县的良塘商贸市场。2010年,修水县成功创建了国家卫生县城,并被评为全省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建设先进县。
抓住崛起的机遇 修水县是湘鄂赣三省九县的中心地带。据此,该县提出了“打造湘鄂赣三省边贸中心城市”的目标。近年来,该县围绕这一目标,在良塘新区布局了建材家居、汽车交易、茶叶经营、农副产品批发、物流园区等5个专业市场,共5.2平方公里。 真正使劣势变优势的还有不断被打破的交通瓶颈。2010年,投资6亿元、贯穿修水东西的柯龙公路改造竣工。投资4亿元的修铜线改造已正式开工,3年内所有出境主干道扩宽改造全面完成。随着大广高速全线贯通,永(修)武(宁)高速、南昌至铜鼓高速、杭瑞高速即将通车,修水至长沙、武汉、南昌和九江等大中城市两个半小时交通圈将基本形成。 8月18日,是修水良塘新区赣北商城汽车贸易市场开张的日子,经在县城经商多年的朋友介绍,湖南浏阳市客商汤先生在汽车交易市场购置铺面,准备创办汽车特许经营4S店。“独特的区域条件和地缘经济,充满活力的发展势头,让我非常看好这座城市的未来。”汤先生说。 信心指数带来人气指数,人气指数带来经济指数。科学的定位,良性的发展,让商家看到了商机,各路客商纷至沓来,修水城市发展因定位准确而生机勃发。 创造崛起的速度 “峡尽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2009年9月,修水全面启动良塘新区建设。 如今,走进良塘就是走进一个火热的大工地。四通八达的路网划出的一个个巨大区间里,到处机声隆隆,卡车穿梭。在这里,全省一流的县级客运车站等工程即将竣工,赣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家居建材市场、汽车汽配市场、茶叶交易市场和物流园区等专业市场将于年内陆续建成营业。20日内完成了1000亩征地和5.45万平方米的拆迁任务。在不到50天的时间里,完成挖土方45万方,填土方20万方,爆破石方10万方,占路基工程的71%,创造了修水城建史上的奇迹。 修水在加快新区建设的同时,还对老城区进行升级改造。 两年时间,修水人在老城区先后修缮古祠堂、古建筑49座,改造棚户区6.1万平方米,新建停车场4个;在南城区改扩建了黄庭坚纪念馆,极大提升了修水的文化品位;新建了文体中心,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整治了洪坑河,使一弯清水成为城市风景线,并重点把马家洲公园打造成了精品工程、民心工程。同时为优化生态,保护环境,还高标准建设了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场等公共设施。 聚集崛起的能量 园区为城区提供产业支撑,城区为园区提供配套服务。该县依托矿产、人力、生态等资源优势培育壮大有色冶金、金属材料、机械电子、服装鞋帽、工艺饰品、食品医药等6大主导产业,把工业园区作为城市新区来打造。如今,“一园四区”的格局已经形成,入园项目84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2个。 记者在城东芦塘工业区了解到:投资2亿元兴建的何家店劳动密集型产业园,建设标准厂房10栋4万平方米,新市民公寓470套,入驻企业13家。投资5.1亿元兴建的义乌饰品产业园,启动了28栋1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投资1.86亿元兴建的雪人服装产业园,建成后可安排5000人就业。 “发展农业、致富农民,就是要转移农民和加快土地流转。”县委主要领导在谈到城市发展时说:“要把农民吸纳集聚到县城,就是要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 2010年,该县2044人返乡创办项目205个、带动就业1.82万人。为了给转移吸纳农民创造更好的条件,该县还启动了1000套公租房建设,让农民基本实现了进城就业即可安居乐业的愿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