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运管分局自2006年确定古市镇杨坊村为挂点帮扶单位以来,立足该村实际,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帮助村民发展养猪产业,倾心帮扶挂点村。5年来累计解决学校危房建设、公路建设、候车亭等建设资金及抗旱、抗洪救助资金共计17万余元。
杨坊村当时是一个省级重点贫困村。2006年,县委确定修水运管分局为该村挂点帮扶单位后,该局及时组成帮扶工作小组深入村组进行调研,帮扶小组在与杨坊村委交流意见、商榷帮扶措施后,最后根据杨坊村提出的五年规划,同步拟定一套帮扶方案。
杨坊村是古市镇最边远的村,最远的村组离镇政府有15公里。以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主干道也只是一条机耕道,晴天勉强可通农用车,最远的村民到镇政府都得先步行近一小时到邻近的月塘村或路口乡或黄龙乡,再乘车到镇政府。为切实解决村民出行难问题,修水运管分局先后投入6万元,帮助杨坊村新修一条由月塘到杨坊,长3.5公里、宽4.5米的水泥公路,并出面帮助杨坊村争取项目资金3万元。路修好后,有村民反映没有固定的候车点,该分局又多次跑省厅争取政策倾斜,帮助杨坊村争取资金1万元,修建候车亭,如今村民在自家门口就可乘车直抵县城。此外,当了解到杨坊小学教师办公用房是危房,急需修建这一情况后,该分局与村干部一起到县教体局跑项目,并争资1万元,帮助杨坊村建设占地130平方米的教师办公用房。
帮助村民发展产业是修水运管分局开展帮扶的第二步。该分局通过多种渠道搜集产业发展信息,最终确定发展养猪业。考虑到村民缺乏养猪技术,该分局特请来专业技术人员给村民进行培训。在该分局的帮助下,村民养猪积极性日益高涨。目前全村养猪规模在200头以上的有2户,50头以上的有3户,10头以上的有6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