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创新探索,良塘新区梦想正圆;三年筚路蓝缕,良塘新区建设者一马当先。三年白驹过隙,良塘新区让人惊艳! 2009年9月5日,县委召开十五届十次全委会,作出“完善老城区、提升南城区、决战良塘区”的重大战略部署,全面开发建设良塘新区。三年来,新区热土机器轰鸣,马达震天,新区建设者们和时间赛跑,奋勇争先,创造了修水城建史上的“良塘速度”! 良塘新区的建设史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初创之时,艰辛异常。一批批干部走村入户,宣传发展规划,讲解有关政策,蹲点调研服务,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唤起了新区农户积极配合征地拆迁,支持家乡建设。在荒芜的黄土上,新区干部顶着凛冽的寒风、冒着炙热的烈日在工地上调查、测绘、放线、帮办服务。更有千千万万普通建设者挥汗如雨,披星戴月奋战在新区工地一线,换来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纵横交织。 奉献良塘,青春无悔,探索创新,当之无愧。人们还记得,管委会上下整日忙碌的身影,深夜长明的灯光和长椅上和衣而睡的同志;还记得,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在良塘新区这片希望的土地上,挥洒青春热血,甘于吃苦,乐于奉献,让宏图化为美景,让希望成为现实。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一定会有更多的人走进修水,走进良塘新区。祝福并期待良塘新区的明天更加美好! 县城乡规划局: 科学规划描绘美丽前景 修水城市未来发展是“一心、两河、六组团”的“大修水”发展格局,以良塘为中心,以修河、山口河为景观绿化带,以老城区、南城区、东城区(工业园)、良塘区、黄田里以及征村、竹坪等共六部分组成,把县城打造成规划面积128平方公里,建成面积3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0万人,宜居宜业宜游的赣湘鄂三省九县区域中心城市。良塘新区作为“中心”,整体规划定位着眼高规格、高起点。 县城乡规划局聘请国内一流的规划设计院编制《良塘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并多次组织专家评审,反复论证修改,广泛听取民意,吸纳民智,凝结先进城市建设理念。做到项目建设和土地利用服从规划管理,严格执行规划“三级审查、三公布、三公示”制度,做到无详细规划不审批,项目未经审批不得开工建设。对按程序报批的项目,严把图纸设计、实地选址、报批发证、现场督查关,保障了项目建设多出精品、不留遗憾。三年来,最终将生态新区、休闲新区、商贸新区、文化新区与我县的区域和物质文化相融,使“山-城-水”和谐共融,形成行政办公区、商贸物流区、商住休闲区、生态文化旅游区等功能组团,建成以省际边贸市场功能为主导、文化休闲和旅游观光为特色的宜居宜业宜游新城。 (记者 黄 吉吉 整理) 义宁镇团委书记王珏:拆迁关键是有颗为民心 看着原来的村民一户户搬进整洁漂亮的安置小区,良塘新区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我的内心充满了自豪。回顾三年来的工作历程,我感慨万千。 近三年来,围绕全县强工兴城的发展战略,我镇的主要工作任务是服务城市建设,而征地拆迁是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我于2011年年初开始担任良塘房屋征收工作小组副组长,在做工作时,我要求自己做到耐心、细心、用心。为了取得被拆迁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拆迁组干部不厌其烦,主动和村干部等工作人员一起,三番五次走村访户,想方设法与户主联系,白天不在家的,就利用早上或晚上时间登门与被拆迁人促膝交流,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直到把政策讲透,把情况说清,坐下一谈几个小时是常有的事。 记得去年10月份,下路源村四组有一户姓王的人家,五个儿子成家立业后,紧挨着老房又各自做了一栋两层的新房子。年近九旬的王老汉听说要拆迁,顿时泪流满面,其五个儿子也是情绪激动。负责拆迁的工作人员多次到他家做工作都被赶了出来,毫无商量的余地。了解情况后,我只身前往,来到王家后,并不急着谈拆迁之事,而是以我们同姓本家的身份和老人攀谈。通过三次走访,我才摸透了老人的真实想法。老人渐渐被我真诚的态度和诚挚的话语打动,在承诺解决老人的后顾之忧后,王家人终于答应了拆迁,随后的两天便签订了拆迁协议。 一直以来,征地拆迁工作都被认为是“天下第一难”,但我觉得,只要将征地拆迁当作是一项“民心工程”,合法、合理、合情,尽最大努力帮助拆迁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用真诚的关怀拉近与被拆迁户的距离,以周到的服务赢得被拆迁户的信任,就一定能得到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记者 邱军 整理) 南城管委会:呕心沥血服务新区建设 南城管委会是决战良塘的主力军。三年来,管委会紧扣“兴城”目标,始终叫响“争一口气、脱一层皮、瘦一身肉”的口号,充分发扬“5+2”、“白+黑”的工作作风,不断刷新“良塘速度”。 三年来,新区共开工建设项目60多个,完成投资约30多亿元。为了打造精品工程和放心工程,管委会一班人始终牢记“精品是财富、粗制滥造是包袱”,层层把好质量关,节约每一分钱造价,坚决不允许一根钢筋扎不到位、一棵苗木不达标的情况出现。创下了7天建一层楼、20天炸掉50万方石等多项记录。短短一年,就完成了13公里“三纵三横”路网工程建设;仅3个多月,完成了总面积1500亩,总投资约2亿元的大洋洲公园建设;今年上半年又成功克服了多雨天气对工程建设的影响,高效完成了10万m2的市民服务中心、文化艺术中心、“四馆”这一组团的主体封顶。同时通过不断优化方案、精细管理,节约工程造价超过5000万元。大洋洲公园、县第一人民医院南院、良塘车站同时被评为市50优城建项目。 为打好新区开发攻坚战,管委会打造“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城建铁军”,营造“精心谋事,用心干事,专心成事”的浓厚氛围,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典型。副主任杨大华因患日光性皮肤病,满身生疮奇痒,每天大把大把吃药,仍坚持带药上工地一线;副主任徐明为了项目推进,将生病的儿子送往深圳亲戚家,半年没有时间看望一次。管委会干部职工因为整天泡在工地,每天回家几乎都是深夜,连陪爱人说话散步都成了奢望。管委会主任樊长生说:“为了新区开发,管委会全体干部放弃节假日休息,日夜驻守工地一线,舍小家,顾大家,为新区早日建成献出全部心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