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招聘大会

农村老人喜领养老金
近年来,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民生为本,坚持人才优先,坚持开拓创新,自觉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置于全县发展大局思考、谋划、推进,找准服务大局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实现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进入全市第一方阵的目标。
完善创业工作“软硬”条件,夯实创业基础,营造创业氛围,出台扶持措施,引导在外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建立投资创业服务指导中心,为投资创业者提供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开业指导、政策咨询、融资贷款等“一条龙”服务。加强基层保障服务平台建设,通过采取购买公益性服务岗位和招募“三支一扶”大学生等方式不断充实乡镇社会事务保障所力量,配备村级劳动保障协管员,确保基层保障服务平台有人办事和有钱办事。积极争取上级项目支持,先后争取到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项目、全省创业就业孵化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何家店)和创建省级创业型县项目,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环境。出台扶持和服务措施,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大力实施“回归”工程。组织工作人员下到村组,对在外创业成功人士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在外创业成功人士信息库,组织全县各单位开展对接,积极引导他们回乡创业。协助县委、县政府出台《支持鼓励返乡创业17条优惠政策》,为创业者提供融资、用工等支持。召开创业成功人士表彰大会,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报道创业成功人士的先进事迹,激发在外创业成功人士的创业激情,仅2010年就成功吸引1700余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回乡创业。
对内挖掘潜能,对外拓宽渠道,将促进就业工作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工作来抓。利用县职业中专、党校等培训资源优势,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大力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和“校企合作式”用工培训。在工业园企业大力推广“招工、培训、就业”三位一体工作模式,实现招工与培训有机结合,积极鼓励企业自主培训和招聘劳动力。2010年,全县共转移培训农村劳动力9720人,完成定向培训5079人。落实“五缓四降三补贴”等一系列援企稳岗政策,增强企业吸纳就业能力。2010年共为78户困难企业缓缴养老保险费305万元,缓缴医疗保险费38万元,将生育保险费率由1%降低至0.8%,发放培训补贴117万元,发放社保补贴78.2万元,发放岗位补贴286.17万元。举办大型招聘活动,为企业和劳动力牵线搭桥,破解就业难“瓶颈”。去年至今先后举办各类招聘会10场,引导县内外130多家企业参与招聘,提供就业岗位2万多个,当场达成意向性就业协议9000余人。统筹解决困难群体就业,做好国企改制下岗失业人员、“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低保户家庭成员、残疾人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工作。同时开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大力发展务工经济,2010年成功转移农村劳动力1.48万人。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保障范围,让城乡群众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将新农保试点工作列入2010年政府十件实事之一来推动,截至目前参保人数达30万,参保率为83%,先后为75405位老人发放养老金7522万元。为确保失地农民生活有保障,在义宁镇、宁州镇做好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目前有4800多人参保,解除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同时大力推进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争先进位,不断提高保险覆盖面。截至去年底,全县城镇企业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9832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39218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71848人,参加工伤保险35093人,参加失业保险24000人,全县上下已经织成一张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会保险网”。
“十二五”期间,按照县委十五届十三次全体会议精神和省、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的部署,结合我县实际,将努力实现以下六大目标:一是社会就业更加充分;二是社保体系更加健全;三是人才保证更加有力;四是人事制度更加完善;五是收入分配更加合理;六是劳动关系更加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