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我县紧扣优化发展环境这一主线,软硬兼施,深入推进“发展提升年”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今年,县政府投资300万元建设的新行政服务中心高标准、高规格完工,软硬件设施达到全市一流水准,所有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单位全面进驻,所有行政审批事项统一受理、网上统一办理。截至目前,中心网上审批办结数累计14592件。投资280万元建设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从3月起,行政审批事项实行网上办理的同时接受电子监察,并建立了电子监察绩效考核、不定期抽查、定期通报、新闻媒体曝光等制度。强化行政效能投诉中心管理,做到“六及时”和“四不放过”,即及时登记、及时汇报、及时处理、及时反馈、及时回访、及时归档,问题不查清不放过、问题不整改到位不放过、责任人不处理到位不放过、投诉人不满意不放过。为全面收集各方意见,采取县领导定期走访企业、在重点企业设立举报箱、建立QQ短信平台等措施,共受理投诉26件,其中立案3起,通报批评2人,挽回经济损失20万元。强化发展环境监测工作,建立企业投诉“快速通道”,做到投诉一起,处理一起,满意一起,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1至10月,全县70个监测点共反映问题50余起,所反映的问题均得到妥善解决,监测员反馈均为满意。开展明察暗访,加强作风建设。8月1日至2日,县效能办对县直机关单位及服务窗口的上班纪律、服务态度等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对存在问题的13个单位和14名工作人员在全县进行通报,并要求相关单位及时处理,积极整改。8月25日,对处理和整改不到位的4家单位在全县再次予以通报,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懒、散、庸”等机关病得到有效治理。
按照“招商引资是第一任务、项目建设是第一抓手”的工作思路,完善机制建设,依托优势产业和资源上项目。完善项目储备机制,加强重大项目库建设,健全和完善项目的储备,对项目可行性进行分析论证,初步建立起了项目储备库和两级项目储备管理机制。落实招商责任机制,采取“部门招商、定点招商与专业招商”相结合的模式,着力引进一批有投资潜力的项目落户工业园区。4月14日,组织8支招商小分队,分赴沿海地区进行驻点招商,将任务分解落实到乡镇和县直部门,对招商引资有功人员在政治上予以提拔重用、经济上给予重奖;对未完成任务且排位后3名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实行转岗等组织处理。经过5个月的努力,8支赴浙江、广东、福建等地招商的专业小分队取得阶段性成果,共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0个,签约资金超过20亿元。强化项目建设推进机制,实行重点项目“一日一督查”,县领导每月一调度、责任领导每周一调度、县政府每月到工业园区召开现场办公会等制度,以项目的签约倒逼项目的开工,以项目的开工倒逼项目的履约进资,以项目的投产倒逼项目的达产达标。今年8月,县效能办、工信委、商务局等相关单位联合组成督查组对我县10个重大工业项目和22个重点城建项目开展专项效能督查,对发现的20余个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落实到位,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为进一步提升机关单位服务企业、项目的能力和水平,我县发展“百家企业评股长”活动,选取100家重点企业作为代表对县直50个参评单位的108名股室长就履行职能、依法办事、政(事)务公开、工作作风、服务态度、勤政廉政等六方面进行评议,评议结果排名前12名的股室长评为优秀股室长,并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依据。对排名后3名的评为不满意股室长,予以全县通报,并一律换岗,集中测评满意率低于50%的进行免职处理,同时对主管领导进行诫勉谈话。与此同时,我县出台了干部任职交流办法,行政管理和执法部门的干部在同一岗位连续工作10年以上的必须交流,连续工作5年以上的适当进行交流,切实提高机关干部的办事能力和服务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