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视频 图片 旅游 财经 教育 生活 文学 人物 档案 观点 资讯 便民服务 专栏 修水视频

时政

旗下栏目: 社会 时政 企业 乡镇 媒体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未知 作者:山谷 人气: 发布时间:2012-01-16
摘要: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2年1月15日在修水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孙 朝 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1年工作回顾 2011年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换届之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2年1月15日在修水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孙 朝 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1年工作回顾
2011年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换届之年,是新一届县政府任期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贯彻落实县第十六次党代会战略部署的首战之年。一年来,特别是县第十六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新一届县人民政府班子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坚持科学发展理念,紧扣赶超发展主题,强化和谐发展举措,圆满完成了县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新一届政府工作的良好开局,为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谱写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
——综合实力持续提升。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0.8亿元,同比增长15%;财政总收入连跨8亿、9亿、10亿大关,达到10.6亿元,增长41%,净增3.1亿元,顺利实现“三年翻番”。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6.5亿元,增长26%。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达15%;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91%。经济总量和财政实力继续位列全市第一方阵,发展质量明显提高。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第一产业增加值12.5亿元,同比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34.5亿元,增长28%;第三产业增加值23.8亿元,增长8%;三次产业结构为17.7∶48.7∶33.6,第二产业占比继续加大,以工业为主导的县域经济发展格局进一步形成。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84.9亿元,同比增长19.6%;各项贷款余额达到45.2亿元,增长18.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42元,较上年人均增收396元。
——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2亿元,同比增长42.8%;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3亿元,增长19.5%。投资和消费的持续增长拉动了县域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一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六项工作:
(一)加大力度,主攻产业,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围绕“五年决战工业500亿”目标,主攻产业,决战工业,工业经济总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全县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家,总数达75家;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亿元,同比增长20%;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亿元,增长47%,“三年决战工业100亿”目标提前一年完成;实现利税18.5亿元,增长60%。全市工业和开放型经济巡回看变化活动暨三季度工业生产调度会在我县召开;荣获2011年全省工业崛起贡献奖。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出台了《“主攻产业、决战工业”的决定》,突出矿业、返乡创业、农业特色产业三大板块,明确了“有色冶金、非金属材料、食品医药、服装鞋帽、工艺饰品、机械电子”六大主导产业,组建13个产业招商小组和8支招商小分队,编制13个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强力推进产业招商。全年共引进3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5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9个,实际进资22.74亿元,同比增长32.44%;引进外资4785万美元,增长255%;完成外贸出口1.5亿美元,增长151%。开放型经济历史性地迈入全市前列。产业集聚势头喜人。围绕六大主导产业,全力以赴抓产业集聚。以有色冶金、非金属材料等矿业产业为重点,引进亿元以上矿业项目11个,其中投资20亿元的九江金鹭硬质合金项目,为我县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工业项目。矿业实现产值31.5亿元、税收3.6亿元。以服装鞋帽、工艺饰品、机械电子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重点,引进了辉运饰品产业园、温州返乡创业园等项目落户园区,引进22家企业入驻何家店产业园,吸引64家企业落户8个乡镇创业小区,全县共有返乡创业企业355家。以食品医药等特色产业为重点,引进了北京更香集团宁红茶叶深加工、南洋茶叶深加工等亿元以上项目9个。六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90.5亿元,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90%以上。园区建设突飞猛进。加快园区平台建设,全年投入建设资金5.93亿元,同比增长70%。着力拓展园区规模,共完成拆迁223户、征地3000余亩,启动了太阳升拓展项目区29.46平方公里的规划修编,一园四区建成面积达到6.01平方公里。快速提升园区形象,12条主路网11.3公里全面竣工,铺设排污管网7.6公里,完成场地平整3400亩;园区主路网绿化基本完成,何家店至香圩路亮化提升改造,启动了吴都明渠建设工程。成功争取市里支持,修水(九江)工业园区实行了“自主管理、封闭运行”。一园四区共有投产企业69家,实现工业主营业务收入94亿元,上交税收3亿元。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全年集中签约、开工、投产重大产业项目72个,列入全县调度的重大产业项目53个,其中30个项目建成投产。南方水泥100万吨粉磨站、康顺年产300万件高档耐热瓷、新中英陶瓷一期生产线、山谷泉酒业年产5000吨白酒、义乌饰品产业园等项目正式建成投产;雪人服装产业园、中节能年产2万吨超细硅微粉、天沅高科、长江药业等项目快速推进。
(二)保持势头,提升品位,城镇面貌快速变化
围绕“保二争一”的城建奋斗目标,始终保持兴城势头,做到劲头不松、投入不减、机制不变、速度不降,全年政府直接投入超10亿元,拉动社会投资40多亿元,实施500万元以上重点城建项目109个。项目之多、投入之大、推进之快、效果之好前所未有。良塘新区初具规模。按照“一年拉框架、三年成规模、五年基本建成”的要求,继续全力决战良塘新区。做大做精项目,累计投入20亿元,实施公建项目35个,打造了全省县级面积最大的城市公园—大洋洲公园,数字化水平最高的医院—修水人民医院南院,标准最高的车站—修水汽车总站,源水水质最好的自来水厂—修水第三水厂,规模最大(占地800亩)的市场群—建材家居、汽车贸易、农副产品小商品等五大专业市场。快速推进项目,完成征地1万亩、拆迁房屋60万平方米、建成主次路网28公里;学校、医院等17个功能性项目投入使用;市民服务中心、艺术中心、“四馆”(规划展示馆、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等18个公益性项目相继开工。老城改造有序推进。按照“成片改造、整体提升”的原则,实施“南迁一批、启动一片、还绿一方”。计生、供电、审计等部门已南迁办公;北城区中心广场及周边茶饮商铺统一搬迁到马家洲茶楼经营,改建中心广场成停车场,有效降低了人流和车流量,缓解了老城交通压力。城市品位不断提升。按照“完善配套、打造景观、改善民生”的原则,高标准完成了宁红东大道立面整修、管线下地、路面铺油、美化亮化和宁红西大道景观改造工程,彻底改变了宁红大道的“脏、乱、差、堵”现象;高水准完成了修河城区段的景观改造和美化亮化,城市夜景美仑美奂;高规格启动了芦塘河治理、东城区污水管网改造、宁红大市场排涝整治等市政工程建设,解决了困扰市民多年的城市内涝难题。城市管理有力加强。在巩固创“国卫”成果的基础上,成功创建了国家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省级森林城市、全省生态县”等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市容市貌明显改观。强力整治客运市场秩序,统一收购非法营运出租车251辆,引进了新国线运输公司,新增了20台公交车和90辆出租车,有效规范了城区交通秩序。依法打击违章建筑,保持高压态势,违章建筑得到有效遏制。集镇建设快速发展。按照“放权力、给政策、赋职能”的思路,积极探索集镇建设新机制。渣津、太阳升被列为市级示范镇,大桥、白岭、何市、四都被列为县级示范镇,重点中心集镇框架逐步拉大。坚持把集镇建设与工业园区、创业小区建设有机结合,引导产业和人口向集镇集聚,集镇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

责任编辑:山谷

最火资讯

首页 | 要闻 | 视频 | 图片 | 旅游 | 财经 | 教育 | 生活 | 文学 | 人物 | 档案 | 观点 | 资讯 | 便民服务 | 专栏 | 修水视频 | 热点网事

赣ICP备09008563号-2 修水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330016260 QQ:303998284 修水网超级群:2756263 房产家装群:117835007 邮箱:163.www@163.com

赣公网安备 36042402000001号

Power by DedeCms 赣ICP备09008563号-2  

电脑版 | 移动版